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宜宾 644000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其特征是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和扭曲,给患者的生活和社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旨在介绍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重点关注药物治疗,详细阐述面肌痉挛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并对其临床应用、疗效和副作用进行分析。
概述
一、定义
面肌痉挛是一种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症状。该症状通常只限于一侧面部,因此也被称为半面痉挛,但偶尔也可以发生在两侧面部。面肌痉挛起初多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渐扩展到面颊和整个半侧面部肌肉。
二、病因
面肌痉挛的病因主要分为血管因素、非血管因素和其他因素。
血管因素是面肌痉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据临床资料显示,约80%~90%的面肌痉挛是由于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血管的压迫所致。研究发现,导致面肌痉挛的血管因素主要是小脑前下动脉(AICA)和小脑后下动脉(PICA),其次是小脑上动脉(SCA)。近年的研究表明,单一静脉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也可以导致面肌痉挛,而上述血管可能会联合对面神经施加压迫,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面肌痉挛手术的预后。
非血管因素也可以导致面肌痉挛。例如,桥脑小脑角(CPA)的非血管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都可能引发面肌痉挛。还有报道指出,某些年轻患者中,局部蛛网膜增厚可能是引发面肌痉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些先天性疾病如Arnold-Chiari畸形和先天性蛛网膜囊肿也偶尔会引发面肌痉挛。
除了血管因素和非血管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面肌痉挛。面神经在出脑干区受到压迫是面肌痉挛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研究者在桥脑小脑角手术时观察到,面神经在出脑干区以外的区域存在血管压迫并不会引发面肌痉挛。然而,一些研究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在面神经出脑干区以外的区域,面神经也可能发生脱髓鞘病变,并且其肌电图表现与面肌痉挛类似。此外,还有报道称,在面神经周围支损伤后也可出现面肌痉挛。
此外,面肌痉挛也可以在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中出现。家族性面肌痉挛的报道非常有限,其机制尚不明确,但有推测与遗传有关。
治疗
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肉毒素注射和微血管减压术。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面肌痉挛的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得理多)、奥卡西平、安定等。备选药物有苯妥英钠、氯硝安定、巴氯芬、托吡酯、加巴喷丁及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能够减轻部分较轻的面肌抽搐症状,特别适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以及临床症状轻的患者。但需要注意,药物治疗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药物使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可能会导致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可能危及生命。
二、肉毒素注射
肉毒素注射是一种常用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常用药物是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肉毒素注射主要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患者。疗效方面,超过90%的患者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注射后痉挛症状可以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持续时间通常为1~8个月,多集中在3~4个月。然而随着病程延长和注射次数增多,疗效会逐渐减退。两次治疗间隔不应少于3个月,如果治疗失败或重复注射后疗效逐渐降低,应考虑其他治疗方法。肉毒素注射并不适用于长期治疗面肌痉挛。需要注意的是,肉毒素注射的效果与注射部位选择、注射剂量大小以及注射技术的熟练程度密切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短暂的症状性干眼、暴露性角膜炎、流泪、畏光、复视、眼睑下垂、瞬目减少、睑裂闭合不全、不同程度的面瘫等,多在3~8周内自然恢复。反复注射肉毒素可能导致永久性的眼睑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面部僵硬等体征。
三、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彻底治愈面肌痉挛的手术方法。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时,外科医生会通过手术操作减轻或消除压迫面神经的血管,以减少面肌痉挛的症状。这种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和肉毒素注射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情况,以及严重痉挛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患者。微血管减压术一般需要在麻醉下进行,通过在颞骨或枕骨区域进行小切口,找到并减压压迫面神经的血管。手术成功率较高,可以显著改善痉挛症状,但手术风险较高,可能出现感染、出血、面部肌肉无力、面瘫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并了解可能的风险和效果。
此外,面肌痉挛的治疗还可以结合物理治疗、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口服药物、注射药物和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在面肌痉挛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此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疗效和副作用,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