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2
/ 2

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刘淑梅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410025

摘要:在初中教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学科属于重要科目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的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问题,在教学时只顾完成教学目标,忽视了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创新导向,完善课程设置,建立校内外结合的育人机制,将学生培养成时代新人。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思想,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开发个性化的教学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乐趣,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引言

“立德树人”被视为教育的核心任务,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则决定了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为了切实实施这一核心任务,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各种资源,使其为“立德树人”服务。以学生为中心,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

1利用现实元素,构建生活探知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若想提高学生情境探知的能力,改善其课程自主学习的效果,可以利用有趣的、生动的、新颖的现实生活元素,创建生活情境自主分析与探究教学活动。以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二课“创新改变生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有趣的、新颖的创意类事物,开展生活情境探知活动,借此让学生认知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创造行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升其创新改变生活的意识。例如,在生活情境探知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些精巧、有趣、实用的创意类事物。比如,用废旧玻璃瓶制作的水培植物装饰品;用饮料瓶制作的新年花灯;用雪糕棍制作的木制手工音乐盒;用包装纸、小木棒和灯泡制作的小台灯;用废旧铁制衣挂制作的相片墙等。以此引发学生对创意手工制作的好奇心,调动其自主探索生活中创意事物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性更强的先进创意成果。比如,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智能家居、AI智能音箱、人脸识别系统、手机支付系统、VR技术、智能健康监测手环等。学生通过深入了解上述创新性科技产品,分析这些产品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理解创新的意义,明白创新既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还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

2依托课堂问题,帮助学生体验优秀传统文化

问题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策略,它能够架起学生思维与课堂知识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对既定目标知识点的理解与分析中。在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后,教师可依托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问题一步步分析,使其能够深刻体会文化的深层内涵。在创设问题时,教师除了要结合教学内容之外,还应注意问题的难度,以及提问的时机,以保证课堂问题的启发性效果得以发挥。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我的毕业季”时,教师可以以“毕业”为话题,围绕学生初中毕业之后的学习或生活展开内容的铺设。未来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学生无论走哪一条路,都将在学无止境中开启新的征程。在“学无止境”的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烦闷和焦躁情绪,使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教师可以相继抛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先提问:“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先贤求学上进、刻苦求知的实例很多,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成语故事吗?”。通过思考,学生给出了“囊萤映雪”“卧薪尝胆”“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等故事。紧接着,教师继续提问:“从这些故事中你得到了何种启示?古往今来,学习的过程都是艰苦的,但坚持和不坚持、勤奋和不勤奋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吗?”通过以上问题的创设,学生对古人求学的精神更加钦佩,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信念。

3注重引导激励,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设计教学方案,变督促为引导,转束缚为激励,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系统制定德育与智育教学目标,通过问题引导、活动启发等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案例中了解道德和法治的原则,思考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进而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在道德和法治方面的知识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基于此,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道德困境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问题和法律依据。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可以自主思考解决办法,并进行陈述和辩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4.1借用新媒体设备等多种形式教学

随着新兴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教学手段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运用,使原本枯燥的文字变得形象生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更加直观,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展示如果没有规则,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创造逼真的视觉感受,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展开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向教学内容,使其印象深刻,从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4.2举办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点都是枯燥乏味的,若教师单纯讲授知识点,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举办多种相关活动,采用多种形式举办,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通过演讲、辩论等方式学习书本知识,可以深刻理解书本中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科普法律讲座,邀请专家为学生进行普法宣传,专家的科普比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更有说服力,能够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所提升。

结语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落实,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求。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学科专业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助于激励祖国新一代教师坚持立德树人,完成育人使命。这将使青年更好地紧跟时代的步伐,坚定理想信念,更有底气、骨气、志气投身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云飞.“有趣、有益、有深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4,(11):34-36+40.

[2]李泉福.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优化[J].新课程研究,2022(1):36—38.

[3]吴琼.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0(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