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81199208272829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一个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作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其风险管理与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与防范的角度出发,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以期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是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设施,其施工安全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施工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显得尤为重要。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第二,风险管理和防范可以提升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风险管理和防范还有助于提升监理机构的形象和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对监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监理机构的能力和监理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导致监理工作的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监理机构的竞争激烈,一些机构可能在人员培养和组织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监理人员在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监理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样一来,监理工作的质量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不尽职的监理人员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影响监理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不够紧密,共同推进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的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在工作目标、职责划分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沟通不畅和协作不力的情况。一方面,施工单位可能因为利益诉求或时间压力等原因,对监理的指导和建议不够重视,导致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另一方面,监理机构可能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被动和局限性,无法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共同推进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三是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滞后,相关标准规范也较为薄弱。一些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可能不够科学和完善,无法全面应对各种风险。此外,由于标准规范体系的不成熟,监理机构和施工单位可能在实践中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存在诠释和执行方面的差异,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不稳定。四是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普遍较低,施工现场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在一些工程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对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和风险管理的需求缺乏充分的认识。此外,由于工人技能的不均衡和培训的不到位,施工中可能存在操作不当、违规施工和安全设施使用不当等问题,给施工安全带来潜在风险。而且,施工现场的实际管理可能存在疏漏、监督不到位等问题,无法全面保障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策略
3.1加强监理机构的能力和监理人员的培训
监理机构的能力和监理人员的培训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关键环节,对于风险管理和防范策略至关重要[1]。在加强监理机构的能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首先,监理机构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监督权限。通过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规定,可以规范监理工作,确保监理人员能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安全的问题。其次,监理机构应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工作。招聘合格的监理人员是保障施工安全监理质量的前提,需要从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人品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培训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请外部专家进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监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使其掌握最新的监理知识和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进行风险管理。此外,监理机构可以建立健全监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定期对监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指导,以及及时表彰和奖励优秀的监理人员,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3.2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加强沟通与协作,双方可以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安全隐患和风险,并通过共同努力来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2]。第一,沟通是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之间有效合作的关键。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机构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材料等信息。而监理机构则应向施工单位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指导施工单位制定合理的安全措施和方案。定期召开施工进展会议,及时交流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双方在同一频率上。第二,协作是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有效管理风险的必要手段。双方应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职责,并建立协作机制。施工单位应按照监理机构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如配合监理人员的巡查、提供必要的工程资料等。监理机构则应及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整改情况。双方要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努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风险。第三,加强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双方应保持信息透明,及时交流任何可能影响安全的信息并共享经验,以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其次,建立规范的合同和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率。最后,积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扩大合作空间,为施工安全监理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基础。
3.3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施工安全的重视,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监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3]。首先,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可以明确施工安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通过制定和修订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可以规范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包括土地使用、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明确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和责任分工。同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完善可以推动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等相关各方更加重视施工安全,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其次,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可以促进施工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作为约束和指导施工工作的基准,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可以为监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依据和操作流程,规范他们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同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建立还可以推动工程监理行业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最后,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可以推进行业合作和信息共享。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建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协作,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通过各方的合作,可以形成施工安全管理的合力,共同推动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的开展。同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可以促进相关信息的共享和公示,提高监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加各方对施工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才能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各方应加强协同合作,提升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皇甫炳赞.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安全责任风险与防范管理[J].房地产世界,2020,(17):58-60.
[2]杨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防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5):135-136.
[3]周云.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安全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居舍,2019,(3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