风险管理模式在眩晕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风险管理模式在眩晕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

潘华雪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  耳鼻咽喉科  重庆 401320

【摘要】目的 探究风险管理模式是否能对眩晕症患者的不良事件风险产生正面影响。方法 以乱数表法将2022.1-2022.12期间我院52例眩晕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26例)和研究组(风险管理模式,26例)。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DHI评分相差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眩晕症患者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关键词】风险管理模式;眩晕症;不良事件;风险评估

人体的平衡是由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和视觉系统三个系统,以及周围与神经的联系维持的。当上述个系统以及联系过程受生理性刺激或病理性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引起平衡障碍,使患者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摇动、倾斜或升降,称为眩晕[1]。眩晕患者普遍存在运动障碍,在行走时发生摔倒的风险较高,常规护理有时在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方面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选取52例眩晕症患者,对风险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52例我院2022.1-2022.12期间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乱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0-71岁,平均(50.73±6.29)岁;研究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2-69岁,平均(51.12±6.42)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符合眩晕诊断标准[2];(2)了解研究内容并同意。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整;(2)有精神疾病史;(3)无法配合护理。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相关知识宣教、健康教育等。研究组施行风险管理模式:(1)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定期以Morse量表对患者跌倒风险进行评估,≤24为基本无风险,25-44分为低风险,>44为高风险,风险越高的患者,对其负责的护理人员原则上经验越丰富、专业技能水平越高,进行评估的间隔越短。(2)对于高风险患者,病床栏杆需要全程拉起,叮嘱患者无必要不离开床铺活动,如果需要走动需要负责的护理人员陪同,如果患者能够接受可以使用成人纸尿布;将患者可能需要的物品安置在患者手臂活动范围内,并且家属全程陪护提供帮助;患者心理状况普遍较差,尤其是无相关病史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定期观察言谈举止和神态,并采取以鼓励支持为主的心理方面护理。(3)对于低风险患者,主要进行运动适应训练,先从静态训练开始以适应眩晕状态,再进行运动训练以恢复一定活动能力。最初的训练需要护理人员陪同,直到患者活动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然后可以让家属陪同进行强化训练和日常活动。(4)对于无风险的患者,主要是对患者和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等,

1.3观察指标

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总分0-100分,越高表明眩晕残障程度越高,发生不良事件概率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х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护理前DHI评分接近(P>0.05);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护理前后DHI评分对比n=26,分)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2.71±6.62

34.22±6.02

研究组

43.03±6.37

29.58±5.13

t

0.178

2.991

P

0.860

0.004

3讨论

眩晕可能由耳部疾病或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全身性疾病(低血压、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尿毒症、肝病、眼源性疾病、头颈外伤、糖尿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等)以及一些药物导致。眩晕主要对患者的行动能力造成较大的损害,严重程度不一,较轻者表现为自觉视物不稳、天旋地转,站立或走路时难以保持平衡,坐下或躺下休息后可逐渐缓解,严重者甚至不敢睁眼[4]。不同患者的摔倒风险有一定差异,风险等级不同的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各有不同。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护理模式,以达到既能节约医疗资源、又能全面预防眩晕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是广大医护人员需要研究的问题。

有学者研究表明,对眩晕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动态评估,既可以有效减少跌倒发生,又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DHI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引导患者及家属采取一定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各种心理方面问题,提高依从性,有助于配合治疗和训练。此外,风险管理模式对不同级别患者采取不同措施,使患者在随着病情缓解的过程中,接受最适合当前阶段的的护理。对于高风险患者进行全方位管理,避免摔倒的发生;对于低风险患者指导运动能力锻炼;对于无风险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可以降低摔倒发生率,促进患者眩晕相关系统和功能的恢复。

综上,针对眩晕症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身体状况,利于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艺红,邱晓燕,庄丽丽. 分级式护理在耳源性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5):723-726.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4):402-406.

[3] 冯瑾,杨琼. 跌倒风险动态评估在急诊眩晕患者跌倒预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9):3314-3316.

[4] 高玲玲,刘爱红. 分级护理方案对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22,30(4):302-304,320.

[5] 郑晓红. 基于跌倒风险动态评估护理干预对急诊眩晕患者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6):110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