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校合作制度化进程中问题与解决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4

中国家校合作制度化进程中问题与解决思路

窦一铭

西华师范大学

[摘 要]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是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纽带,其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家校合作制度化内在驱动力和外在因素影响,明确了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必然性和可能性。随后阐述了家校合作领域的三个代表理论,结合相关理论,从家校合作价值、主题和宏观保障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家校合作中的问题并针对地提出了三个层次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家校合作;发展逻辑;问题分析;解决思路

家庭和学校是中小学生主要的活动场域,二者各自对育人的有重要作用以外,双方合作形成的合力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现实中受疫情影响,大规模网络课程的开展使得学校和家庭的边界交融,期间展现的各种影响让各方再次认识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近年来,家校合作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从2021年全国两会和制定的教育远景纲要和其他的文件中,都纷纷指出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可以看到,党和政府一直在强调家校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偶然、松散的家校联系,而是一个与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密切关联的制度化概念

一、概念界定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内在包含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教育形态,但绝非两种形态的简单相加,学术界对于其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目前形成的共识是家校双方在协同的过程中形成的双向合力,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新时代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本文将家校合作定义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松散、刚性和偶发的家校联系。当代的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指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学校和家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双向沟通,共同合作的稳定机制和制度,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合力的一种合作育人模式。[[1]]

二、内在逻辑与理论

(一)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动力

家校合作的制度化进程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并逐步向世界各国扩张,其背后必然有其深刻的内在驱动力。“赫耐曼-洛克斯力效应”(“Heyneman-Loxley Effect”,以下简称效应)就提出了一个有关家庭和学校的悖论。效应内容为:当一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到达一定水平程度时,学校作为一种正式教育制度的地位大大增强的同时,其对于学生的相对效应则会下降;而家庭教育虽然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的地位被削弱,但是家庭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2]]这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成长方面各有侧重,需要通力合作来促进儿童发展,很好地解释了家校合作需要制度化的内在动力。

当然,事物的发展除了内部原因也离不开外部因素地推动。首先是家庭资源的集聚和育儿行为的转变。由于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使得家庭可用于单个孩子身上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大幅增加,孩子的教育状况牵动着父母、祖父母众人的心神,家庭文化从“上行式家庭主义”转变为“下行式儿童中心主义”。[[3]]其次是教育对社会阶层的流动重要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中下阶层要促进阶层流动,短时间内难以增加关系型社会资本和结构性社会资本,只有通过提升自身的认知型,才能有效替身已有社会资本的利用效能,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家庭介入学校教育的主观意愿。[[4]]

(二)主要理论

交叠影响域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爱普斯坦(Joyce L.Epstein)最先提出的,理论包含有外部和外部两个模型。外部模型由家校社三个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场域组成,学生被环绕在中间,受到它们分别和交叠的影响。内部模型是将场域和主要角色,即家长、教师和社区教育者考虑进来,都围绕在学生周围。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外部模型还是内部模型中的场域和角色,其与学生的关系都是动态变化的。[[5]]理论在肯定家庭和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时,也强调家校社合作依然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是所有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在关系构建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因为只有学校是教育发挥影响力的制度化机构。

参与式管理理论。1986年,美国学者劳勒(Lawler)出版了《高度参与式管理》一书,提出了参与式管理理论。随着大教育理念的推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不在泾渭分明,双方都有渗透彼此的趋势,边界变得模糊。客观上现实中就有了共同管理的需求。该理论从权利、信息、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论证了学校、家庭和社区作为学校管理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和所要具备的条件,对学校组织管理建设、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有着重要借鉴意义。[[6]]

系统-生态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布斯(Hobbs)和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7]]霍布斯提出,学生与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个整体,在研究学生问题时,不应该将整体割裂,其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学生行为和心理与家校社之间的联系。尤里·布朗芬布伦纳则是以学生为核心,由内向外将影响学生的环境分为四个系统。分别是家庭和学校作为直接影响的微系统,

家校共振环境是中系统,社区环境是外系统,宏观社会大环境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是宏系统。该理论启示我们在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和指导具体合作实践时要将多层次中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整体考虑。[[8]]

三、问题检视

当前家校合作面临多重困境,检视这些问题能够为更好地建设家校合作指明方向。

(一)价值层面

在关于家校合作的价值层面,存在着认同困境。认知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家校双方取得共识的前提下,家校协同育人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学校和家长之间最大的认识分歧是对学校教育目的的预设。学校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许多家庭仅注重教育的个性化目标,认为学校教育应该为考试、升学这样的目标服务。家校合作的内容是多层次的,可以分为“学生信息”(学生基本状况以及行为表现等)、“问题建议”(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理念、行为、方法等方面的交流)与“民主决策”(指参与学校的管理事物)三个层次。[[9]]由于家校双方秉持的教育目标不同,所以会影响双发进行合作的意愿,即使有合作也只是涉及“学生信息”这类的表层合作,很难说的上是有意义的合作。

理念目标的差异是有着深层次社会根源的,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资源的短缺。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料,就要努力去改变目前“不满意的社会阶层,而教育有着促进阶层流动的功能。所以才会有家庭将学校教育矮化为课业培训的错误观念,这启示我们除了要转变部分家庭的错误教育观念,还要在资源供给和分配方面加以考虑。

(二)主体层面

当学校和家庭能对教育根本任务这一核心价值有了共识之后,还需要学校和家庭之间深度协作,即双方在共同面对、解决有关学生问题时能够统一目标、整合资源,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真正的协同关系被定义为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是相互尊重的联盟,重视建立关系、沟通和权利分享,是一种自愿自觉的联合。[[10]]但在现实中,家校之间既不能在制度化的环境中有效协同,也没有构建起互信的情感互动关系,现有的活动更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而且庭还处于被动配合地位。首先,现有制度安排会对情感关系产生排挤。有调查表明,目前的师德考察和教育惩戒规定的死板规定,使得教师(学校)有害怕被举报、处罚的顾虑而不会投入多少情感和家长保持情感互动关系,进而即使有制度化的交流沟通渠道,也是机械化执行,家长在感受到此等氛围下,同样不会投入情感,使得互信生态不能建立。[[11]]其次,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是以学校或教师为主导的,活动的地点和内容也是有学校或老师事先确定,忽略了学生和家长的平等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12]]另外,家校双方所具备的能力也是限制家校合作顺利开展的因素之一。学校作为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其资源和知识的储备一般来说要领先于单个的家庭,所以教师要具备指导家长进行协作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家庭相关知识的比例最高,占比43.3%;在书籍、报刊和网络上自学的人数占比次之,为22.4%;通过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人数合计占比24.9%[[13]]可以看出教师队伍的家庭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三)宏观保障层面

根据系统-生态理论,宏观层面包含有法律、政策、文化等等大环境,虽然脱离了家校的微系统,但这些宏观层面却对家校合作起着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首先,家校合作面临法令规制下的供给性困境。法令规制下的家校合作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家校合作中实践行为的明文规定,即“必须做什么”的行为约束。[[14]]家校合作的有效开展除了理论、价值认同和政策引领外,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由于我国在这个领域的针对性法律供给缺位,使得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无规可依的局面。其次,政策做不到以研究为基础。在家校合作领域,国际经验是倡导“以研究为基础的政策制定”。[[15]]相较于外国,大学担负着进行家校合作研究、教师职前培养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重任,但由于相关实证研究工作没有跟上,做不到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持。另外就是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问题。想要做到真正支持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要提升学生的创行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体验、实践和研究的学习方式是未来教育的一大趋势。这需要合适的场所、设备和环境,此时就得依靠社会公共资源来支持,对于很多社区来说都常常缺乏有效的公共资源。

四、解决思路

构建家校科学高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微观主体的核心认知到主体的实际行动一直到宏观社会环境的支持这样全方位的努力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下面也是从这三大方面来探讨具体实践的思路。

(一)凝聚教育共识,建立家校合作信念价值系统

共同的目标是自觉自愿合作的基础,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现实中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理念,打破唯分数论的桎梏。

现代社会是开放、多元以及融合的社会,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元的,评价人才的标准必然也是多样综合的,之前单单依据分数的评价方式显然已经落后于实际。

教育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具体从三方面着手:国家要改革学校评价,建立健全各类各级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坚持五育并举,克服只见智育的错误倾向;要改革教师评价,突出教育实绩,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精简与提升教学质量无关的规定程序,让老师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发展上来;要改革学生评价,树立以德为重、提升能力、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创新教育过程性评价方法。对教育评价体系进行全面升级,以此逐渐消除唯分数论的错误观念。

改变家长观念,缓解家长焦虑同样急迫。要落实好“双减”任务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优秀教师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政府和社区可以探索引入利用社会优质公共资源,以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二)激发各主体参与活力,建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

要做到真正激发主体活力,首要的做的便是构建一个双边互信的合作生态。第一,学校明确并担负起自身的教育职责,将工作重点放在如何提升教学水平,为教师、学生、家长搭建好制度化平台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为此,首先要精简非教学流程,废除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贯彻落实好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中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减轻教师的额外负担,引导其将精力放在学生和学生家庭教育方面。第二,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和家庭教育知识以及和家长进行沟通合作相关的能力。只有在科学指导下搭建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训练对应能力,才会提高教师的胜任力,才能获得家庭和社会的认可,这里就涉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教师职前培养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师范教育,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主力,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家庭教育专业或者建设家庭教育或家校合作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职前阶段就树立教师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和培育家校合作意识和能力。

其次,还要提高广大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最高效和适用的办法是学校方面开设家长教育的课程。[[16]]课程具体要以提升家长教育胜任力为目标,要注意把握力度,要普及科学知识而不是企图控制家长;打造“知识+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注意遵循教育的阶段性、发展性原则,分阶段、分目标设计课程;利用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

最后,要支持家校合作载体和平台建设。目前,最为普遍的合作平台就是家长委员会或家校委员会。一方面,要大力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完善运行机制,可以通过制定家校委员会工作章程,加强委员会民主化建设,建设意见采集和分析落实机制,保障各方的充分参与和参与实效。另一方面,要丰富平台的种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例如可以扩大组织的成员,将于家庭和学校关系密切的相关企业和所在的社区吸收进来。

(三)加强顶层设计,整合社会资源

除了家庭和学校这两个学生沉浸的微观环境外,社区和社会两个中宏观环境以及环境中的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也对家校协同育人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首先,国家在近年来先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又颁布《家庭教育促进法》,在政策层面制定“双减”政策,涉及对校外培训机构在内的社会环境治理。但目前还尚无一部专门针对家校合作的法律法规,导致缺乏宏观的指导。所以要加紧立法方面的工作,征求各方意见,循序渐进,先确立一套实施和评估的整体框架,鼓励地方发展特色模式,在比较中完善国家法规政策。

其次,为提高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要大力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第一,高校自身要加强学科建设,打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知识屏障,构建起这一领域共同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在保证教育学科的核心地位上积极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其次,政府要建立完善政策意见征求机制,确立事中和事后监测反馈评估机制,在这一工程中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来进行独立评估和政府评估同时进行,确保政策过程的科学性。

最后,学校所在的社区和有关企业能够提供丰富的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资源,之前由于资源分散和缺乏监管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结合推行“双减”政策落地的大背景,可以探索政府向有资质的组织购买教育服务,建立以多个相邻社区或学区为单位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依托社会公共资源提升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拓宽家校合作的外延。

参考文献


[1]陆可.我国小学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5-7.

[2]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内在动力、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十年家校合作实验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68-75.

[3]阎云翔,杨雯琦.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7,(07):4-15+1.

[4]蔡庆丰,程章继,陈武元.社会资本、家庭教育期望与阶层流动——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研究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9-21.

[5]张俊,吴重涵,王梅雾,刘莎莎.面向实践的家校合作指导理论——交叠影响域理论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9,(05):3-12.

[6]李潮海,徐文娜,康健.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共育的理论基础与策略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9,(11):12-17.

[7]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02):400-402.

[8]袁亚兵,齐冰.家校合作内卷化及突破路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05):136-140.

[9]李清臣,岳定权.家校合作基本结构的建构与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38-42.

[10]柴江.家校合作的本质属性、困境根源与破解思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62-72.

[11]邵颖,王熙.家校共同体建设中的问题探析[J].北京社会科学,2021,(12):54-66.

[12]邱慧燕,柴江.家校合作体系构建的要素、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2(06):179-186.

[13]张竹林,朱赛红,张美云.家校共育视域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1,(08):55-61.

[14]肖凤翔,陈凤英.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9,(02):35-40.

[15]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政策、学校行动与研究支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1-38.

[16]洪明.学校家长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构想[J].中国教育学刊,2021,(03):14-18+44.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China

Dou Yiming

Abstract:The home-school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a link between the school, the family and th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ts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clarifies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stitutionalization.Then, it expounded the three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alyzed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operation value, theme and macro guarantee,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t three levels.

Keyword: home-school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logic; problem analysis;terms of settl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