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省 绵阳市 621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速度愈发迅猛。在这个背景下,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一群体的劳动条件、职业技能水平以及福利待遇等问题日益凸显,使得建筑业农民工的产业工人化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分析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建筑业农民工;建筑产业工人;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领域。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其产业工人化转型对于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建筑业农民工的特点,分析影响他们转型的因素,对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1转型特点
(1)转型对象的广泛性。建筑业农民工队伍庞大,涉及范围广泛。他们既有来自农村的初次就业者,也有在城市打拼多年寻求转型的熟练工人。这使得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2)转型过程的渐进性。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需要逐步提高自身职业技能、适应城市生活、融入企业管理体系。这一过程的渐进性要求政策制定者和企业要有耐心,持续关注和推动农民工的转型。(3)转型目标的多元性。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目标不仅是提高个体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还包括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这意味着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教育、安全生产意识等多方面素质的提升。(4)转型影响的深远性。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自身及家庭、社会经济结构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转型成功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2.1培训和教育对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
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促进产业工人化转型的重要途径。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投入,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具备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此外,培训和教育还能够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等现代企业文化所需的素质,有利于农民工更好地融入企业,实现产业工人化转型。
2.2社会经济环境对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是影响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宏观因素。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民工的就业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民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城市就业,从而提高其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动力。其次,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的就业领域产生影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对农民工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农民工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最后,城市化进程对农民工的就业地点产生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农民工有更多的机会在城市就业,从而有利于农民工从事现代产业,实现产业工人化转型。
2.3企业行为对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
企业是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主体。企业应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投入,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使其适应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农民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为其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助力农民工实现产业工人化转型。
2.4环境对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产生影响因素
首先,政府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导农民工向高技能、高知识、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还能享受到产业升级带来的红利,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其次,政府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和教育。通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项目,帮助农民工提升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他们转型为产业工人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政府还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消除他们在城市就业中的歧视现象。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能够在城市更好地融入,为产业工人化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在推进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注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升,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2.5人力资本对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影响因素
首先,培训资源分配不均。一方面,农民工培训需求巨大,另一方面,现有的培训设施和资源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这导致许多农民工无法获得系统性的培训,从而影响了他们的人力资本提升。其次,培训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教学质量,使得农民工在接受培训后,实际技能提升有限。此外,部分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市场需求脱节,导致农民工在培训后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再次,安全生产教育不足。在许多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工作并未得到充分重视。这使得农民工在面临安全生产问题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确保每位农民工都有机会接受系统性培训。同时,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农民工在培训后能够真正提升自身素质。此外,企业也应承担起培训责任。企业应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使其不断充实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建筑产业需求。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总之,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有助于推动其产业工人化转型,实现我国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助力我国建筑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3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策略
3.1提高企业培训能力
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培训过程中,企业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培养农民工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企业还可以开展在线培训和远程教育,使农民工在业余时间能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企业应关注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营造有利于农民工转型的良好氛围。这意味着企业要确保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包括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良好的住宿条件以及安全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注重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关爱,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企业文化。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工的转型,企业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技能竞赛、知识讲座、团队建设等,旨在培养农民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这些举措,农民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将得到提升,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将得到更多的保障。在我国,政府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制定相关政策,对企业进行激励和引导。例如,为加强农民工培训,政府可以提供一定的补贴和支持,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农民工的培训和教育。此外,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项目。
3.2强化社会组织参与
在当今社会,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对农民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以助力其转型为现代建筑产业工人。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农民工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工会、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共同推进农民工培训事业。这种政企合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模式,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此外,社会各界还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有力支持。例如,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让农民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技能;高校和研究机构可以开展农民工培训课程研发,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公益组织可以关注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为了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现代建筑产业的发展,培训内容应注重实用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培训课程应涵盖安全生产、环保意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使农民工能够掌握先进的建筑工艺和安全生产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如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建筑产业。
3.3宣传推广,提升农民工转型意识
为了让更多农民工认识到自身转型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宣传农民工培训的意义。这包括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等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平台,推送相关资讯和政策解读,让农民工群体时刻关注自身发展的动态。此外,还可以组织专家学者、企业家、农民工代表等开展讲座、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探讨农民工转型的问题,使广大农民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转型对于自身及家庭的重要性。还可以制作一系列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宣传资料,让农民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到培训政策及成功转型的案例。
3.4强化政策引导
任何行业变革或改革推进都离不开政府的强力推广与激励引导,政策建议是根本保障。政府主管部门依托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对劳务企业监管与引导并重、对农民工群体激励与引导并存。政府应规范和约束劳务企业用工方式,取缔“包工头”现象,出台建筑产业工人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供其参考,督导劳动企业与产业工人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非劳务合同维护各方权益,严格执行劳动合同规定,过程中加强监管和审查。其次,我国建筑业农民工总量大,劳务用工管理困难,考虑到不同产业工人存在职业技能水平差异,需强化产业工人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能考核,设立与职业资格等级、技能水平相匹配的薪酬标准,引导企业明确工资计算与支付方式,统筹同级产业工人工资水平,实行同工同酬。此外,实名认证的落实对产业工人高效管理尤为重要,借助信息一体化平台监管劳务企业与产业工人的合同管理、工资发放、职业培训等,避免和解决劳务纠纷、权益追溯等矛盾问题。对产业工人劳动合同签订与实名备案加以监管和落实,逐步引导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实现精细化管理。
3.5提升专业素养
建筑业转型升级进程中,工厂化和规模化的作业效率对产业工人化转型中的农民工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民工群体亟需在专业素养方面继续深造,不断强化自身工作效率,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协作模式,逐渐转变成为高素质、职业化、成体系的产业工人队伍。与此同时,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主体老龄化趋势严峻,产业工人化转型过程中还应加大年轻化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人才储备力量,尤以缺乏技能实践经验、专业实力远不如现有农民工主体的建设类高职、技校等新生代建筑产业工人为培育对象,因此我国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发展需转型与培育并行。采取封闭式、阶段化的集中培训,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在岗、转岗的农民工主体进行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集训,直至通过建筑业产业工人职业技能考核,颁发职业资格或职业培训证书,实现产业工人身份转变。通过职业教育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产业工人和技术工人的专项培训,对其进行建筑从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化授课与指导,固基础、强实践、重培育,强化管理人才储备,建设兼具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产业工人高素质队伍。
3.6加强保障落实
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最为关注的利益诉求的实现有助于其自身转型意愿的形成,在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变革过程中具有主动驱动效应。推动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发展必然要解决和落实产业工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涵盖户籍、社保、住房、教育等各方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实行产业工人社保全范围覆盖,降低申报门槛、简化申报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尤其在医疗、养老方面重点落实。同时,适当放宽产业工人落户条件,开辟绿色户籍通道;加大教育资源投入,解决子女入学和教育负担等问题;落实保障房制度,简化公积金提取流程,按需给予住房补贴,激励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主动意愿转型,为建筑产业工人推广提供必要保障。
4发展趋势
4.1农民工数量下降趋势
近年来,建筑业农民工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缓、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非农就业以及建筑行业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等因素影响。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农民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年轻劳动力供应减少,进一步影响到建筑业农民工的数量。
4.2职业技能水平提升趋势
为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要求,建筑业农民工正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投入资源,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农民工可通过线上教育、远程培训等途径,自主学习,提升自身技能。因此,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
4.3产业工人化转型趋势
为解决建筑业农民工用工荒现象,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农民工将逐步摆脱传统的劳动力身份,转变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工人。此外,产业工人化转型还将促进农民工权益保障、劳动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
4.4培训成为关键推动因素
在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过程中,培训成为关键推动因素。通过培训,农民工可以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发展。同时,培训还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其向产业工人转化。因此,培训在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转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
建筑业农民工转型为现代建筑产业工人,需多方共同努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农民工自身应共同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农民工顺利转型,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纪广,张佳琪,李小建,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9,40(8):145-152.
[2]任宏,高景鑫,蔡伟光,等.建筑业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动力机制[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8,35(4):16-23.
[3]杜永杰.中国建筑业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的动力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9.
[4]廖欢.培训对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8.
[5]王凯,钟波涛,孙峻,等.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建筑产业工人绩效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6(1):135-140.
[6]瞿英,路亚静,刘紫玉,等.基于AHP-DEMATEL法的权重计算方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46(7):38-46.
[7]都阳,ALBERTP.中国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及其效应[J].经济研究,2017(12):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