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改良电休克治疗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改良电休克治疗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对比

张婕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比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全麻诱导中琥珀胆碱不同剂量的效果。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3.1~2023.4就诊于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均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随机分组,44例予以琥珀胆碱1.2mg/kg麻醉诱导者归纳到试验组,44例予以琥珀胆碱1.0mg/kg麻醉诱导者归纳到对照组,对比和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相关指标均明显较好,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为稳定,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全麻诱导中予以1.2mg/kg琥珀胆碱效果更佳,建议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改良电休克治疗;全麻诱导;琥珀胆碱;不同剂量

在临床上精神分裂症为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知觉、感觉、行为、情绪、意识等障碍,青壮年时期多发,该病极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有的患者会发生精神衰退、精神残疾等[1]。针对精神分裂症以药物治疗为主,然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伴随近些年来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精神疾病应用改良电休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对精神症状得以控制。而麻醉的常用药物为琥珀胆碱、丙泊酚,然而琥珀胆碱的剂量在临床上存在争议。本研究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分组研究,进一步明确不同剂量的麻醉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选择于2023.1~2023.4就诊于我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均接受改良电休克治疗,随机分组,44例予以琥珀胆碱1.2mg/kg麻醉诱导者归纳到试验组,年龄,(43.25±6.23)岁(19~61岁),20例男,24例女;44例予以琥珀胆碱1.0mg/kg麻醉诱导者归纳到对照组,年龄,(43.38±6.18)岁(20~62岁),21例男,23例女。评估可比性:对照试验、对照组数据结果P>0.05,比较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治疗前8h禁水、禁食,入治疗室后,置患者于平卧位体位,予以0.5mg硫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并予以低流量吸氧,对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监测,予以丙泊酚注射液,剂量为1.5mg/kg,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对照组同时予以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1.0mg/kg;试验组同时予以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静脉注射,剂量为1.2mg/kg,待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眼球固定时,将枕头取出,沙枕固定在两侧肩胛中间,让头部和脊柱前突状态为过伸;放松全身肌肉后,予以改良电休克治疗仪进行治疗,与患者身体和病情情况相结合,对参数适当设置,全身肌肉利用双侧电极进行刺激,使其轻微痉挛,之后加压给氧,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后,送往复苏室,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相关指标

    对比癫痫发作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能量抑制指数。

1.3.2对比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

    各个时间点具体为:T1:麻醉前即刻;T2:电击后即刻;T3:电击后3min;T4:电击后5min。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计量数据(±s)予以t验证,计数数据[n(%)]予以X2验证,统计学意义判断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相关指标

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癫痫发作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能量抑制指数均明显较好,P<0.05。

1 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癫痫发作时间(s)

苏醒时间(s)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s)

能量抑制指数(%)

试验组

44

42.59±5.45

489.38±42.28

190.36±18.55

70.10±6.52

对照组

44

39.96±5.35

425.31±41.25

215.40±22.45

70.40±7.56

t

2.284

7.195

5.703

0.199

P

0.025

<0.001

<0.001

0.842

2.2 对比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

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为稳定,P<0.05。

2 各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MAP(mmHg)

HR(次/min)

T1

T2

T3

T4

T1

T2

T3

T4

试验组

44

88.72±8.56

86.70±5.40

83.52±7.74

81.25±6.70

81.34±8.73

82.13±6.95

85.31±10.55

85.68±8.76

对照组

44

90.23±9.85

96.38±10.30

95.39±9.53

88.39±8.96

81.47±9.57

88.60±7.32

92.56±6.85

94.38±10.31

0.768

5.521

6.413

4.233

0.067

4.252

3.823

4.266

0.445

<0.001

<0.001

<0.001

0.947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予以电休克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利用电流对大脑刺激,对人脑癫痫样放电诱发,对DA、5-HT、COr、促甲状腺素、NE释放发挥促进作用,使大脑保证正常放电,然而,强电流(短暂)会导致全身惊厥,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比如全身肌痛、关节脱臼、骨折等[2]。因此,治疗过程中会予以改良电休克治疗,即予以肌肉松弛剂和麻醉药物,以使并发症减少。麻醉药物常用琥珀胆碱,但是剂量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2mg/kg比1.0mg/kg剂量效果更好。琥珀胆碱是一种肌松药物,超短效,可结合骨骼肌N2胆碱受体,稳定除极效应产生,会松弛骨骼肌,假性胆碱酯酶会对其水解,在改良电休克治疗中广泛应用,恢复快速、起效快等[3]。1.2mg/kg剂量可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较小影响认知功能,可使躁动和肌肉抽搐明显减少,可促进患者舒适度提升,进而获得更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全麻诱导中予以1.2mg/kg琥珀胆碱效果更佳,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国彬,李印玉,李俊领,等. 不同剂量琥珀胆碱在精神分裂症改良电休克治疗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河南医学研究,2022,31(13):2390-2393.

[2] 袁子申,储丞妍,钱逸.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琥珀胆碱剂量对精神分裂症MECT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2023,13(4):68-70.

[3] 储丞妍.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时不同麻醉药物对血钾浓度和肌痛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20,10(2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