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骨折指的是人体的骨骼受到强烈的外部冲击而导致骨头断裂产生的疾病。一些人也会由于受疾病影响,或年龄增长而导致骨骼脆弱发生骨折,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在医学上对于骨折的治疗常常是通过手术来进行的,但是在术后患者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为其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骨折过后要加强对患者进行疼痛的护理。对此,本文对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骨折;疼痛护理;研究进展
骨骼手术指的是通过手术的疗法将错位的骨头进行复位,在术后患者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待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从而能够正常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为康复过程带来强烈的痛苦,有些患者会由于疼痛而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此,临床上对于骨折疼痛的护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剖析了骨折患者疼痛的机制,并分析了骨折后引起患者疼痛的因素,对于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措施展开综述。
1 骨折患者疼痛的机制
骨折患者在术后产生疼痛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症状,这种疼痛是由患者体内的各种神经调节物质,以及多种神经递质在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刺激性反应,在患者手术过后的1~3天内,疼痛痛较为明显,这种疼痛对于患者的神经末梢而产生的损害较为明显,同时也会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度逐渐增强。这时疼痛反应就可以通过存在于患者脊髓当中的神经介质、交感神经等,引起患者体内血管以及肌肉的迅速收缩,阻碍伤口恢复。临床调查中发现,骨折患者在术后周围神经也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促使中枢神经敏感度不断提升,因此在临床上对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的疼痛感觉会持续4天到两周左右时间不等,最为严重的是在这个阶段中,若是由于护理不当而诱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1]。
2 引起骨折后疼痛的因素
2.1环境因素
患者在后期恢复时,若是周围环境过于吵闹,周围人没有给予患者一个安静的恢复空间,或是床铺不舒服等,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问题,或是阻碍患者睡眠,加重疼痛感觉。
2.2心理因素
部分患者对于疾病没有正确的认识,常常在术后会莫名的担心手术的效果,手术是否成功等,这些因素也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疼痛加剧。
2.3 自身因素
由于患者个体差异不同,对于疼痛的耐受度也会产生不同,因此在术后不同患者对于疼痛的承受能力也会有较大的差异性。
2.4体位因素
患者在后期恢复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牵引等进行治疗,一般会采取被动体位,若是由于体位不当,也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同时由于患者恢复期间活动量逐渐减少,会导致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能力下降[2]。
2.5骨折固定因素
术后的骨折固定若是存在问题,常常会导致骨折端的骨骼产生相对运动,这种运动会导致患者软组织产生损伤,而加重疼痛的级别。
3 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措施
3.1 普通护理
在骨折患者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休息姿势的指导,告知患者不要对骨折的部位产生挤压或是刺激,要充分保证在恢复的过程中血液循环能够畅通,避免组织愈合时造成不利的影响,家属也要随时协助患者翻身。由于疼痛反应,很多患者在手术过后会产生血压增高的现象,临床表现为呼吸增快以及心率快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防止术后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在日常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流食,以及优质蛋白等,为患者补充身体营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3.2 专科护理
骨折患者在恢复的初期常常会由于运动而使疼痛加重,因此在术后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固定工作,从而保护受伤部位,同时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护理。让患者能够在拥有舒服休息姿势的同时,也能够避免对骨折部位造成二次伤害,在患者恢复期间,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减慢呼吸的频率,并运用触摸分散的方式来对患者受伤部位周围的皮肤进行按摩,从而有效的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在骨折术后的早期可以选择用冰敷的方式,减轻患者受伤部位的水肿以及充血现象,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够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缓解疼痛,在急性期可以采用热敷的方式来降低患者痛觉神经的兴奋度,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液循环,起到炎的作用[3]。
3.3 药物护理
对于骨折患者的疼痛来说,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采用镇痛药物,轻度患者在术后产生的疼痛可以服用阿片类的止痛药,如噪美辛;中度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弱阿片类的止痛药物,如曲马多缓释片,而对于一些在术后产生剧烈疼痛难以承受的患者,可以运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有效的阵痛,如吗啡。除此之外,治疗的过程中,若是患者产生情绪上的变化,也可以采取镇静的措施进行处理,保证患者能够拥有充足的睡眠,除口服之外,还可以选择外敷的方式,如芬太尼透皮贴剂,这种药物在临床上也能够起到长效止痛的作用。
3.4 康复训练
在手术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观察,对于骨折患者来说,除了恢复之外,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衣、食、住、行,做好相应的协助,在患者行动过程中嘱咐患者要动作轻缓,并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在患者出现疼痛时给予相应的帮助。在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完全固定之后,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康复训练,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休息而产生的肌肉萎缩现象。首先,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手术部位以及年龄等,制定科学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控制训练的强度,以及训练时长,对上肢部位骨折的患者,可以适当让患者尝试进行握拳、抬手、摆臂等动作,若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疼痛感,要及时进行制止。对于下肢部位骨折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以协同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从而锻炼患者的腿部肌肉,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上、下台阶的训练,使其能够快速康复
[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疼痛是骨折患者在术后所产生的症状,严重时可加剧患者产生身体的应激反应,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随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使其能够迅速的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郭彩艳. 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21,34(4):193-195.
[2] 刘春霞,尹晓莉,蒋作丁,等. 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3(10):188,192.
[3] 张崇芳,邢齐宁,张刚. 上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的护理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0,17(3):296-297.
[4] 邓金霞,任红蕊,于艳方.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中护理研究进展[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1):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