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大理鹤庆供电局
摘要 现阶段,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电力企业为保障国民的生产提供了相应的支撑。在企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物资仓储管理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在新时期,仓网建设需满足“仓储区域化”“物流市场化”,并构建层级扁平、调度集中、资源共享、内外协同的绿色、智能现代物流体系,按“区域仓+周转仓+急救包”运作模式,减少仓库层级,建立合理库存,提高营运效率,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实现降本增效。最终实现“区域仓+周转仓+急救包”绿色、智能模式全面推广及长效运作。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型绿色、智能仓储建设及运行机制。
关键词 新型绿色、智能;仓储;建设及运行机制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电力企业的仓储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通过运用科学的物资仓储管理方法,持续提高物资供应质量和效率,促进配网储备物资管理集约、规范、高效化。实现新型绿色、智能仓储建设及运行,能够极大的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的推动电力企业向着绿色、智能、经济、健康发展。
一、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特点
与普通企业不同,电力企业经营规模大,对物资种类和数量要求高。这会给仓储管理带来一些问题。一般来说,电力物资的仓储管理具有存储容量大、变数多、市场以及供需的影响等特点,因此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由于这些电力物资的特殊性,特别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那对物资仓储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资仓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需要详细的了解不同工程进度所需的物资,结合物料的实际特点进行有序、合理的智能存储管理。同时充分平衡供应与需求关系,厘清区域仓储备物资清册,确立县级企业配网物资供应业务开展方式。以每月领用计划为牵引,结合各配网项目施工进度,管控县级企业供应链业务,做到“物资能及时供应、指标能保持最优,业务能规范及时”。建立合理库存管控策略,以“小步快跑”方式,将物流链条的瓶颈化大为小,划小为细,保障物资管理延伸至单个配网项目,确保配网项目物资及时精准供应的同时,也能满足应急、临时、至周转仓片区的项目物资供应保障。
二、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对电力企业的意义
1、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是电力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
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将重塑仓网结构,整合仓库资源,满足“区域仓+急救包”储备物资扁平化库存结构,重塑库存结构,充分利用社会层级供应链资源,通过绿色、智能存储管理提升社会、经济效益,将库存运行把握在合理区间内,按储备物资的使用方向,将库存分类为“运维安全库存”及“项目经常库存”,其中“运维安全库存”是满足各级单位应急抢修,业扩工程等应急需要的物资,按定额库存管理按库存供应的物资。“项目经常库存”即原各单位储备虚拟项目报送需求的配网项目物资,提前筹备未来1-2月所需物资,通过电网平台报送领用计划,由供应商直接送至施工现场仓库按合同供应的物资。做到“项目经常库存”精准履约,领料需求信息及时传递,实物快速到位。“运维安全库存”按不超过储备资金定额管控,及时轮换满足应急需要,避免“储非所需”,造成库存浪费。使平均库存不断压降,仓储物流成本不断减少,做到“应急物资需要时就有、项目物资报领用就到”。管理过程中充分有效利用社会供应链资源,降低企业的成本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及产生社会效益。
2、物资仓储管理有利于电力企业生产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电力企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进行,农村电网建设工作不断推进,这些生产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庞大的绿色、智能物资储备管理。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责是按照生产建设和相关质量要求,及时向项目部门提供物资,确保生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确保电力企业物资储备的数量以及质量,为物资项目部门提供及时、准确、持续的供应,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物资储备进行管理,为绿色、智能仓储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3、物资仓储管理有助于电力企业确保物资的使用价值
在物资进行存储的过程中,物资的使用价值也会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相应的变化,导致物资使用效率下降。为确保物资的使用价值,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完整有效的绿色、智能仓储管理机制,在物资入库过程中因外界因素造成的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下降必须及时处理。
三、智能仓储管理有待加强的环节
加强账实相符管控力度,账实相符管控是供应链业务过程中的基础,亦是供应链业务中的底线,2023年账实相符管控被纳入“一票否决”管控范围,意在规范各级单位供应链业务管理中的业务办理及仓储物资库存管理,账实相符管控将持续按三原则一禁止,“三原则”即入库需要先验收实物合格后才能办入库手续原则;出库需要先办理各领料手续再按备货单发货原则;退库物资必见实物原则。“一禁止”即禁止寄存项目物资。保障各级账实相符率100%。
不断加深消纳呆滞物资的进度,腾出“运维安全库存”的指标空间及实物空间,严控剩余物资退库,项目精准出库,盘活呆滞
物资加强更新可利用物资清单。每批次项目设计审查时,由项目审查部门组织物资使用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业主项目部、供应链部门人员联合审查项目物资需求,进行集中平衡利库,严控重复采购。
项目部门与物资部门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机制,项目部门需结合项目里程碑计划和配网项目单项工程的进度及物资供应周期,合理倒排规划每一单项储备物资领用计划,以“储备项目合同+领用计划+精准履约”的合同供应机制,满足需求信息细水长流向供应链上游传递,实物匹配领用计划结合运力平台可视可控向供应链下游输送。
四、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优化对策
近年来,新型绿色、智能仓储管理理论在我国发展迅速。在电力领域有更先进的管理理论,同时,需要减少采购以及储存成本。电力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先进的管理理论,选择最佳的存储容量,避免造成库存浪费。
提升物资供应链业务智能化水平,强化供应链运营监控中心建设。以需求计划协同、合同履约服务、物资智能调配为主的业务需求,逐步探索将监控、预警、分析于一体的供应链智能化业务办理,整合供应链内外部数据资源,依托智能仓库建设WMS系统与WCS系统的应用,实现与各链条的信息互联及业务集成。降低履约通知、单据制作、合同支付等环节的人工重复机械劳动,将智能机器人等工具穿插至业务链条中同时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升级各业务间的互联互通。
电力企业物资仓储部门要重点解决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物资储备的分配不断发展,特别是在电力企业,对高素质物资储备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工作层面的仓储设施管理,吸引和培训高质量物料的仓储人员。首先,必须提高智能仓储管理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必须具备有关的专业资格或通过国家或供应链作业考试。通过对在智能仓储管理工作人员的严格培训,不断掌握智能仓储的最新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完成越来越复杂的绿色、智能物资工作。简而言之,要达致能源仓储持续健康的发展,一名高素质的智能仓储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
组织管理创新,通过管理手段充分利用社会层面供应链资源,节约本企业库存拥有成本,增加企业资产价值,大幅度降底仓储作业过程安全风险。“项目经常库存”需要充分应用社会供应链资源,运用JIT管理直送施工现场,以小批量,高频次的特点,以速度为核心传递送货通知给供应商,通过过程管理在项目物资计划要货前提前介入,提高信息交互加强履约,保障物资供应效率的同时减少项目物资进入仓库的二次装卸及配送的成本费用,管理供应商承运商按节奏与计划准确送货至施工现场;由此带来的库存金额的大幅度减少,降低库存物资保管、保养,仓库设备使用运维带来的库存拥有成本及企业资金占用,将项目物资供应至现场相关开销转增至企业资本内,增加企业资产价值。
减少项目物资进入仓库所带来的仓储作业频次,降低各级仓库内起重、吊装、移库作业的安全生产责任风险。
建立“厂(厂家)、链(供应链服务中心)、需(物资需求部门)、施(施工单位)”信息共享并联式管控模式,在合同供应状态时,以“项目经常库存”供应为主,“运维安全库存”为辅;在应急需求物资供应时,以“运维安全库存”为主,“项目经常库存”为辅。做好两种库存间互融互补工作,实现储备运作高效运转。同时,结合储备物资到货情况,提前做好品控计划,保证到货物资可用能用。
为了不断提升绿色、智能仓储管理水平,需要不断落实各种规章制度。在实践中,要及时跟踪项目的进度,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协调与供应商的联系,从仓储库存的总阈值开始。必须确保及时分发和储存材料。同时,在物资综合集中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各个环节的规范,使仓储从业人员能够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工作。企业要完善物资管理,加强控制,各部门共同努力规范物资储备管理。只有通过规章制度使绿色、智能仓储管理正规化和不断完善,才能使仓储设施得到规范和管理,从而减少逃避对世界和平与挑战的承诺。
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完善建立了我国制造业大国特点的供应链体系,各制造业企业均加强了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掌控,社会供应链服务持续升级,社会供应链资源有足够挖掘的空间。
总而言之,由于经济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正在增加。当前仓储管理,深入分析原因,结合当前先进技术,优化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提高电力物资储备管理水平,确保电力项目的顺利发展,进一步推动电力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英豪,王岩,韩继超.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电力物资智能仓储与调配管理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1):75.
[2]莫沃林.仓储配送物资周转率的提高策略探究[J].审计与理财,2019(10):44-45.
[3]文雯.电力企业物资招标履约全流程管理体系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7):253-254.
[4]魏京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24.
[5]汪长昌.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