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2

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

朱艳妮

青岛市李沧区实验小学   2661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学生兴趣不高、记忆性强而理解性差等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基本知识,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需要寻找切实可行的策略来改善教学效果。借助学具操作成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教学手段,其独特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有望成为解决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问题现状

(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普遍存在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数学被视为抽象和难以理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低迷的兴趣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投入程度,令课堂变得乏味[1]。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和学科认同度不高,成为制约深度学习的障碍,导致学习效果偏向于机械性记忆而非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

(二)学生记忆性强而理解性差

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和定义,但对于这些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了解不足。这种记忆性强而理解性差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仅能机械地运用所学知识,而无法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情境。这不仅阻碍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深刻认识,也限制了他们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教学缺乏足够的实际应用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以课本为主,缺乏足够的实际案例和应用场景,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用途,也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在学生看来更像是一种抽象的游戏,而非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工具,这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实际动机。

、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具操作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独特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相较于传统的纸上谈兵,学具为学生呈现了直观的、触手可及的数学实践场景。通过学具,抽象的数学概念得以具体化,让学生在参与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实用性。利用色彩鲜艳的拼图,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几何形状,激发对几何的好奇心;而利用实物模型进行数学问题解决,能够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具操作强调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良好机会。通过亲自动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数学概念的印象,更能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2]。在使用计算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抽象的长度概念与具体的测量操作相结合,通过实际测量来理解数学中的长度单位和测量方法。这种实践操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

(一)学具的具体操作,落实到数学的运用中

学具的具体操作是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路径之一。通过将学具直接融入数学教学,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学具的具体操作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数学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使用具体的学具,如尺规、计算器等,能够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对数学的认知框架,从而深度理解数学知识,而非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时钟模型,通过观察和操作时钟模型,让学生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行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亲手操作时钟模型,让时针、分针和秒针分别转动一圈,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时间长度。通过这样的学具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并且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二)学具的操作使用,可以让数学知识进行转移

学具的操作使用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理解某一概念,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移。通过学具的多样化运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情境。通过使用图形模型和数字卡片,学生能够将抽象的代数概念与具体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不同领域的能力。学具的操作使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形成更为系统的学习结构。通过在不同的学具操作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整体框架,从而使得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3]。这样的学习路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学具的操作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行转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让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学生可以亲手测量卡片的长度和宽度,并通过计算来得出面积。通过这样的学具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三)以学具的使用,来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形成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式,这些思维定式可能阻碍他们更深层次的学习。学具的使用提供了一种打破这种思维定式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新颖的学具,如数学游戏、模型构建等,教师可以创造出新奇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使用拓展性的学具,如变形的拼图或者可调整的数学模型,学生能够在变化中发现规律,从而打破对于固定模式的依赖,培养更灵活的思维方式。学具的操作不仅提供了新颖的学习体验,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在学具的使用中主动思考、实践,教师能够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更加开放、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以学具的使用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线和角”时,学具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固有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的概念和角的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根线,通过观察和操作来了解线的特点,直线的延伸性、线段的长度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可以组成角的物品,两根铅笔或两根小棒,让学生通过旋转物品来了解角的概念和角的度数。通过这样的学具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线和角的概念和特征,并且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结论:通过借助学具操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深度思考。学具不仅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可见,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未来的数学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学具的运用,设计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宋蕊.小学数学中借助学具操作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J].小学时代, 2020(13):2.

[2]费晓燕.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学具的开发与使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 2022(009):000.

[3]周丽贞.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 000(006):65-66.

注;本文系青岛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课题立项编号QJK2021D059)《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具和学具有效使用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