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品格同中华民族的斗争思想精髓荟萃交融,淬炼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指导党员干部进行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斗争、斗争精神、理论逻辑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刻,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更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
一、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说:“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1]]斗争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精神底色,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及革命性。
源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有矛盾就会有斗争,而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就直接决定了斗争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但真理并不是固有的状态,它的发展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准确把握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准确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征。
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将人类的前途命运作为自己的理论焦点,致力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奋斗。[[2]]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的价值追求并不是空中楼阁,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只要我们能始终“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就能够成功开拓出富有真理力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根本途径所在,这再次印证了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社会实践及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并始终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发展中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胜利。
源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是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理论,它从不将任何现存的事物看做永恒的、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东西,这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批判性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充满着斗争的艰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深谙马克思辩证法的革命的和批判的本质,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始终秉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坚韧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新突破。
二、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的历史演进,历久弥新、薪火相传,孕育着强大的斗争变革精神。追溯到远古时期,顽强的斗争精神体现在中华民族先民流传的故事传说中,无论是盘古在混沌中开天辟地,还是精卫毅然填海,亦或是后羿为民射日,这些动人的故事都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敢于迎击困难挑战的勇气与坚毅,以及不屈服于命运、坚信“人定胜天”的英雄气魄,是中华民族斗争精神最为原始的生动写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又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既有着群雄逐鹿、诸侯争霸的局面,也有着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盛况。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各个学派争鸣交锋,涌现出许多深邃思想,是后世能够深刻领悟斗争精神的宝贵资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荀子·礼论》记载道:“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孟子·滕文公下》记载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道家思想蕴含着“无为而无不为”的斗争智慧,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作的《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是对矛盾普遍存在的深刻总结,“反者道之动”指的则是矛盾变化的规律,以“道”为追求,就意味着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即为更好发展而做出的积极斗争和努力。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家传统将军事战略战术上升至关于斗争的哲学层面,在对实践的分析总结中深刻剖析斗争原则及斗争规律,“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是要保持对待斗争的负责与审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则是始终做到对斗争形势的实时关注与科学研判,是把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伴随着儒释道的融合发展,“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深刻内涵在历史的长河中日益丰富。斗争精神既蕴含在爱国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也存在于南宋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此外,《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也以鲜活的人物、鲜明的斗争精神生动描绘了人民为反抗封建暴政、追求自由的斗争;清朝虽然将四书五经以来逐渐成型的礼教完全化为统治者的驭人之术,但中华文明的光芒依然闪耀,无论是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是龚自珍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无不体现出坚定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具备的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的气。
统而言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斗争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斗争思想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渊源,是指导新时代新的伟大斗争的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佳鑫,黄红平.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与实践策略[J].池州学院学报,2023(11)
[2]王春玺,张新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成就和主要经验[J].深圳社会科学,2023(1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