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34000
[摘要]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对脱机趋势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行机械通气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干预,根据所得数据,对比两组患者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相关指标。结果 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氧合指数,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分级肺康复护理;重症监护室
在患者自然通气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呼吸机使其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有研究指出[1],予以行机械通气患者分级肺康复护理可以加速机体血液循环,加速肌肉新陈代谢,对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接收行机械通气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分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参照组:男20人,女20人,年龄32-63岁,平均(47.51±5.17)岁,试验组:男21人,女19人,年龄33-62岁,平均(47.52±4.83)岁,纳入标准:1、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患者;2、不同意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患者营养干预,预防感染等基础护理
试验组(前瞻性护理模式):①组建肺康复护理小组,制定分级护理方案,一级康复:对患者采用连续气道正压法进行肺复张,每次30~40s,每次8小时。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每次20min,每次2d,进行上下肢被动屈伸运动。二级康复: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将床头抬高70℃~80℃。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引导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每次10~20min,每天2次。三级康复:将呼吸机调整为压力支持模式,逐渐脱机,开始每日脱机1~2h,之后视患者情况延长脱机时间,直到完全脱机,强化患者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15~20min。护理人员要按照方案进行康复训练,直到患者出院。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氧合指数
氧合指数=吸氧指数度/动脉氧分压,在患者康复训练结束后30min,采集呼吸评率与氧合指数,测量时间为5min/次,取平均值。
1.3.2观察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相关指标
包括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撤机成功率。
1.4统计分析
相关数据以Excel整理、归纳,以spss处理,版本20.0,α=0.05,低于临界值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pss中相关检验方法主要以t检验(计量资料:±s)、卡方检验(计数资料:n、%,当任一表格理论频数T<5时以确切率检验)。
2结果
2.1氧合指数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氧合指数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第三天 | 第五天 | 第七天 |
试验组 | 40 | 244.83±22.78 | 248.22±17.48 | 263.78±17.32 |
参照组 | 40 | 137.42±15.02 | 192.78±15.83 | 206.27±17.41 |
t值 | — | 24.896 | 14.868 | 14.811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2.2机械通气时间相关指标
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短,且撤机成功率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相关指标[n,%(±s,分)]
组别 | 例数 | 机械通气时间 | 撤机成功率 |
试验组 | 40 | 11.28±1.39 | 35(87.5) |
参照组 | 40 | 12.19±1.48 | 27(67.5) |
t值 | — | 2.835 | 4.588 |
P值 | — | <0.001 | 0.032 |
3讨论
机械通气是在呼吸机的帮助下,以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防止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为使机体有可能度过基础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衰竭,为治疗基础疾病创造条件。大多数情况下,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均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2]。该方法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例如呼吸机依赖、肌肉萎缩、感染等,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也增加了病死率,为此应当予以早期的肺部康复训练,尽快帮助患者脱机[3-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较短,且撤机成功率高,差异显著(P<0.05),可见分级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氧合指数,缩短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分析原因是,1)序贯式机械通气可以重建患者呼吸模式,避免发生膈肌萎缩,从而提高肺氧合水平。2)腹式呼吸训练可以增加患者的肺活量,缓解呼吸困难。3)予以患者病情进行分级化评估管理,可以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肺康复策略,最大程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分级肺康复护理后,可以提高氧合指数,缩短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少媚,柳双燕. 分级肺康复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趋势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38(11):807-811.
[2]赵瑞玲.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20,7(20):193.
[3]林燕花,许怡玲,林程. 早期预警策略结合风险护理在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4):186-188.
[4]赵梓,王溪萍.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