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拿科踩跷技术传承整理

/ 2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拿科踩跷技术传承整理

于源

黑龙江省中医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踩跷”的“跷”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而“按跷”被认作为“导引”的方法,认为“按”是“按摩”,“跷”是“踩跷”,这是目前对于“踩跷”最主流的释义[1]。踩跷技术由来已久,在民间被广泛运用,但也因此局限了其发展和传播。对于推拿操作者而言,它省力,便于持久操作;对于患者来说,它又具有手法难以达到的深透,以及由此深透而带来的特殊感觉。因此,踩跷在临床必不可少,深受欢迎,甚至有“不会踩跷,枉为推拿”之说[2]。历代医家、现代的许多推拿医务工作者,包括各种流派的一些著名学者的在不断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了踩跷的意义和重要性,开展了对这门技法的思考与运用,使之能得以存在并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在整个推拿界,仍然存在重手法,轻脚法;在具体踩跷中也存在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使得踩跷这一技法只能主要通过师傅指点与传授而继承,通过学员观摩与练习而掌握;关于踩跷的书籍、教材少之又少,现能找到的也多为已绝版多年的论著,让这一中华瑰宝长期蒙尘于民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一些优秀脚法也已濒临失传。因此,积极学习、运用、传播、总结与研究踩跷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抢救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与发扬优秀中华文化遗产的问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历史的传承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一年后便成立了最早的按摩门诊,当时只有1人出诊,按摩诊室也处于时有时无的状态,后改为推拿科,至今已有65年,即使在推拿科最艰难的历史时期,踩跷的传承也一直薪火相传,未曾断绝,至今已传承四代。据推拿科曲龙主任口述,最早是由毛连高老师传授予陶冶老师,又由陶冶老师传承至曲龙、柴彪、赵琢三人,其中柴彪、陶冶已不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工作多年,故其两支传承不算在本传承之列。踩跷技术凭借其易学、省力、效优等特点,深受广大患者认可和好评,已经成为现在推拿科治疗手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传承的整理

由于踩跷技术传承历经久远,未曾记载于文字,主要通过老师指点传授传承至今,为了更好的保存、传承、发扬这一朴实的技法,现将其做如下整理:

传承谱系如下: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推拿科踩跷技术传承内容包括:常用基本脚法、操作前后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主要的适应症、禁忌症等,现整理如下:

定义:踩跷,是医者用足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进行踩、踏、蹬、点、擦等操作,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属于按摩技术的一个分支。 

一、常用脚法

踩踏法、揉法、点法、推法、擦法、摩法、蹬法、搓法、振法、拨法、拍打法。

二、操作前后的准备

操作前排空小便,采用腹式呼吸模式;除非报告紧急情况,操作中不要说话、交谈;操作后宜饮少量温开水。饭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后开始踩跷。

三、主要适应症

1、腰背部:凡腰背部局部的伤筋、风湿所致的疼痛、麻木、寒冷、功能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小关节紊乱、脊柱侧弯等都是踩跷的适应证。此外,腰为肾之外府,部分内、妇杂证所表现出腰部不适和疼痛,以及肾虚诸证都可以在腰背部踩跷治疗。推拿临床有“疑难杂症取之脊”之说,故凡其他脏器或全身疾病,如失眠、头痛、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等都可通过脊柱进行调理。全身保健时也可运用踩跷法。

2、四肢:各种伤筋之症,骨折脱位整复稳定后的康复,神经损伤后肢体的功能恢复,各种痹证及肩周炎,全身疾病或保健时需用四肢穴位等都宜踩跷治疗。

四、禁忌症

各种皮损、皮肤病;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各种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各种恶性肿瘤;关节脱位与骨折,或疑似脱位与骨折以及关节不稳,尤其是脊柱不稳;心脏病、高血压等严重的心肺疾病,以及急诊的患者如急腹症、急性胃肠炎、急性中风、急性关节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者,妊娠、哺乳和经期妇女;剧烈运动之后、极度疲劳和极度饥饿之时都不宜立即踩跷;醉酒者、精神性疾病发作及其他原因致神志模糊者也不宜运用。

另外,下面几点,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与避免意外的发生:

1、全面地了解与诊查病情,确定踩跷方案。并将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告之患者,以求得其良好的配合。尤其告之患者,在不能忍受或极度不舒适时,应立即以语言或手势加以提示。

2、踩跷之初,要观察与询问患者的感受随时调整力度。

3、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单脚后双脚,慎胸廓的原则。

4、诊室应温度适宜,以免患者感冒。

通过整理推拿科踩跷技术传承,可以发现其传承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基础的脚法,到适应症,再到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同时,其传承技术具有脚法简单、易学的特点,其脚法都为基本脚法,没有复杂的复式脚法,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通过努力的练习就比较容易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在适应症方面,适用范围广泛,内、外、妇科等方面都有涉及。结合踩跷本身的省力、易持久操作、易深透、效果显著等特点,这也是其得以传承至今,并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发扬

为了让其更好的得以传承下去,以文字形式整理出来只是传承工作的基础和开始,更重要的是提出传承、传播、保护的措施,这对于传承来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关于传承,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要坚持将踩跷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证实,反复锤炼,反复改进,才能形成更安全、更坚实、更完善的治疗技术。然后,可以从医生、研究生、推拿师、实习生中挑选喜欢推拿,愿意从事推拿的资质优秀的学生,作为其主要传承人。定期举办培训班,传授踩跷技术,使传承开枝散叶,形成更广泛的推广与传播。

关于传播,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要利用好这一时代优势,通过宣传,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踩跷,正确的认识踩跷,让踩跷技术真正的服务于更广的人民群众不再是一纸空谈。

关于保护,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的传承保护政策,定期去组织、发掘、整理民间的优秀传承,制定相关传承目录,并予以宣传支持,这样可以更好的让这些优秀传承得以存续,发扬。

参考文献

[1]张望.试论踩跷疗法源流[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20):106-109.

[2]廖品东.中医踩跷疗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12.

课题编号:ZYW202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