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医结合多模态诊断模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关于中西医结合多模态诊断模式的思考

张萌

山东现代学院    250104

摘要:中医学结合医学发展与不断提高的诊断水平联系紧密,现阶段中西医结合诊断呈现多模态诊断模式趋势,包含西医疾病与中医证候、中医病症的结合;中医疾病与中医证候的结合等模式,具体疾病与证候诊断与多维度、多模态数据融合处理联系紧密。基于此,针对中西医结合多模态诊断模式,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简单地分析。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多模态;诊断模式

引言

临床上,中医结合西医的诊断模式属于中西医联合应用的理论模式。众所周知,西医诊治过程中注重借助先进理论、先进医疗设备及反复测试研究等操作,对药物展开研究并做出疾病诊断。相较之中药,“制剂”是西药加工的核心,因此其治疗见效时间比较快。但其也存在很大的弊端,如药物出现副作用、耐药性甚至过于依赖设备等。中医与西药疗效是明显不同的,临床上期以患者表现及身体护理为主。近些年,天然药物应用备受世界各国重视。现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进行疾病治疗是解决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手段,技术应用深受青睐。此种诊断模式是基于重要方法尽可能降低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此保障患者生活品质,促使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

1、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研究思路

1.1明确阶段性研究目标

该诊断模式是中医学融合现代医学的理论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间的关系展开进一步探究,对人体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有积极的影响力。现阶段,作为医学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不够成熟,学科内各领域研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多态化诊断模式缺乏系统化理论研究体系。中西医结合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结合发展的过程,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发展过程,其包含很多层次而且分阶段逐步深化,中西医结合诊断研究也是循序渐进的。

1.2有效处理四诊信息

该联合诊断模式中,临床常用检查手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客观而规范的诊断疾病,基于主客观指标的融合形成中医结合西医的疾病诊断体系,临床诊断准确性大大提升,为诊断辩证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将是未来研究重点。

(1)深入研究传统四诊。四诊研究旨在更好地发展与延伸,保障中医特色基础上充分应用各学科及多元化指标技术进行研究。深入研究临床应用,基于临床诊断结果对中医四诊方法展开客观化研究,保障高效诊断患者疾病。深入探究人体物理功能检测,为四诊量化发展及智能化综采系统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临床诊法仪器设备研发。基于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研发诊断仪器设备利于推动学科发展,通过应用发现新规律,进一步提升诊断水平。中西医结合诊断仪器客观记录并保存了患者真实信息,有效辨识微小信息,其相关数据图像可为诊断提供参考,有效进行健康辨识及诊疗评定。

1.3基于病症结合构件证候诊断标准体系

基于病症几何进一步规范证候,其中“病症结合”指应用现代医学明确疾病基础上进行证候研究,并非传统中医确定疾病基础上研究。研究病症结合诊断标准,首先,对西医领域常见疾病流行病学样本做好调查分析,搜集特定期间段相关疾病四诊化资料,对诊断标准进行分类研究。日常工作中,重视经验积累综合分析客观数据,以此对西医领域常见疾病证候展开研究,点到面获得丰富信息,客观且规范化构建证候分型及具体诊断标准,增强器可操作性。

2、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

临床上,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即病症结合“双辩诊断”模式,其是辨病结合辩证急性诊断,呈现了中西医疾病与证候进退等规律。复杂多变的临床诊断中适用于该模式,实事求是有效选择结合诊断模式。

(1)西医辩病融合中医辨证。临床治疗中,通过辨病了解其本质,在此基础上整合中西医思维;后辩证账期其病理特点,以此进一步辩证施治。如某患者有临床溃疡病,基于中医理论为胃院表现为脾胃虚寒,通过温中健脾止痛药方进行诊治调理;基于其具体病理特点设计制酸、护膜与活血化癖等方案,有效进行局部施治护理。

(2)病症结合做好分期诊断。临床上,参考该诊断模式规律建立分期辩证体系。比如某患者罹患阑尾炎疾病,根据各阶段中西医不同病理特点进行进一步辩证。单纯地急性阑尾炎,中医理论认为属于气质血癖,联合诊断模式判断其是癖滞型阑尾炎;因体内存在脓肿加剧疾病程度,中医上诊断癖滞症状表现为热化,借助中西医联合诊断模式确诊为范热型阑尾炎;对于坏疽性阑尾炎,中医理论诊断热度炽盛,有肠结及热厥等症状,应用联合诊断模式判断为度热性阑尾炎。

(3)宏观辩证结合微观。通过传统中医宏观证候辨证,搭配现代信息技术明确疾病生理、生化、病理及免疫状态等方面的微观表现,为辩证诊断提供围边参考指标。假若患者伴随纳呆、腹胀甚至便溏等症状且面色萎黄身体瘦弱没有力气,宏观层面判断是脾虚的表现;检测其唾液淀粉,发现醉活性值不高,且尿液中D-木糖排泄率明显减小,为脾虚症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

(4)功能辩证融合形态诊断。临床治疗中,功能辩证主要指结合中医学领域中的生理功能判断疾病症状;形态辩证是结合西医领域中解剖结构变化规律促使病理结构发生改变。两者融为一体即传统中医辨证融合现代西医病理形态变化,便于医生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类型保障诊断的准确性。结合中医标准对患者骨折、甲状腺肿大、肌肉萎缩及关节变形等情况作出诊断,促使中医学理论与现代人体形态学保持一致。

(5)中医理论融合西医辩证。现代医学领域中部分疾病也可结合中医理论深入了解其病因,以此合理诊断规范用药。如因脑出血或脑挫伤导致患者换米,借助热扰心神等按痰蒙心展开诊治,还可结合癖血阻络及脑络癖阻等进行治疗。所以,听诊器对中医听觉诊断有延展功能,而X线及各类内窥镜则对其视觉有延展性作用,使用各类检测仪器取代中医主观判断并有效弥补触觉缺陷。

3、多模态诊断模式构建

3.1中西医结合医学诊断中多模态学习技术的意义

当今时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基因组测序、图像处理与医疗数据管理等,很大程度上为医疗数据采集、管理及综合分析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研究人员全面而系统化掌握疾病,还可保障医师客观定量进行疾病诊断。但,形式不同的生物医学数据的统一,组合分析其特征向量是医疗数据分析面临的重要难题。与传统单一化生物识别技术不同,多模态技术大多是融合不同采集方式的采集器全面采集各类生物特点,通过识别后使其进一步融合,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诊断并预测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中医四诊信息融合西医检查检验诊断信息,以多模态技术采集、识别与综合处理联系紧密,有效统一病症为病人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

3.2基于中西医结合诊断冠心病的多模态诊断模式

比如冠心病血瘀证,中西医病症结合中其是典型诊断结果,通过疾病与证候双重诊断获得最终结果。结合已有指南,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得影像模态数据,然后根据对应诊断标准进一步明确疾病名称与诊断结果。结合现有冠心病证候及要素诊断标准,获得多模态数据如症状、舌面与皮肤等图像、脉象与血液等。制定标准时,可明确各模态诊断结果置信水平与模态相关性,量表赋分时降维运算多模态特点并分配相应的数据,以此融合多模态。获得最终证候诊断结果。此种多模态融合下,疾病没有充分融合证候,采集不同步的复合模态数据,如何配准演变为新问题。潜在生物标志物等模态数据增加后,可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融合病症复合模态数据。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快速更新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以此准确制定治疗方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新医学领域,中西医结合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各领域研究水平高低不同,特别是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不够系统,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联合诊断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究阶段,有很高的重复性而且缺乏统一的辩证标准;已有辩证标准难以充分呈现症状动态变化情况,治疗与评价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还未形成完善的定性定量标准,学术研究还未统一认识。因此,临床治疗中,要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常用检查手段,促使多态化诊断模式规范临床诊断获得客观而准确的诊断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这也将是未来本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洪峥,杨文文,曲华,龙霖梓,付长庚.关于中西医结合多模态诊断模式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1):4020-4024.

[2]方涛,范晓薇.中西医临床疾病诊断知识库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23,20(03):420-425.

[3]余鑫茂,廖炜春,余丽蕾,胡凯莉.内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2):146-147.

[4]彭室蓉.基于OCR的中西医结合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导师:包尔固德.北京交通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