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子治疗仪开窗治疗脂囊瘤315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电离子治疗仪开窗治疗脂囊瘤315例疗效观察

索俊理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山西  原平  034100)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脂囊瘤方法简单,疗效好,既能根治,又不影响皮损处美观的方法。 方法:202110月至202310月来我院就诊的脂囊瘤患者315例,在瘤体表面用电离子治疗仪开窗取出内容物及囊壁。结果:治疗1周左右窗口痂脱落,大部分与正常皮肤无异,少部分窗口皮肤有很小面积色素沉着,1月后消退,观察12个月无复发。结论:电离子治疗仪开窗治疗脂囊瘤方法简单,

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脂囊瘤  电离子治疗仪   开窗

    脂囊瘤是一种皮肤附属器肿瘤,多见于青年,虽然对生命无危害,可长期不治疗,瘤体内容物易致局部感染,出现疼痛,留有瘢痕,影响美容。脂囊瘤一般为多发性,手术治疗复杂,留有切口疤痕,患者不易接受,药物治疗无效。目前无明显治疗简单有效方法。我院处于脂囊瘤家族遗传较多地区,患病人数较多。我们应用电离子治疗仪开窗治疗脂囊瘤,是一种很小的微创手术,方法简单、独特,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至202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脂囊瘤及多发性脂囊瘤患者315例,瘤体1至125个,共1080个,平均

32个,男性189例,女性126例,男女比例3: 2。选取病例中有251

例,有家族遗传史,占79.6%。有64例调查不出家族遗传史,占

20.4%。其中一个家族最多治疗65例。

1.2  纳入标准:年龄13岁至60岁。符合脂囊瘤诊断标准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皮肤表面合并其他损伤、感染者。年龄小于13岁,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有严重心脏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对利多卡因过敏者。晕针患者。与脂囊瘤相似疾病如;多发性平滑肌瘤、早期神经纤维瘤、多发性囊性腺样上皮瘤、猪囊虫病、囊肿性痤疮、表皮囊肿、皮样囊肿等。

1.4  方法:皮损表面常规消毒,双手戴无菌手套,皮损顶部中央有一凹陷,是脂囊瘤囊壁与表皮之间有未分化的上皮细胞短束条相连所致,或者脂囊瘤与皮肤最近、最簿弱处,在此处皮下注射少许2%利多卡因注射液,以防止治疗疼痛,但不能注射太多,不然局部水肿,不易操作。左手食指与拇指捏起瘤体并固定,用电离子诊疗仪烧破表皮层约直经0.1cm左右,即可显露脂囊瘤囊壁,再将囊壁烧破一小口,可见流出油样液体或浑浊如牛奶或奶酪物,一直不能松开固定瘤体的左手食拇指,用纱布将其擦掉,如果左手食拇指因油性液体与皮肤滑脱,可重新固定。左手食拇指用力挤压,瘤体壁及可少许被挤压出表皮裂口处,正好能用纹式止血钳夹住并拉出,因脂囊瘤的囊壁有数层鳞状上皮组成,囊壁弹性大,不易拉破,不易残留在体内。残腔表面常规消毒,用小纱布加压包扎并固定,以此类推用同样方法治疗下一个。三天后去除包扎纱布,可见创口结痂,一周左右痂脱落。

1.5  疗效标准;痊愈:一周内皮损消失,窗口痂脱落,一月内所有皮损窗口皮肤与正常皮肤一致,十二个月皮损仍未出现。复发;十二个月皮损再次出现。

2   结果

治疗患者315例,皮损1080个,观察十二个月皮损未出现,均未复发。治疗三天内有5例患者共有十三个皮损合并感染,出现红肿,经过抗炎治疗痊愈。其中有一例病人治疗29个皮损,有2个皮损位于皮肤张力大的前胸处,因取出囊壁比较困难,这两个皮损窗口直径大于0.2cm,一月后治疗窗口留有轻微瘢痕,追问病史,该病人是瘢痕体质。

3   讨论

脂囊瘤是皮肤附属器肿瘤,常为多发性,属于错构瘤,是皮样囊肿的一种亚型。往往有家族史,但也有部分病例无遗传倾向。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不同性别,但大多数病例多见于十多岁的男孩和青年。也可见于初生或生后不久,特别是有家族史者发病较早。本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目前认为其发病与角蛋白k17的基因突变有一定关系。好发部位为前胸中下部,也可侵犯面额、耳、眼睑、头皮、臂、躯干与大腿等处,还可见于女阴、阴囊与腋窝。少则数个,多则数百个。直经数毫米至1---2厘米。通常隆起,可移动。其表面皮肤可正常,但也可带黄色,较大囊肿柔软,较小者如橡皮样硬度。有时在其顶部中央有一凹陷,从中挤出油状皮脂样物,通常无自觉症状,无压痛,有感染时则有疼痛,最后形成瘢痕。切开病损后可见油样液体,可以透亮,也可浑浊如牛奶状或奶酪状。在阴囊处皮损可发生钙化。病变发展缓慢,多年保持不变。偶可自行吸收或消退。少数患者损害为原发性,无家族史[1]

病理变化显示:一般囊内液体可无臭,如出现白色奶酪状时有异臭,与粉刺内容物不同,通常其中无脂肪酸,囊肿位于真皮内,有上皮围绕,类似皮脂腺导管或毛囊上皮,囊壁为数层鳞状上皮组成,厚簿不一,常有折叠,壁内有一层嗜伊红均质角质层,无颗粒层,表面有小的突起,似顶泌汗腺的断头分泌,囊内有皮脂腺及少许角化细胞,可见多数毳毛,囊壁内及邻近可见皮脂腺小叶。皮脂腺小叶可开口于囊肿内,也可沿囊壁分布。但囊壁腔完全闭锁,因此并不开口于毛囊。与表皮之间有未分化的上皮细胞短束条相连。囊肿有不同时期发育的表现,早期为囊肿,主要为角质囊肿,外围有表皮,内含脱落的角质。电镜下证实囊壁与表皮相同,其中含有基底膜及表皮各层细胞。小囊肿中充满固体角质。陈旧而较大的囊肿更类似毛皮脂囊结构。此外,尚可见成簇的毳毛伴有毛囊,许多毛可呈毛刷状排列于囊内。如向皮脂腺分化时,则在囊内形成皮脂腺巢。成熟的囊肿角化已停止,内容物则为液体,此时皮脂为其主要成分

[1]

脂囊瘤常规治疗一般行手术切除,较大的皮损行切开引流。手术切除操作复杂,术后留有切口瘢痕,脂囊瘤一般为多发[2],几个至几百个,如果数量多,切口瘢痕严重影响美观,如果在关节部位会出现活动不适及疼痛。较大皮损切开引流,因囊壁未去除,一定会复发。个别学者建议不必治疗,可脂囊瘤会出现感染,则有疼痛,最后形成瘢痕。也有学者建议冷冻治疗[3],如果冷冻破坏不了囊壁也一定会复发。我们试行冷冻治疗多例,复发比例很高。也有学者建议取出囊内容物,囊内注射少量苯酚,破坏囊壁,这种方法易将苯酚露出腔外,刺激周围组织,尤其脂囊瘤一般为多发性,使用苯酚量大,副作用大,会出现心脏等重要脏器的不良反应。

我科采用电离子治疗仪开窗治疗脂囊瘤,能把脂囊瘤囊壁完整取出,窗口小,一周窗口创面痂脱落,少部分有轻微淡红色色素沉着,而且面积很小,约一月左右窗口皮肤与其他皮肤颜色无差异,这种治疗方法能把脂囊瘤囊壁完全取出,不会复发,窗口面积很小,术后术区无痕迹,从美观角度也是很好选择,操作简单,明显优于手术切除及冷冻等治疗方法。而且这种治疗方法也适应于皮样囊肿、表皮囊肿、毛根鞘囊肿等囊壁较厚、弹性好、不易拉破、不合并感染的囊肿,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 .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41.

[2]  陈孝平,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1.    

[3]  吴志华. 皮肤科治疗学[M]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15.

作者简介:索俊理,男,1966年10月11日出生,学历本科,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为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讯地址为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为0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