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机理与防治措施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滑坡机理与防治措施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李丹兴

武汉华中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市   430000

摘要:本论文针对岩土工程中滑坡的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机理,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其次,总结了常见的滑坡类型,如崩塌滑坡、蠕滑滑坡等,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描述。在防治措施方面,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策略,包括表面排水、加固措施以及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此外,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防治措施的有效性。本研究对于预防和应对岩土工程中的滑坡灾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滑坡机理、岩土工程、防治措施、地质条件、监测预警

引言:

滑坡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挑战,其灾害性常常不可忽视。为了保障工程安全与社会稳定,深入研究滑坡的机理与防治措施势在必行。本论文将聚焦于滑坡的形成机理与多种防治措施的应用,探讨地质条件、地下水位、降雨等因素对滑坡的影响,并概述不同滑坡类型的特点。通过综合治理的策略,如表面排水、加固措施和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我们试图为岩土工程中滑坡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方法。本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启示,以实现岩土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一  滑坡机理分析: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与降雨的影响

滑坡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岩土工程灾害,其机理涉及复杂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降雨等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滑坡的作用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在滑坡的机理分析中,地质条件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不同地质构造和岩性的地区,其滑坡机理存在差异。例如,在岩层发育、构造错动明显的地区,滑坡易于发生,而在坚硬岩性地区,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地质调查与分析是识别潜在滑坡危险区域的必要步骤。

地下水位也是滑坡机理分析中不可忽视的要素。降雨或融雪引起地下水位升高,导致滑坡的滑动性增加。饱和土壤的抗剪强度下降,进一步削弱了土体的稳定性。此外,地下水位的变化还可能引起土体的季节性蠕滑。因此,对于滑坡易发区,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与预测显得至关重要。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降雨。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诱因之一。降雨能使土壤饱和,增加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高降雨强度和长时间降雨的情况下,滑坡的发生概率更高。因此,建立合理的降雨监测和预警系统,对于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轻滑坡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滑坡的机理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降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滑坡的影响机制,可以为滑坡预防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有效的滑坡防治措施必须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合理管理地下水位,以及建立健全的降雨监测和预警系统,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滑坡灾害对岩土工程造成的损失。

二  岩土工程中常见滑坡类型及其特点

在岩土工程中,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根据滑坡形态和运动特点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了解各种滑坡类型及其特点对于准确评估滑坡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几种滑坡类型及其特点:

(一)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是指在陡坡上,由于上部土体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土体失稳和破裂而形成的滑坡类型。其特点是滑坡面通常为较陡的倾角,滑体通常为块状或半块状,滑动速度较快。崩塌滑坡常受降雨等外力刺激,降雨过程中滑体可能不断增大,威胁到下方建筑和交通线路的安全。

(二)蠕滑滑坡:

蠕滑滑坡是指由于土体含水量增加或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体颗粒间的微小滑动而形成的滑坡类型。其特点是滑坡面较为平缓,滑动速度较慢。蠕滑滑坡通常发生在高含水量的软土地层中,具有较长的发展周期。由于滑动速度缓慢,蠕滑滑坡在早期往往难以被及时察觉,但是随着滑动的累积,其对周围环境和工程造成的破坏可能是巨大的。

(三)剪切滑坡:

剪切滑坡是指由于土体内部剪切破坏引起的滑坡类型。其特点是滑坡面形态复杂,滑动速度一般较快。剪切滑坡通常发生在土体的强度较差或存在较弱的层面时,受地震、降雨等外力作用,导致土体内部产生剪切破坏。剪切滑坡往往具有较大的规模和破坏力,对周围土地和建筑物造成的损失严重。

(四)蠕变滑坡:

蠕变滑坡是指在压力作用下,土体长期持续性的变形而形成的滑坡类型。其特点是滑坡面较为平缓,滑动速度缓慢。蠕变滑坡主要发生在高压力应力环境下的粘性土地层中,因为土体的长期蠕变性质,导致滑动面的形成。蠕变滑坡往往对工程设施和交通线路造成潜在威胁,需要进行细致的监测和预警。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滑坡类型包括崩塌滑坡、蠕滑滑坡、剪切滑坡和蠕变滑坡。每种类型的滑坡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于预防和治理滑坡灾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加强对滑坡地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以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发展。

三  滑坡防治措施:综合治理策略与有效性验证

滑坡防治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有效的综合治理策略对于减轻滑坡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综合治理策略意味着采取多种手段,从源头控制、治理措施到监测预警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滑坡的发生概率及其带来的损失。

(一)源头控制是滑坡防治的首要环节。通过地质勘探和分析,识别潜在滑坡危险区域,并在规划设计阶段避开或减少该区域的工程建设。避免在易滑坡区进行大规模开挖、填筑和爆破作业,有利于维护地质体的稳定性。同时,注重土地治理和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根系和地表保护层来增加土体的抗滑性,减缓地表径流对土体的侵蚀和破坏。

(二)治理措施是滑坡防治的核心。根据不同滑坡类型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法。对于崩塌滑坡,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设置护坡、加装钢筋网、地钉等,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对于蠕滑滑坡,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通过排水排涝来减少土体含水量,降低滑动速度。对于剪切滑坡,可以采用土体加固技术,如灌浆加固、土钉加固等,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对于蠕变滑坡,可以通过减轻土体负荷、控制压力应力和降低地下水位来减缓蠕变速率。

(三)监测预警是滑坡防治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善的滑坡监测系统,对潜在滑坡区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及早发现滑坡预兆,提前预警。监测手段包括地面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降雨监测等,通过数据分析与比对,评估滑坡的稳定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减轻滑坡灾害的危害。

为了验证滑坡防治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实际工程案例的观察和评估。通过长期的监测和跟踪,对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治方案。此外,利用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也可以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验证,为实际工程提供科学的依据。

结语:

在岩土工程中,滑坡防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深入分析滑坡机理,我们认识到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和降雨等因素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滑坡类型,采取综合治理策略,包括源头控制、治理措施和监测预警。有效性验证对于确保防治措施的实效至关重要。只有综合运用科学手段,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滑坡灾害的风险,确保岩土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发展。加强研究与实践结合,将进一步推动滑坡防治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福祉。

参考文献:

[1] 李明. 滑坡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文献标识码]. 岩土工程技术,2018,24(5):100-105.

[2] 张伟,王芳. 岩土工程中滑坡类型及治理方法综述[文献标识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0,39(8):1632-1640.

[3] 陈华,刘军. 滑坡防治综合治理策略研究与实践[文献标识码].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29(2):87-92.

[4] 王志强,刘瑞. 岩土工程中滑坡机理研究及案例分析[文献标识码]. 岩土力学,2017,38(6):1485-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