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200072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方法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完成联合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在2021年1月~2023年5月随机抽选自我院;结合所有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具体表现,合理对其展开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将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疑似患儿诊断金标准,对上述三种方法诊断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对比。结果: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完成临床综合诊断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50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30例;相较于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诊断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的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均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同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单独检验比较,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的联合应用,可将疾病诊断效能明显提升,从而证明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能
作为一种儿童常见病,近年来细菌感染性疾病呈现出较高发病率[1]。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出现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显著,其主要因为细菌感染所导致[2]。呈现出疾病类型复杂、发病率高等系列特点[3]。此类患儿具有多样化表现,往往会呈现出寒战症状、高热症状、肝脾肿大症状,更为严重会表现出感染性休克症状,对患儿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程度威胁[4]。此类患儿诸多在早期缺乏典型特异性表现,所以较易被忽视。单纯通过医师经验以及临床症状观察无法获得准确结果[5]。仅凭经验采用抗生素用药,会使耐药性增加,所以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及时诊断[6]。血常规作为常用诊断方法,在临床获得广泛应用,但其检测结果往往会因为系列因素受到影响,导致检验准确性降低。C反应蛋白属于一种机体炎症反应指标,但其单一应用后也会呈现出一定误差[7]。本次研究中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在2021年1月~2023年5月随机抽选自我院,旨在探讨采用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方法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完成联合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具体展开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均在2021年1月~2023年5月随机抽选自我院。其中男性患儿50例,女性患儿3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岁~11岁(6.95±0.25)岁。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均接受本次诊断研究,家属对于诊断系列要求均知晓,并且合理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儿均接受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③所有患儿均无重大器质性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④所有患儿的检查资料均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类疾病情况;②伴有严重脏器意识模糊情况;③呈现出凝血障碍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情况;④短时间具有抗生素相关治疗史;⑤短时间存在重大手术史;⑥存在先天性疾病。
1.3 方法
对于所有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入院后,均在清晨保持空腹状态下展开采血工作,主要在患儿的肘部完成静脉血采集。期间主要控制5mL的采集血液样本剂量,并合理展开离心操作,控制转速为3000r/min。控制10min离心时间。完成后,对血清进行提取,准备实施检测。其中,在实施血清CRP加测期间,主要利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完成对应检测;对于血常规,主要利用血常规分析仪完成检测。期间系列说明均需要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展开。
1.4 观察指标
将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疑似患儿诊断金标准,对上述三种方法诊断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展开分析对比。主要包括诊断敏感度、诊断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度。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计数资料的表现形式为n(%),检验工具为X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检验工具为t检验,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完成临床综合诊断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50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30例;完成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39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41例;完成血常规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40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40例;完成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49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31例;相较于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诊断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的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均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具体见表1以及表2)
表1 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结果 (例)
病理诊断 | C-反应蛋白检验 | 血常规检验 | 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 | 合计 |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
阳性 | 30 | 20 | 32 | 18 | 48 | 2 | 50 |
阴性 | 9 | 21 | 8 | 22 | 1 | 29 | 30 |
合计 | 39 | 41 | 40 | 40 | 49 | 31 | 80 |
表2 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效能临床对比 (%)
方法 | 特异度 | 敏感度 | 准确度 |
C-反应蛋白检验 | 78.00(21/30) | 60.00(30/50) | 63.75(51/80) |
血常规检验 | 73.33(22/30) | 64.00(32/50) | 67.50(54/80) |
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 | 96.67(29/30) | 96.00(48/50) | 96.25(77/80) |
X2 | 7.9167 | 11.6424 | 13.0037 |
P | 0.0190 | 0.0029 | 0.0015 |
3、讨论
临床针对诸多感染性疾病在实施诊断期间,血常规检验获得广泛运用,其对于系列疾病能够进行有效鉴别诊断,以往在感染疾病诊断中应用率较高[8]。对于儿科而言,属于医院关键科室,其包括诸多疾病,并且呈现出种类复杂特点,而且诸多患儿呈现出严重病情,以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9]。对其具体类型展开分析,主要包括脑膜炎疾病、肺炎疾病、肠炎疾病以及呼吸道感染疾病,其对儿童健康造成的影响均较为显著。对此采取有效措施完成早期诊断,以对治疗以及预后改善发挥明显促进作用。针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实施检验期间,血常规检验方法运用,能够通过对白细胞计数诊断结果加以观察而对儿童是否呈现出感染情况加以判断[10]。如白细胞计数在正常水平以上,则通常可证明呈现出机体感染现象,但具体在实施诊断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导致白细胞计数结果受到影响,而且部分患者在呈现出机体感染情况后,仍然会表现出白细胞计数正常现象,所以此时误诊以及漏诊率较高。并且在运动情况、进食情况、体温水平、发病时间以及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均会对血常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其呈现出检查偏差现象。伴随医学技术获得快速发展,C反应蛋白应运而生,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同样获得广泛运用[11]。针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实施检测过程中,发现CRP敏感性较高。在健康人群中,CRP呈现出较低水平,但如果细菌对其机体造成侵犯,则呈现出的肝脏细胞炎性因子刺激较大,会导致CRP水平明显增加,所以通过对此物质水平实施判定,能够对机体损伤程度加以判定。通常呈现出越严重炎性反应,此种物质水平会呈现出越显著增加现象,但此种方法单一应用也会因为系列因素造成影响,从而使其诊断结果准确性受到影响。对此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效果,可考虑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合理展开疾病诊断,以将彼此优势充分结合,获得理想诊断结果,为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顺利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发挥明显的诊断应用价值。
结合本次研究发现,80例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完成临床综合诊断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50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30例;完成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39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41例;完成血常规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40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40例;完成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后,获得阳性结果患儿49例,获得阴性结果患儿31例;相较于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诊断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以及准确度,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的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均呈现出显著提升,从而证明临床为将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结果提升,可将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进行充分结合,对于各自诊断的缺点进行充分弥补,将二者的诊断优势充分结合,从而将诊断效能提升,获得理想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对疑似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在开展诊断工作期间,同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单独检验比较,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操作的联合应用,可将疾病诊断效能明显提升,从而证明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C-反应蛋白检验操作+血常规检验诊断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琼,秦莹. 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临床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J]. 贵州医药,2023,47(9):1445-1446.
[2]刘磊,高旭. C- 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3,23(34):83-86.
[3]李云萍.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23):3710-3712.
[4]Mark G Coulthard, Jodie M Osborne, Kevin Mccaffery, et al. Multi‐incident analysis of reviews of serious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in children with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and/or sepsis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between 2012 and 2017[J]. Journal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2022,58(3):497-503..
[5]赵菲.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健康忠告,2022,16(14):10-12.
[6]雷璐华,廖丽芬. 血清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对儿童早期感染疾病的诊断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0):1674-1675,1679.
[7]李燕,李新霞. 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前白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3):111-113.
[8]张社玲. 血常规与hs-CRP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5):816-817,798.
[9]Nienke N Hagedoorn, Dorine Borensztajn, Ruud Gerard Nijman,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diction model for invas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febrile children at European Emergency Departments: MOFICH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2021,106(7):641-647.
[10]吴彦军,刘竟. 血清CRP联合SAA检测在儿童消化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J]. 贵州医药,2023,47(4):611-612.
[11]黄洁琼,韶萌. CRP联合WBC及NEUT检测在儿童支气管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 系统医学,2023,8(2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