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3

推拿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体会

张文辉   蒋中羽  杨 碧  陆运强  蒋德娇

云南省弥勒市中医医院      652399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中医医院   657000

摘要:目的辩证论治是中医小儿推拿治疗疾病的精髓,观察推拿辩证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临床实案,采用推拿辩证治疗小儿厌食。结果推拿辩证治疗小儿厌食,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是一种绿色疗法,该法以手代药,以手代针,避免了患儿害怕吃药、打针的痛苦,家长及患儿容易接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运用。厌食症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可以由多种全身性和消化道疾病,甚至心理、家庭等因素引起。

关键词:小儿推拿;辩证;厌食

引言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多由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多病、久病及先天不足而致脾失健运,胃失受纳引起【1】。

在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中,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时进行的,饮食物的消化及其精微的吸收、转输都由脾所主,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2】。

正如《皇帝內经.五脏生成第十》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脾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多食苦,则皮稿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肝,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3】。

小儿推拿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推拿手法为主,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及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4】。小儿推拿的作用为:平衡阴阳、调和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

1 临床实案

病例1:患儿邹某,2岁,女,于2018年08月21日初诊。主诉:家长代诉患儿不欲饮食1年余伴烦躁易怒半年余,加重2天。病史:家长代诉患儿1年前因添加辅食多食鸡蛋后出现不欲饮食、发热、腹泻,精神差,眠差,夜间发热明显且易惊醒,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当时给予退烧药及止泻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情急之下行静脉输液5天后体温正常,腹泻缓解。2天前因进食肉汤后夜间出现发热,烦躁,啼哭不止,晨起后不欲饮食,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舌苔厚腻,脉濡细。查体:患儿神清,发育正常,形体偏瘦,精神不佳,心肺腹查体(-)。患儿因喂养不当,病后失调,致脾失健运,胃气不和而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食而乏味;脾不健运,故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厌食(脾失健运);西医诊断:小儿厌食症。

病例2:患儿钱某,1岁6个月,男,于2018年09月11日初诊。主诉:家长代诉患儿不欲饮食6月余,伴夜间烦躁3月。病史:家长代诉患儿6月前因添加辅食多食廋肉后出现不欲饮食、发热、腹泻,精神差,眠差,夜间明显且易惊醒,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当时给予退烧药及止泻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情急之下行静脉输液3天后体温正常,腹泻缓解。3月前因进食猪肝后夜间出现发热,烦躁,啼哭不止,晨起后不欲饮食,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舌苔厚腻,脉濡细。查体:患儿神清,发育正常,形体偏瘦,精神不佳,心肺腹查体(-)。患儿因喂养不当,病后失调,致脾失健运,胃气不和而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食而乏味;脾不健运,故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厌食(脾失健运);西医诊断:小儿厌食症。

病例3:患儿徐某,10个月,男,于2020年03月15日初诊。主诉:家长代诉患儿不欲饮食1月余,伴夜间啼哭3天。病史:家长代诉患儿1月前因添加辅食不慎摄入牛肉泥后出现不欲饮食、呕吐、发热、腹泻,精神差,眠差,夜间1-3点阶段啼哭不止,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当时给予退烧药、止泻药及腹部贴敷丁桂儿脐贴后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情急之下行肛门给药后体温正常,腹泻缓解。3天前因进食虾泥后夜间再次出现发热,烦躁,啼哭不止,晨起后不欲饮食,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舌苔厚腻,脉濡细。查体:患儿神清,发育正常,形体偏瘦,精神不佳,心肺腹查体(-)。患儿因喂养不当,病后失调,致脾失健运,胃气不和而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食而乏味;脾不健运,故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厌食(脾失健运);西医诊断:小儿食症。

病例4:患儿余某,4岁,女,于2020年09月2日初诊。主诉:家长代诉患儿不欲饮食1年余,加重3天。病史:家长代诉患儿1年前因高热惊厥后住院治疗后出现不欲饮食,体质偏瘦,精神差,眠差,多次服用中药后稍有缓解,但患儿依旧口气酸腐,矢气臭秽;3天前因进食猪肝后夜间出现发热,烦躁,啼哭不止,晨起后不欲饮食,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气味酸臭,舌苔厚腻,脉濡细。查体:患儿神清,发育正常,形体偏瘦,精神不佳,心肺腹查体(-)。患儿因喂养不当,病后失调,致脾失健运,胃气不和而出现食欲不振,食量减少,食而乏味;脾不健运,故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舌苔厚腻,脉濡细。中医诊断:厌食(脾失健运);西医诊断:小儿厌食症。

四个病例殊同同归,病例特点均为小儿脾胃之气不足,肝常有余,平素喂养不当,损伤胃气,脾气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患儿因伤食后出现脾失健运、运化失司。病例1因辅食添加鸡蛋,蛋白量需要大量消化酶,而小孩子脾胃功能薄弱,运化功能不全,故而损伤脾胃;病例2因摄入瘦肉出现发热后不欲饮食,患儿肺气不足,又损伤脾胃之气而致病;病例3患儿出现夜间啼哭,根据经络养生时辰推算,属于肝经旺盛,因小儿肝常有余,又因脾胃受损而致病。;病例4因初次脾胃受损,后期失养,长久以来,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而致病。

2 推拿治疗以运脾开胃为基本原则治则

以运脾和胃、健脾益气、滋养胃阴为具体治法【5】。可以葱姜水、婴儿油、爽身粉、滑石粉、凡士林、黄金万红膏等作为介质,一方面可滋润皮肤,防止皮肤破损,一方面可借助手法提高临床疗效。《幼科推拿秘书.积滞门》:小儿乳食不节,或过食生冷坚硬之物,致令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壮热足冷腹胀,昏睡不思饮食者,宜攻其积。法宜分阴阳,运八卦,运五经,掐小横纹,揉板门,推大肠,推三关,退六腑,天门虎口斗肘,重补脾土,揉中脘。发热,加捞明月,揉脐及龟尾。腹痛,掐一窝风,揉中脘。膨胀,加按弦走搓摩。不化饮食,揉外劳宫【6】。嘱患儿排空二便,放松心情,体位舒适,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环境保持安静,光线充足明亮。(1)患儿取仰卧位,嘱患儿屈膝屈髋以放松腹部;揉板门100次(用拇指端按揉),补脾经300次(旋拇指未节螺纹面,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挠侧缘自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椎为补),清胃经300次(自拇指掌面掌指关节向指端方向直推清),运内八卦100次(用一手持患儿四指以固定,使掌心向上,拇指按定离卦,用另一手拇指指面乾卦推运至兑卦),掐四横纹各5次(用拇指甲掐),摩中脘2分钟(用掌根或指端揉),揉脐及天枢100次(用中指端或掌根揉),分腹阴阳100次(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由上而下,从中间向两旁分推),逆时针方向摩腹3分钟(用四指指面或掌根摩),按揉足三里100次(用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按揉)。(2)患儿取俯卧位,按揉龟尾100次(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捏脊3-5遍(用拇指桡侧药顶住皮肤,食、中二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绕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二指同时用力提拿肌肤,双手交替捻动向推行),按揉脾俞、胃俞(用两手拇指或一手食、中两指指端或螺纹面同时按揉两侧脾俞穴、胃俞),每穴约半分钟【7】。(3)患儿取仰卧位,做总收法,拿肩井3-5次(用拇指与食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拿上肢3-5遍,自上而下,按揉迎香30次(用食中二指按揉),搓揉口周10次(用食指搓揉);(病例1:补脾经500次+揉板门200次+摩腹5分钟;病例2;清胃经200次+按揉足三里50次+摩腹3分钟;病例3:清肝经50次+按弦走搓摩50次+清小肠20次。病例4:按揉足三里5分钟+摩腹5分钟+捏脊7次。)

每周治疗四次,每次操作20分钟,治疗3周后,患儿夜间未见发热,烦躁缓解,啼哭次数减少,晨起后可进食少量饮食,口气正常,矢气稍臭秽,大便正常,舌苔淡白,脉濡数。在上述处方中加入复式操作法(1)开璇玑50次(先用两手拇指自璇玑穴沿胸肋间隙自上而下向左右两旁分推至季肋,再用食中二指自鸠尾穴向下直推至脐部,再用摩揉复合手法摩挪患儿腹部,用食、中二指从脐部推至小腹,最后两手拇指交替直推七节骨);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骨50次(先用一手掌或食、中、无名三指揉脐或揉脐及天枢,另一手拇指或中指端托揉龟尾;再用拇指或食、中二指直推上七节骨或下七节骨)【8】。治疗2周后,患儿夜间安睡未见发热、烦躁、啼哭不止,饮食增加且会主动索食,未见口气酸腐、矢气臭秽、大便稀塘夹有不消化食物,精神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细。患儿经过推拿后,脾胃之虚得以补益,肝阳之亢得以平息,脑髓之虚得以充养,故患儿食欲正常,精神状态良好。但患儿脉像不佳,故加强揉板门100次,摩腹100次,捏脊3-5遍,以健脾开胃,滋补气血,调阴阳,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继续巩固2周,患儿食欲正常,精神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因本病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有关,脾胃虚弱非短时即可补足,故此病需长期治疗,目前患儿虽已痊愈,但仍需继续运脾开胃、滋补肝肾以巩固疗效。

中医辩证论治是小儿推拿的精髓,因此必须现辩证再按“君、臣、佐、使”的原则选择推拿手法。辩有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甚至彻底治愈,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非一日之功。治疗期间,应要求家长配合,应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以肯定、表扬为主,切忌采用粗暴批评、讽刺打骂等不良方式纠正患儿的不良行为。如果能够配合心理疏导、行为治疗及饮食疗法,将会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小儿推拿疗法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选用特定的手法来防病治病,具有自身的特点。(1)小儿推拿特别讲求理、法、方、推得结合。遵循“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的原则,强调在“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中医基本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恰当运用“汗、和、下、消、吐、清、温、补”等具体治法,合理拟定小儿推拿处方,并严格按手法操作要领实施治疗。(2)强调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选择推拿特定穴位。由于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3)小儿推拿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4)小儿推拿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从生理和心理上惧怕打针服药,运用推拿手法治病,不需要复杂的医疗设备,只要娴熟的手法技术,让孩子在轻松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不仅免去了小儿打针、吃药之苦,而且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因此,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自然疗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在预防和治疗儿科疾病及增强儿童抗病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9】。

3 结语

总之,小儿推拿操作简便,手法操作以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为核心,手法随心而转,将传统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理、法、方、药”演变成了:“理、法、方、推”,以推拿手法施术于患儿,刺激相应的穴位及经络以调节经气、调节阴阳、舒经理气、通络止痛、滋补气血,从而恢复脏腑组织间的阴阳平衡以治疗疾病,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至的状态。辩证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以手代药,以手代针,一方面免去了患儿怕打针的痛苦,小儿不受痛苦,没有太大副作用,利于疾病的康复且能提高机体抗病力;另一方面小儿推拿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是一种绿色自然疗法,家长及患儿易于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邰先桃.熊磊.小儿推拿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96。

【2】王广.王阿丽.王素梅等.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细则,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17。

【3】佚名.闫松.皇帝內经【M】北京:线装书局,2012.1239。

【4】邰先桃.熊磊.小儿推拿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6。

【5】马融.韩新民.中医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97。

【6】(清)骆如龙著;冀翠敏校注.小儿推拿秘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55。

【7】邰先桃.熊磊.小儿推拿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6。

【8】邰先桃.熊磊.小儿推拿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31、32。

【9】邰先桃.熊磊.小儿推拿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