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践

栗娜

山西省永和县城镇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就是将游戏的元素融入活动课程中,通过有趣且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发展。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化课程与学习活动实践的过程中,要回归幼儿立场,努力让活动贴合幼儿心灵,提升幼儿活动的品质。只有引导幼儿全面、全程地参与活动,才能真正让幼儿积极主动、自由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笔者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提出了幼儿游戏课程的实践过程中的实践策略,让游戏课程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课程实践

引言:

游戏既是幼儿感知世界的方式,也是幼儿的生活方式。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学习,游戏活动让幼儿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建构“游戏化”课程,让幼儿教育回归本质、回归幼儿生活、回归幼儿需要、回归幼儿发展,促使幼儿实现良好的发展[1]

一、融入生活元素,建构幼儿游戏课程

“生活”是幼儿游戏课程的建构源泉,也是幼儿游戏课程的建构方式。游戏课程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切入幼儿的生活、关照幼儿的生活、指向幼儿的生活,才具有较高的意义和价值。幼儿的生活不仅包括当下生活,还包括幼儿过去的生活、未来的生活。融入生活元素、生活因子,是建构幼儿游戏课程的应然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游戏课程应当体现生活、再现生活。在建构幼儿游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少一点“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融入生活元素的游戏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对于幼儿来说,生活不仅是指向未来的手段,而且生活本身就是目的。在课程中融入生活元素,能让幼儿游戏课程更具有亲和力,让幼儿对课程产生亲近感。真正的以幼儿为中心的游戏课程,必须融入生活元素[2]

以科学类游戏课程的建构为例,科学类游戏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思考、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主要是为了帮助幼儿了解生活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我们所在幼儿园的幼儿科学游戏课程,内容就十分丰富,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设计与技术”几大板块。具体而言,“美丽的大自然”“常见的材料”“重力和大气压”“声音的传播”“物质的密度”“光的反射”“人体的器官和微生物”“导体和绝缘体”“惯性、杠杆和齿轮运动”等课程,都取材于幼儿的生活,从生活现象入手,努力应用幼儿生活中的素材,从而让幼儿在课程中获得积极的感受、体验。在融入生活元素建构幼儿游戏课程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架构,又要注重课程的序列性、层次性、系统性、结构性。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同时要关注幼儿的具体学情,包括幼儿的认知倾向、认知偏好、认知特质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展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游戏课程活动,才能推动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课程。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让幼儿共同参与,让幼儿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创造者。

二、挖掘游戏中蕴含元素,玩与学巧结合

在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不仅要学会将游戏融入课程中,还要学会在游戏中探寻教育思路。部分游戏活动集文化与娱乐为一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感受游戏活动的快乐,还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把握好不同游戏的教育价值,实现玩与学的巧妙结合,进一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将游戏“几个字”进行创新,在其中巧妙融入追逐游戏,要求幼儿在被抓到的时候说出相应的安全词。

例如,针对游戏“三个字”,幼儿被抓时需要说出三个字的安全词,且词形为“ABB”组合,比如红彤彤、绿油油、白花花等。这一游戏规则的改动,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还能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随着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提高游戏难度,创设“四个字、成语词汇”“五个字、简单句”的游戏要求,深挖游戏中蕴含的教育元素,实现“玩”与“学”的有效结合,进而将游戏教学法的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三、引导游戏化课程互动

在游戏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学到相关知识,学会相关技能,还能学会与伙伴对话、交往。教师要积极促进幼儿彼此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幼儿的游戏化课程品质。教师要催生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的互动,让幼儿的互动走向高质、高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融入其中,从而与幼儿进行平等互动、自由互动。师幼、幼幼的多维互动,能有效提升幼儿游戏化课程的质量,让幼儿的游戏化活动从低阶走向高阶,让幼儿的视域更宽广。在幼儿的游戏化课程实践中,教师要“和孩子一样身心在场”,要引导幼儿“自由自在地展开真游戏”。

如在“户外草地游戏活动”这一课的课程实践中,笔者就放手让幼儿自主设计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化素材的育人功能,彰显游戏化课程素材的育人价值,通过“一物多玩”“以物代物”“多物融合”等方式来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内容。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度介入,更不能越俎代庖,让自己代替幼儿活动,而应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教师在给幼儿提供相关活动材料的时候,不需要精细化、精致化设计,可以用一些“低结构化”的材料,引导幼儿对其进行加工、改变、完善,从而真正发挥“一物多用”的功能,发掘幼儿对游戏活动素材的建构性、创造性,让幼儿与活动素材真正互动起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与素材互动,还要引导幼儿彼此之间互动,并分享相关的游戏活动内容。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了幼儿彼此之间的互动,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生活,促进了幼儿的生命成长,让幼儿养成了良好的游戏活动习惯。在幼儿的游戏世界里,一朵花、一片叶、一堵墙、一个角落等,都是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相伴的。教师要深入研究幼儿的游戏活动,积极开展幼儿游戏活动,让幼儿园成为幼儿最为向往的乐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幼儿教育中实施游戏化课程,关键是将游戏的文化、游戏的精神等融入课程中,设计具有综合性的课程游戏活动。这种“游戏化”课程,不仅能让幼儿享受到活动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能让幼儿感受、体验到生活的幸福与生命的价值,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会云.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28):39-40.

[2]唐志惠.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策略探讨[J].当代家庭教育,2020,(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