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减少CO2排放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0
/ 2

光伏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减少CO2排放措施研究

陈超

黄河公司海南分公司 青海共和813000

摘要: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推动碳中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其环境影响和减排效果也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环境影响机制和减排效果,同时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为全面推进清洁能源转型和减排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路径。本文主要分析光伏发电的环境影响评估与减少CO2排放措施研究

关键词光伏发电;环境影响评估;CO2排放减少;可持续发展;碳中和

引言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重视,清洁能源的发展变得尤为迫切。光伏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形式,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源、环保无污染、经济性好等特点,同时也对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目标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生产、运营及废弃处理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这需要进行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估和减排措施研究。

1、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评估光伏发电项目选址对当地生态系统、土壤质量、植被覆盖、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情况。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如灰尘、排放气体)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利用、排放污水和废水处理等方面。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改变以及可能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破坏情况,同时提出保护和修复建议。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可能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居民、野生动物等的影响,提出降低噪声影响的措施。评估光伏发电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结构、就业、耕地、村庄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综合分析项目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效率、碳排放削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影响。以上是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内容,具体评价内容可能会依据实际项目和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

2、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1所示。1701416140604

图1 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一是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总量约为15万m3,全部回填,实现场内消纳。场地平整过程为:踏勘—清除障碍物—标定范围—设置水准基点—测量标高—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二是声环境评价。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尤其是大中型施工机械。三是环境空气评价。施工期,施工作业产生扬尘和汽车尾气,施工现场每天洒水4~5次,施工结束后,汽车尾气污染影响即告消失。四是废水影响评价。施工期废水主要有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有机械维修废水和设备清洗废水,主要含悬浮物和石油类,现场设置临时隔油池与混凝池,可有效处理。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与生化需氧量(BOD),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家肥。五是固废影响评价。施工期固废主要是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其中少量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生活垃圾统一收纳至垃圾箱,然后进行清运处理。

3、减少光伏发电系统CO2排放的措施研究

3.1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提高光伏发电效率是指提高光伏系统的太阳能转换效率,使单位面积或单位容量的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能更多,从而全面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通过改进光伏组件的材料、结构和工艺,提高光伏材料对太阳能的吸收和转换效率,以及提高光伏组件的耐老化性能。不断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采用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如单晶硅、多晶硅、CIGS等),提高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效率。合理规划和设计光伏电站的布局、朝向和倾斜角度,最大限度地获取太阳能辐射,提高系统整体利用率。通过减少线路损耗、影响损耗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降低系统内部损失,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对光伏系统的精准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系统参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定期对光伏组件进行清洁保洁,保持光伏板表面清洁,避免因尘埃堆积导致光伏转换效率下降。在大型的光伏电站中,可以采用光伏组件的跟踪系统,随着太阳轨迹自动调节组件的朝向,以提高光照接收效率。

3.2优化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

优化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是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和性能的关键步骤,选择光照资源丰富的地点进行规划,确保光伏电站的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充足。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和日照条件,合理布局光伏电池板的朝向和倾斜角度,以最大程度吸收太阳能。选择高效、稳定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确保系统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合理确定电站装机容量,考虑负荷需求和光伏资源的匹配,避免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合理设计电站配套的变流器、互感器、配电柜等设备,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合理的电缆敷设设计,减少线路损耗,确保电能传输效率。充分考虑地基基础承载能力和土壤抗风压能力,并合理安排地基工程。根据土地利用情况和地形地貌特点,合理选择支架类型和安装方式。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当地居民的影响,制定合理的环保措施和社会影响评估。合理设置系统冗余,保障在部分组件故障时系统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在光伏发电系统规划与设计阶段,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因素,以达到整体性能最优化的目标。

3.3降低制造环节碳排放

要降低光伏发电系统在制造环节的碳排放,光伏发电系统生产中采用清洁能源,如水力、风能或太阳能等,以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线设备的能效比,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推广循环利用和再生资源,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排放治理,对火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支持研究和应用碳捕集、碳封存和碳交易等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引导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鼓励供应商采用低碳生产工艺和绿色物流方式,减少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

结束语

在未来的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中,有必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以确保项目的环保目标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应当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光伏发电系统的低碳化和智能化发展,为减少CO2排放提供技术和政策上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朱法华,王玉山,徐振,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低碳发展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21(5):1-8.

[2]吴俊松.“双碳”背景下山西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讨[J].能源与节能,2022(7):33-36.

[3]曹爽.浅析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智能城市,2021(17):112-113.

[4]靳绍鹏,陈智清,侯永江.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防控分析[J].能源与节能,2020(11):59-60.

[5]王临清,吴俊松,康浩.“双碳”背景下我国光伏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环境影响评价,2023(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