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重庆石柱 409100
摘要: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患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57)和阴性组(n=43),对两组患者实施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阳性组不同活动障碍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诊断准确率。结果:阳性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异常率高于阴性组(P<0.05);随着活动障碍的加剧,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会逐渐提升;阳性组的检测准确率为96.49%(55/57),阴性组的检测准确率为97.67%(42/43)。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可评估其活动度,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肉骨骼超声;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估价值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者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其会产生肢体功能障碍、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滑膜增生等情况,在疾病不断进展下,还会致使患者出现炎症细胞浸润、滑膜肿胀等情况,不断侵蚀关节,导致患者完全丧失关节功能,致畸率以及致残率较高。为了实现早期治疗,就需要及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超声、X线、MRI检查,X线以及MRI技术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超声技术能够对患者实现实时性动态观察,并且能够重复检查,具有无创性特点,随着近些年来医疗设备的逐渐先进,肌肉骨骼超声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该技术可以对骨软骨形态、骨表面连续性直接反映出来,进而使诊断准确率提升[1]。本次研究,作者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旨在分析肌肉骨骼超声技术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研究。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疑似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57)和阴性组(n=43),阳性组的年龄范围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0.35±5.64)岁,男性有35例,女性有22例,阴性组的年龄范围为42-77岁,平均年龄为(60.89±6.01)岁,男性有26例,女性有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进行检查,在检查期间,帮助受检者保持仰卧位,或者适当抬高患者的下肢,设置探头的频率为7-12MHz,并且对超声探头进行适当按压,对患者的滑膜厚度、膝关节腔内积液情况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分析患者的描述,对其掌关节、指关节、腕关节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
②阳性组不同活动障碍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
③统计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t值验算,率(%)表示计数资料,X2验算,当P<0.05时,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对比
阳性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异常率高于阴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0级 | 1级 | 2级 | 3级 | 异常率 |
阳性组 | 57 | 6 | 11 | 23 | 17 | 51(89.47) |
阴性组 | 43 | 42 | 1 | 0 | 0 | 1(2.33) |
X2 | - | - | - | - | - | 74.579 |
P | - | - | - | - | - | 0.000 |
2.2阳性组不同活动障碍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
随着活动障碍的加剧,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会逐渐提升,见表2;
表2 阳性组不同活动障碍患者的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s)
组别 | 例数 | 血流信号分级(级) | 滑膜厚度(mm) |
轻度障碍 | 11 | 0.74±0.12 | 2.43±0.53 |
中度障碍 | 39 | 1.56±0.21 | 3.75±1.19 |
重度障碍 | 7 | 2.63±0.53 | 4.56±1.70 |
F | - | 118.390 | 8.172 |
P | - | 0.000 | 0.001 |
2.3诊断准确率统计结果
阳性组的检测准确率为96.49%(55/57),阴性组的检测准确率为97.67%(42/4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发生人群为中老年人群,在我国老龄化的逐渐严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该疾病和多因素有关,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致残率明显提升。早期临床中一般会通过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超声技术的诊疗优势要高于X线以及CT技术[2]。本次研究发现:阳性组患者的超声检测血流信号分级异常率高于阴性组,其原因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后,机体血流明显改变,故可以以血流信号分级为根据,对病变程度进行了解。本次研究发现:随着活动障碍的加剧,血流信号分级以及滑膜厚度会逐渐提升,其原因在于:机体发生疾病后,肌腱组织会逐渐发生病变,血流信号也会改变,通过超声检查,可全方位获取血流信号,提供血流方向,能够对流速变化情况敏感检出,显示出血液异常灌注以及滑膜炎症充血情况,并对关节滑膜炎症程度定量评估,对肌腱损伤有效鉴别,然后和血流信号相结合,对患者的肌腱血流情况要进行有效观察,提升疾病诊断准确性
[3]。
综上所述,通过肌肉骨骼超声技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检查,可有效评估其活动度,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永涛,回瑾,郭玲,等.肌肉骨骼超声与MRI诊断类风湿性膝关节炎及评估其活动度的价值比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11):1253-1257.
[2]张丹,武翊纶.肌肉骨骼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31):142-144.
[3]戴钦源,施靖,斯璐露.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的应用[J].浙江实用医学, 2022, 27(5):416-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