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邮编:450003
【摘要】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用于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53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实验组(n=77)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对照组(n=76)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效果、急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更高。结论:对急诊科护理中应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减少急诊救治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急诊效率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急诊科;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
急诊科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该科室收治患者多病情危急,病种类型复杂,需积极抢救治疗[1~2]。但需引起重视的为,若抢救或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摔倒等急诊不良事件,不仅会延误抢救时间,还会影响抢救效果,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需加强对该类患者护理干预。鉴于该科室患者病情特殊性,常规护理模式已较难满足,护理质量不高。本次研究,为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对本院部分患者应用到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本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53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实验组(n=77),对照组(n=76)。实验组,男54例,女23例,年龄33~59岁,平均(46.09±2.76)岁;对照组,男50例,女26例,年龄32~59岁,平均(45.54±3.08)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患者均为急性发作需积极抢救治疗疾病。(2)患者及家属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3)发病时间均<6小时。
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异常。(2)精神疾病者。(3)凝血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接诊后迅速准备常规急救物品出诊,抵达急救现场后执行医嘱予以急救抢救处理。转运途中实时心电监护,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分诊,通过绿色通道送入抢救室抢救。
实验组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小组。以副主任护师为组长,负责急诊护理质量监控。护士长为副组长,负责护理指导与人员调配,急诊科护士为急诊护理措施主要执行人。护士长定期展开会议,组织急诊科护士参与会议,鼓励小组成员讨论急诊护理事件与常见风险,共同协商完善应急方案改进抢救流程,找寻急诊抢救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保障急诊护理质量。(2)定期开展急诊救护模拟训练。在副主任护师与护士长指导下定期举行急诊救护模拟训练,包括从接诊-出诊-现场急救-转运-入院等全程的急诊抢救护理模拟训练,详细记录全程救治所需时间,对急诊护理质量予以综合评估,模拟训练结束后,将问题及时告知组内成员,加强改进,全面提升急诊护理质量。(3)完善制度。急诊科负责人员需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明确分工,合理分配资源,避免因制度不合理或人力资源紧缺致使护理质量不高情况发生。针对表现优异者予以绩效奖励,表现欠佳者鼓励其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全面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4)完善急救措施。1)接诊护理。急诊科警铃一响,急诊科接诊护士需在2min内完成接诊工作,即刻安排救护车出诊,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出诊过程中,需保持与呼救人员保持联系,沉着冷静询问患者病情,并鼓励陪同人员尽量情绪冷静,接诊护士对患者及呼救人员进行有效急救指导,如将患者平放,告知患者切忌乱动,保持体力,避免加重病情。2)急诊转运护理。急诊人员抵达现场后,快速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急诊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急救治疗,如针对疼痛者予以硝酸甘油干预。病情稍加稳定后进行转运。转运途中,除加强患者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监测外,还需不断使用语言、眼神等安抚患者或陪同人员,言简意赅告知该疾病发病原因,救治方法等,使其大致了解,减轻恐惧心理,避免负面情绪影响转运工作。同时,加强与院内人员电话联系,将患者基本情况及时告知急诊科接待人员,告知其提前开放绿色通道,做好抢救准备,便于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能得到救治,避免因抢救准备时间过长影响抢救效果。3)院内转运护理。入院后,急诊部接诊人员快速将其送至急诊室准备抢救,院内转运过程中依据接诊人员提供信息再次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同时,加强对意识清醒患者健康宣教,主要内容为告知如何有效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提升抢救效率。此外,转运途中需尽量平稳转运,避免过于剧烈摇晃导致患者意外摔倒影响病情。还需密切观察患者静脉输液针是否稳妥,有无药物外渗、医源性皮损等不良事件发生,一旦发生,需即刻干预,避免增添患者不适。4)急诊室护理。进入急诊室抢救后,予以适宜体位摆放,转运护士与抢救室接诊护士快速做好交接工作。抢救室接诊护士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急救治疗,配合医师抢救过程中,需精准选取急救药物,沉稳递药,避免药物使用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抢救效率。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急救效果。从急诊反应时间、抢救准备时间综合评估急救效果。
(2)观察急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3)观察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量表,包括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等四项,各项满分为25分,分值高低与满意度成正比。
1.5 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计数资料t检验、对比,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急救效果
急诊反应时间、抢救准备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急救效果(±s,min)
组别 | 例数 | 急诊反应时间 | 抢救准备时间 |
实验组 | 77 | 3.03±0.06 | 4.54±0.06 |
对照组 | 76 | 6.05±0.88 | 5.66±0.87 |
t | - | 30.045 | 11.270 |
P | - | 0.000 | 0.000 |
2.2 急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急诊不良事件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急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 例数 | 患者意外摔倒 | 高危药物外渗 | 医源性皮损 | 药物使用错误 | 不良事件发生率(%) |
实验组 | 77 | 1(1.29) | 2(2.59) | 3(3.89) | 1(1.29) | 7(9.09) |
对照组 | 76 | 3(3.95) | 6(7.89) | 4(5.26) | 3(3.95) | 16(21.05) |
- | - | - | - | - | 4.285 | |
P | - | - | - | - | - | 0.038 |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患沟通等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 例数 | 护患沟通 | 服务态度 | 护理质量 | 健康教育 |
实验组 | 77 | 22.54±0.06 | 22.44±1.01 | 23.65±0.65 | 20.55±0.15 |
对照组 | 76 | 18.56±1.12 | 20.54±0.01 | 20.11±0.06 | 18.65±0.78 |
t | - | 31.139 | 16.398 | 47.278 | 20.986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纵观我国急诊救护现状发现,急诊科护理质量不高,患者满意度较低,由此可知,加强急诊科护理改革,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意义重大[4~5]。
鉴于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不高现状,本院提出将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护理中,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救效果、急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更高。由此可知,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方面有积极作用,现进行分析。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为近年来在临床兴起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临床诸多研究证实,其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分析其原理,其与预见性护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即能率先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评估与预防,实行护理措施前,先对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应对方案后再对患者进行护理,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能使患者得到更为安全、完善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减少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意外事件发生。分析其护理措施,其先是通过建立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小组、定期举行急诊救护模拟训练、完善制度,有助于不断优化急诊科护理管理制度,完善护理措施,提前了解急诊抢救过程中易出现的风险事件,制定防范性的应对措施,做到防范于未然,减少护理风险对抢救效果影响。再通过不断完善重视急救每一环节,从接诊护理、急诊转运护理、院内转运护理、急诊室护理等环节细致护理,最大程度缩短急诊反应与准备时间,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抢救效率,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满意度。
综上,对急诊科护理中应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干预,能显著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缩短急诊反应时间,减少急诊救治中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急诊效率与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俊,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探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 26(S2):205-207.
[2]戚雯雯,景峰,许敬华,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实施与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35(18):75-77.
[3]王亚琼. 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的现状分析和提升对策[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 000(005):P.136-136.
[4]林晶, 黄晓玲.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4):159-160.
[5]韩雪迎. 急诊优化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J]. 临床研究, 2018, 26((07)):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