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康复医学中心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危新生儿治疗期间辅以超早期康复治疗干预的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10在院治疗的70例高危新生儿,按数字奇偶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组内均有35例患儿,对照组行传统康复疗法,观察组行超早期康复治疗,比对应用有效性。结果:观察组1岁时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认知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超早期康复治疗实施干预,可促进患儿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正常发育的同时,还可起到改善认知功能作用,适宜推广。
【关键词】超早期干预;康复治疗;高危新生儿;发育指标
高危儿指的是在胎儿时期、新生儿时期与婴幼儿时期受各类高危因素危害,可能或者已发生危重疾病新生儿,其病情较为严重,大部分经治疗后可健康生长发育,少数危重症者可能伴有癫痫、言语障碍、行为异常、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特别是对于脑部受损新生儿而言,其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因此积极提供有效治疗干预,对确保患儿机体健康发育起着重要作用[1-2]。此试验将分析超早期康复治疗在此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纳入者均为高危新生儿,纳入总数70例,分组采取数字奇偶法,对照组:年龄3d~60d(31.42±2.07d),男25例女10例;观察组:年龄最低/最高5d~60d,平均32.61±2.11d;性别男/女18例和17例。组间各项资料无差异,可比对,P>0.05。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传统康复疗法,指导家属学会按摩与早期教育简单体操,定期至院复查,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任何情况都应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主治医师,避免影响到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超早期康复治疗,内容有:(1)在新生儿出生后向家属提供宣教,以帮助其了解超早期康复训练的相关知识;可借助发放宣传册进行普及,或者以面对面方式进行详细讲解,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宣教内容,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较低,需采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帮助其理解,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可提供更专业、更深入的知识宣教,帮助其了解更多健康知识;(2)当患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后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在感官训练中,以触摸方式来提高患儿的反应能力;在听力训练中,以播放音乐模式来训练患儿的听力;在视觉训练上可借助鲜亮的颜色来刺激患儿的视觉;在语言功能训练中,可以通过多与患儿交流方式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3)由于康复训练过程较长,且后期大部分康复工作需由家属来完成,故而应积极对患儿家属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训练能力,有助于患儿更快地尽快恢复健康。
1.3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临床指标,感觉功能,选以TSFI量表进行评价,0~49分表示严重障碍及无障碍;运动发育及认知发育,选以MDI与PDI指数,主要评价精细与粗大动作的技能;得分≤69分表示发育迟钝,得分处于70分至79分之间表示临界状态,得分≥80分表示发育正常。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 27.0的统计软件来分析数据,把连续变量使用(x±s)的方式呈现,以检验对两组间的差异进行检验;对于分类变量,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示,并通过卡方检验来比较各组间的差异,若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2组指标无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1岁时指标,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较高,P<0.05,组间数据结果差异显著。
表1临床指标(x±s,分)
组别 | 例数 | 感觉功能 | 运动发育 | 认知发育 | |||
干预前 | 1岁时 | 干预前 | 1岁时 | 干预前 | 1岁时 | ||
对照组 | 35 | 20.69±4.87 | 31.57±2.43* | 72.87±7.56 | 85.78±8.41* | 73.54±10.26 | 84.63±7.48* |
观察组 | 35 | 20.25±4.62 | 36.79±1.64* | 72.13±7.54 | 90.17±6.28* | 84.19±15.37 | 90.05±5.54* |
t值 | - | 0.388 | 10.534 | 0.410 | 2.474 | 3.409 | 3.445 |
P值 | - | 0.699 | 0.000 | 0.683 | 0.016 | 0.001 | 0.001 |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大脑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先天性和后天性,在胎儿时期大脑发育占据显著地位,而出生后,大脑进入持续生长及发育重要阶段,尤其在婴幼儿期,大脑发育速度较快,在这个阶段新生儿的大脑具有很强适应性以及重组能力,可使得大脑发生可塑性变化,且大脑有着一定的重组能力,当其受到损伤时,可利用新生细胞来填补缺失,替代已经死亡的细胞,进而实现良好的代偿,这种重组能力使得大脑具有强大的恢复力和适应力[3-4]。超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新生儿症状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主要集中在身体功能的恢复方面,包括语言、感官和视力训练等,通过这些训练有助于患儿机体早日恢复到正常状态[5]。此试验结果得出,治疗后在1岁时感觉功能(31.57±2.43分与36.79±1.64分)、运动发育(85.78±8.41分与90.17±6.28分)、认知发育(84.63±7.48分与90.05±5.54分)所得指标上,经与对照组比较后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佳,可见在患儿病情稳定时尽早对其展开康复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性优于传统康复疗法,对促进患儿恢复健康起着积极意义。
综上,经在超早期时对高危新生儿实施康复治疗,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各项机体功能正常发育,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都娟, 刘维民. 高危新生儿行为神经发育早期干预专家共识[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22, 30 (03): 233-236.
[2]刘淑芬. 早期干预管理模式对高危新生儿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1 (07): 33-34.
[3]杨文慧. 探究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高危新生儿的临床治疗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 (13): 78-79.
[4]覃洪金, 乔秋艳, 张靖. 超早期干预在高危新生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20, 36 (06): 879-881.
[5]纪蕊. 血管活性药物治疗高危新生儿临床疗效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 15 (01):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