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策略

王军  陈毅

宜昌市西陵区西坝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伴随着教育的革新和进步,我们逐渐认识到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价值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让小学生参与多样化的调查实践,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想象力,还能让他们从中学会观察世界的方式方法,从而获取丰富的经验感受。文章针对探究活动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并提出具体应对策略,目的在于使小学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探究活动组织,为其思维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科学探究;指导策略;探究活动;小学生

一、小学科学教学组织探究活动的意义分析

(一)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提升他们的观察技巧

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最佳的教导方式并非让他们立即接触到大量的科学信息,而应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通过探索和推测来理解科学规律,从而实现自我构建科学理论的过程,进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若孩子们能够持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之心,则会热爱科学,主动投入科学研究中,深入地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积极运用科学原理解析日常事件,提高他们的科学洞察力。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优秀的学习方法

"唯知识论"的教育理念主导着基础教育中的自然学科课程设计和实施方式:教师们通常以讲解概念为主要手段来教授这些科目;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去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与这种传统模式截然相反的是,科学家研究的方法是基于学生的参与度及他们对探索过程的需求驱动的,这就要求他们在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并且亲身投入,通过仔细观测得出结论并对结果做出反馈或提出新的假设。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热情且富有活力。因此,丰富多样的科研项目能有效地改进孩子的学习表现,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解放教育"这一概念由中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陶行知提出,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的回归。它主张把学习交回给学生,使其真实地发生。该理念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实施:释放学生的思维、手脚、口舌及眼界;同时,也需要释放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科学探索基于学生对现象的观察,旨在解放他们的视觉,并激励他们去推测、验证科学结果,重视学生的实际实验和直接操作,这有助于解放他们的思考、行动和言语表达,这是实现"解放教育"的关键所在。此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激发良好的创造力,这对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塑造他们的创新素质有积极影响。

总而言之,在小学校园中开展探究活动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教育者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科技研究需求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设计各种类型的探究项目如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做实验验证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此引导孩子们建立科学理论体系,培养他们的科技技能,最终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接下来,文章会详细介绍四种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科技课程;根据科技课题安排调研工作;按照科技假设实施实验测试;借助课堂外的实践经验拓展学习的深度。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指导小学老师如何成功策划和执行科学探究活动。

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引导策略

(一)科学规划环境创设

首先,要给予其开放性自由。只有在其探究环境具有一定开放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高效地进行小学生探究。这向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在充分拓展其室内空间,更要在室外开设各种花草种植区,观察角和动手实践区域。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开发小学生自主操作性,开拓其思维空间,为其进行开放性的自主探究提供外部条件。接下来我们必须调整过去的灌输型教育方式,转为激发式的探索方法。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在选择教导内容的时候应避免使用过于僵化的旧有资料,而是选用能激起小学生思考能力的、有一定启迪作用的新颖素材。这种启发性正是他们开展研究活动的关键驱力。例如通过带声音的玩偶类物品,可以加深小学生对其进行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对其进行探究活动。最后,需要注重其安全性。小学生进行探究活动需要安全的环境来为其提供基本保障,其中心理环境的安全性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教师需要确保正确的教学理念,并且相互尊重。教师和小学生之间并不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地位。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关注和了解小学生的想法,并倾听他们的疑问。教师应该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并且鼓励他们超越自我,不害怕犯错。在理性探究中,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和得出结论。

(二)在指导中注重其探究特性的开发

首先便是对探究问题的提出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的初始,更是使其产生疑问的关键,能够使其更具探究热情。并且可以通过小学生对其探究性活动的深入探究,可以更好地引起其兴趣,今儿去实践,自主性得到很大提高。其次便是对于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指导性的认识。教师的职责要求其具有指导开发,统筹全局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设计科学合理的目标,更加用心地去组织其活动的进行,对于每一处细节要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探究的同时得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遐想,并对其进行验证性探究,使其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最后,重视交流合作。真正的现代化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实践的探究,更要达到小学生学习能力与意识的升华。对学生间的互相交流给予鼓励,同时需要完成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因为不同小学生的特性差异,需要对其因材施教。

(三)组织形式与活动的多样性

告别传统的经验式教学,向探索式的教学模式跨出一大步。可以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通过各种实践手段,把本在脑海中虚构的猜想性问题证实出来,对既得知识进行分析整理,结合当前实践,得到新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各种实验式活动中,充分考虑其变量设置,为小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使其对实验设定一个事前预测,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同一种运动,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结果的不同,与自己的假设对比,记下结果与差异,以获得更加科学的认识,验证已有认知或矫正已有认知。接下来是必须把研究方法从传统的教授方式转变成指导探索的方式。这与我们之前的教育体系有所区别,它改进了过去那种主要由教师主导、单一向学生传授“教”的方法,也并非仅仅是你教我学的状况,而是一种以学生作为中心,教师更像是一个引领者角色的情况,激发他们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推动孩子们深入探讨已有的疑惑,通过实际操作来寻求答案,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提升他们的技能。

(四) 通过课外实践迁移探究所得

科学教育的实施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校园环境,学生应主动地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来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并解决问题,以实质性提高他们的科学理解水平。所以,小学生科目的老师需要积极策划户外学习项目,激励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探索成果,扩大科学研究的领域,使科学研究更紧密地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确保他们能有效吸收科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科学研究技能,从而为培育他们的科技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综上所述,单调的外部理论学习远不如使其去进行实践性的探究活动,不仅仅可以激起其潜在的求知欲并且去对其进行主动探究,而且能够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锻炼与提高,丰富其创造性,让其更具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客观世界的探索与认识,还能够提高其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使其变得更加自信,科学思维得到开发,打下坚实基础,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助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景辉.小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策略[J].  2019.

[2]刘旭东.浅议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师的教学组织策略[J].信息周刊, 2019(20):2.

[3]黄海峰.组织有效探究的策略——培养小学科学实验能力的教学经验[C]//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