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内容体系构建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7
/ 2

公安院校“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内容体系构建探析

董金叶

上海公安学院基础部   上海市    200435

摘要:公安院校心理服务工作是民警心理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公安院校“三位一体”心理服务的特点规律、内容体系和效果评估进行了探讨分析,旨在为民警提供全面系统的心理支持和帮助,以促进民警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民警警务工作效能。

关键词:公安院校   三位一体   心理服务

公安院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民警心理服务实践中,形成了心理教研、咨询干预、警队服务“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工作内容体系,三个方面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为维护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提升警务工作效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公安院校心理服务工作的特点

(一)心理服务力量的专业系统性

多数公安院校自2000年左右开设公安类心理学课程,特别是相继成立心理学教研室、心理服务中心、心理研究中心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代差相对合理的稳定的心理教研与服务力量。以教学科研为基础、以服务民警心理健康、提升民警实战能力为导向的心理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教研内容覆盖了民警心理服务基本理论、心理疏导技术、危机干预、心理训练、重大任务心理防护、警务沟通、犯罪心理、侦查心理、警务心理战等领域。教、学、研、练、战一体化运行,学科建设与民警心理服务工作相互反哺、相得益彰。尽管各院校在教学科研的广度和深度上略有差异和侧重,但就系统性和专业性而言,在各自所属系统内部的心理服务工作方面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心理服务资源的集中稳定性

公安院校心理服务资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总体是领先于公安内部其他业务单位的。一是因为教育部非常重视大专院校心理服务工作,在学科专业规划、师资配置、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规定,同时,公安部新闻宣传局对公安院校心理服务工作有着强有力的业务指导,因此具有明显的政策支持优势。二是相对于公安分县局和基层科所队,公安院校的心理服务力量是有专门编制的,心理学科班出身的,实战锻炼多年的教师教官,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三是公安院校承担着大量本专科、研究生以及职后民警培训的心理教学科研与基层警队心理服务任务,这为教师教官提供了广阔的锻炼机会和实战舞台,具有明显的实践实战优势。这三大优势直接或间接促成了心理服务资源自然地向公安院校汇聚集中,并具有较强稳定性。

二、“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内容体系的构成

公安院校心理服务工作的三个构成要素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形成合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普及知识培养能力的心理教研”是心理服务的前提基础,“调适心理健全人格的咨询干预”是心理服务的方法路径,“紧贴实战提升战力的警队服务”是心理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三个方面是内容与形式的整合,是模块化和系统化的统一,构成一个逻辑闭环。

(一)普及知识培养能力的心理教研

心理服务教学与研究是普及心理知识、提升心理服务能力的主渠道。公安院校针对生长性学员和职后民警学员都安排了丰富的心理学教研内容,如培训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旨在提升心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民警对心理咨询、治疗和提升警务效能的需求。首先,心理学教研可以提供最新的心理知识和研究成果,帮助心理工作者了解并更新专业知识。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和理论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心理工作民警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提供更有效的心理服务。其次,心理学教研可以提供实践经验和案例分享,帮助心理工作者掌握实际操作技巧。心理学理论虽然重要,但在警务实战工作中的应用才是最关键的。心理学教研可以通过分享真实案例和经验,让心理工作民警学习到如何应对各种具体情况和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心理学教研还可以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如心理评估、心理咨询技巧、心理干预方法、犯罪心理、侦查心理、警务心理战等。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可以帮助心理工作民警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好地应对来自不同民警和问题的需求。

(二)调适心理矫正障碍的咨询干预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民警不仅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犯罪案件和危险情境,还要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长时间的工作加班以及暴力和死亡的现场,这些因素都可能给民警的心理健康带来威胁。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是帮助民警发现心理问题,解除心理困惑的主要途径,也是院校心理服务资源优势的具体体现。相对局内其他心理服务力量而言,院校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工作具有服务对象集中、条件设施完备、人才队伍专业稳定的特点。各院校在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设立专门的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出台相应文件,[1]并针对重要时节、关键岗位、特殊对象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在心理咨询干预工作中,应当坚持“早发现、早掌握、早分析、早干预”的思路,实现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的有机结合,准确掌握学员和民警的心理状况,及时处置各种异常心理倾向。

(三)紧贴任务提升战力的警队服务

紧贴任务、面向实战、融入实战是公安院校心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公安院校在参与民警心理服务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基地型+分队型”心理服务路子。基地型是以院校作为心理服务基地,发挥其在心理服务软硬件上的优势以及对局内其他业务单位的辐射功能。基地型服务模式必须按照“末端反推”的原则,根据民警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心理服务的需求,在院校开展相应心理教育训练、咨询干预和其他提升警务效能工作,同时举办基层科所队心理工作骨干培训,提高其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分队型模式是以院校心理服务专业队伍为主体,以送教上门的形式,以心理知识宣讲、驻队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与紧急情况危机干预等作为主要内容,紧贴警务工作实际,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赴基层警队开展心理服务工作。分队型模式注重对民警在不同任务、不同环境、不同时节中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心理服务方案,以提升民警心理素质,提高警务效能。

三、“三位一体”心理服务模式运行的效果评估

(一)客观指标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的量化指标来评估“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工作的效果。调查问卷设置了学员的学习成绩,服务对象的心理健康状况、警务效能等多个客观指标。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100名民警(含部分学员),其中控制组50人对2020年之前的教学科研、咨询测试和警队服务进行评价,实验组50人对2020年之后的教学科研、咨询测试和警队服务进行评价,对两个样本总体进行数理统计分析(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民警反映心理健康指标和警务效能均有明显提高,并呈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在学习成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多个因素相关导致的。

(二)主观评价

通过面谈、访谈等途径,了解服务对象对服务过程和效果的感受和评价。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100名民警(含部分学员),对“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服务是否对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访谈。其中67人反映,自2020年以来,公安学院的在心理教研、咨询服务和警队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比之前有明显提高。33人反映感受有变化但变化不大。

(三)长期追踪评估

“三位一体”心理服务工作着眼于长期效果的提升,因此需要进行长期的追踪评估。今后将通过定期的回访或者跟踪调查,了解服务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状况的变化和发展。通过长期追踪评估,更准确地评估工作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1


[1] 如上海公安学院2020年出台了《上海公安学院学员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