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瑞金路小学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是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或者说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唤醒他们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让数学不再枯燥,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发生变化,从而让数学教学更有效。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
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个体的学习朝向一定目的心理倾向。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通过制约学习积极性实现的,学习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一种直接的外在表现,是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动、顽强、投入状态。学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有效程度。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就要不失时机创设富有童趣的,与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例如,教学 “10的认识”,如何让学生感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我自己配音:“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 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看着我操作,这时我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效果出奇的好。
生产和生活实际是数学的渊源和归宿,教师要做有心人,不断为学生提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生活素材,让生活走进课堂,真正让文本的“静态”变成生活的“动态”。同时也要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只是加减法乘除做题目,在生活中都有许多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层层深入地设疑问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活动经过选择、建构之后,最重要的是应用环节,对学生而言,就是通过运用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验证和巩固。
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听课不专注,更不会把新旧知识进行对比、归类而提出问题,导致学习效果差。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吃透教材,掌握重点难点,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1、问题具有思考性。问题太过简单,缺乏思考性,师生问答之间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深度;如果问题太难,不能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又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又能理解知识的关键处和疑难处。例如: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时,虽然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但因为年龄较小,掌握起来还是有困难。教学时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钟面上只有12个数字,为什么会有24时计时法呢?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利用实物、课本、学习资料分小组讨论研究,最后得出:无论哪种计时法,都离不开钟面上12个数字。一天24小时,时针要转两圈,普通时计时法就是12个数字读两遍,就出现了两个1时,两个2时……两个12时,所以它也叫12时计时法;而24时计时法,虽然用的也是钟面上12个数字,是累计使用,从半夜的1时到中午的12时,用1--12,而午后的1时读作13时(1+12),半夜的12时就读作24时(12+12),所以,就做24时计时法。
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巩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
2、问题具有艺术性。如果问题太过数学化,小学生来会枯燥乏味。需要教师进行艺术加工,在维持问题原意的情况下对问题的形式进行适当的修改,平稳过渡,让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共鸣,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到解题的最佳状态。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你能把了解到的知识与同学分享吗?”问题一经提出,一个个小手举得高高的:“我知道壹百元人民币对着阳光看,可以看出有道金属线。如果没有就是假钱。”一个学生接着说:“里面还有一个人头像,如果没有也是假钱。”“人民币上印有几种不同的文字,是供少数民族看的。”“人民币的一个角上有一个或几个小黑点,是供盲人辨认的。”“人民币上还有一行字母和数字,那是发行的代号和年代。”……学生了解的课本以外的知识太多了,有
些是教师都不知道的。如果不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表现的机会,岂不太可惜了。现在是信息社会,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知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信息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对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3、问题具有层次性。教师课堂设计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从而解决教学难点。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优生要合理“提高”,对普通生可逐步“升级”,对困难生则适当“降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解决问的能力,各有所获。
课堂提问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教学形式,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和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力。
三、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平衡,调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课前预设是上好数学课的前提,有效的学习离不开科学的预设。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使学习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师面对的都是富有个性的,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去设计课堂,学生的创新就无从谈起。教学设计应体现创造性,课前可提供素材,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动手操作、实验、探索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就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丰富和具体的,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因此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面积》一课,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面积后,要求学生比较一些图形面积的大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出面积差异较大的图形的大小,且方法各不相同,但是还不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比较方法。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时,设计了多个层次,由浅入深激发他们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首先,比较差异较大的两个图形面积,学生会用“观察”、“重叠”等方法比较。通过小组交流,增进合作,注重表达,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其次,比较面积较接近的两个图形,难度比较大,学生利用课前老师提供的材料,充分动手尝试,用数方格、剪、拼、重叠等方法判断两个比较接近图形的面积大小,非常可喜。最后得出结论,方法可以不唯一,只要合理、简便可行就是好方法。在小组合作中,不仅交流了比较的方法,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碰撞,既展示学生的个性,又开拓了思路,满足了学生品尝创新成果的需求。数学课堂应该在预设和生成之间求得平衡。针对其中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演绎不可预设的课堂。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学生初涉数学学习的大门,对数学有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与憧憬,教师应保护学生这份好奇心,帮助学生开启心智、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