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通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PDCA循环管理策略,并观察医院感染情况和管理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消毒灭菌操作、医院感染监测、医疗废物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DCA循环管理策略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有显著影响。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医院感染率显著降低,且各项管理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提高。因此,建议医院积极推行PDCA循环管理策略,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医院感染、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
引言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恶化的感染。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负责医疗器械和用品的消毒、储存和分发工作。护理质量的提高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阶段。通过不断循环反馈和改进,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和问题解决。在医院环境下,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帮助优化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进行质量管理,可以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和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但需要注意,PDCA循环管理并非一次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共有3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名,女性26名;年龄范围为23至45岁,平均年龄为33.45岁,标准差为4.17岁;学历方面,有18人为大专学历,6人为本科学历。所有工作人员在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时都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相关规定,已接受感染管理专职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二)试验方法
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管理策略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详细阐述:
1. 计划阶段:确定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目标,例如提高消毒器械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制定相关消毒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明确消毒的具体步骤和要求;确定培训计划,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培训,包括正确的消毒方法、消毒浓度、操作流程等内容。
2. 执行阶段:按照制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所有消毒工作按标准操作;进行消毒器械和用品的处理,包括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掌握消毒时间和浓度、合理安排消毒器械的存储和分发等;加强团队合作,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并协调配合。
3. 检查阶段:监测消毒器械的合格率,抽查操作记录,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等手段,评估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后,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例如针对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进行再培训,或者更新操作规范。
4. 行动阶段: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并持续改进;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经验分享会,以促进团队的学习和进步;持续推进PDCA循环,根据反馈结果不断完善和优化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观察指标
1.医院感染情况:比较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统计感染发生的病例数,并与总病例数或同期数据进行比较。管理后感染发生率的降低可以说明管理措施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性。
2.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设定一套管理质量评分体系,包括消毒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培训合格率、设备维护情况等方面的评分指标。在管理前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以评估管理质量的改善程度。
(四)统计学检验
统计数据用SPSS22.0进行,用±s检验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
二、结果
(一)管理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对比
表 1 管理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对比
组别 | 医院感染情况 | |
感染率 | ||
护理前 | 9( 1.76) | |
管理后 | 1(0.19) | |
P 值 | P<0.05 |
医院感染情况对比:管理前为1.76%,管理后降低至0.19%。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管理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 2 管理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 消毒灭菌操作 | 医院感染监测 | 医疗废物管理 | 抗菌药物管理 |
护理前 | 4.23 ± 1.31 | 3.21 ± 0.95 | 4.48 ± 1.25 | 3.59 ± 0.87 |
管理后 | 7.89 ± 1.86 | 8.24 ± 2.12 | 7.97 ± 1.47 | 8.24 ± 1.76 |
P 值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管理后的消毒灭菌操作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说明这些改进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管理后的医院感染监测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管理后的医疗废物管理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抗菌药物管理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本文所述的管理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管理前后医院感染情况对比表明,管理后的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发生率从1.76%下降到0.19%。同时,管理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比较表也表明,消毒灭菌操作、医院感染监测、医疗废物管理和抗菌药物管理等方面均得到了改善。
在防控医院感染方面,消毒灭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消毒灭菌操作的培训和考核,完善消毒灭菌操作记录和监测等。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消毒灭菌操作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说明这些改进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医院感染监测是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管理措施包括建立规范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和流程,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医院感染监测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医疗废物管理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的另一个重要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和处理,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医疗废物管理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管理是防止细菌耐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管理措施包括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监管,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等。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管理后的抗菌药物管理评分显著提高,且P值小于0.05,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总结
总的来说,本文所述的管理措施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还能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云,王伟恒,邹玫.PDCA循环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06):30-31.
[2]吴玉清.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9):1301-1303.
[3]李丽娣,赖紫娴,潘文慧.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感染率的效果分析及其对策[J].抗感染药学,2019,16(11):1913-1916.
[4]江莉娟,陈运珍,王敏.PDCA循环管理对降低医院消毒供应室院内感染率的成效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