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高职院校《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思政构建及教学设计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双碳”目标下高职院校《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思政构建及教学设计探索

姜国利 陶璐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

摘要: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课程上的“延伸”,是全部课程的“灵魂”。《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网络思政育人新格局,以“双碳”政策为突破口,“专业知识”为载体,“立德树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双碳;太阳能光伏;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我国职业教育重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培养具有民族担当大任的应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1],发挥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

一、《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简介

《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材料的微观结构、性能及影响因素、光伏电池的结构,原理等内容。本课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线,生活实例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使学生切实了解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全面掌握各类能源转化的基本原理,新能源材料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提高学生利用和开发新能源材料的意识和能力。为以后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奠定扎实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认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途径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的核心途径。实际课堂教学对教师来说绝非是简单地进行学科知识的教授,更重要的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用辨证性思维看待问题。这就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前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方法。

在《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这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把思政元素顺利融入其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线,以学生身边生活实例为主要切入点,让学生由浅入深的了解我国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发展史,切实认识到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能源问题,树立环保节能意识,以便深入领会到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他们锲而不舍、战胜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构建网络育人新格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育人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网络的“原住民”,这其中,当代大学生更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网络育人方式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针对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能力特征,以“课程思政”开展为契机、网络技术为载体,专业知识为依托,能更好地针对不同群体类型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让网络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课程思政育人的最大增量。

在《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这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互联网重要时间节点,紧扣课程密切相关知识点,将重大事件、重要时间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可以利用世界环境保护日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结合专业知识特色,融入环境保护、新能源材料、垃圾分类、节能低碳等思政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大国精神。

三、《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性知识,该专业学生主要是普通高招三年制学生,学生整体基础水平相对薄弱,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下,结合学校学院实际教学条件充分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前提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斗志,自觉做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表1.课程思政典型案列分解表

内容

课程思政点

1.晶体的特性

2.晶体的分类

3.空间点阵和晶胞

4.晶体缺陷

通过介绍金刚石和萤石的晶体结构,在对比中学习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同时引入思政点:国内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人造金刚石技术在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打破了由资本市场营造的钻石“营销骗局”[2],提升学生对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的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通过晶体缺陷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和物一样,缺点或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使学生能正视自身不足,发挥自身长处,培养学生自信、开朗的人生观。

1.光伏发电原理

2.光伏电池性能表征

3.晶硅光伏产业链概述

通过介绍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论述,国家和我省“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中相关的内容,结合滁州市八大产业链规划布局,以隆基绿能企业技术革新引领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企业为案例,教导学生清楚认识到我国能源现状和产业布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1.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锂离子电池发展趋势

通过锂离子电池之父古德纳夫的故事,讲述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史、介绍锂离子电池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借助榜样的力量和科学家精神,树立工匠精神、民族自豪感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结束语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实际教学中应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课程中,就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做到润物无声自然而然吸收[3],实现“基础知识-专业素养-价值导向”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在《太阳能光伏理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将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保护、新型能源体系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通过“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形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让课程思政“落地有声”。

参考文献:

[1]林贤明.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研究[J].高校思政,2020(3):191-193.

[2]王子奇,李 红.基于三个育人目标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课堂融入[J].教育进展, 2023, 13(6), 3778-3782.

[3]苟蕾,倪磊,栾丽君,樊小勇.《新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J].课程教学理念,2020(01)21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