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3
/ 3

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探究

崔丽娇

摘要:企业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内部或外部审计时可能面临的一系列潜在风险,涵盖了潜在的错误、欺诈和不适当的行为。这些风险存在的结果不仅会导致企业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产生负面影响,并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来降低审计风险。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开展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企业审计存在的风险类型和成因,同时提出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重大漏洞、违规行为甚至经济损失[1]。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审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发展情况,针对企业面临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并对风险状况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加快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的步伐,并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特点,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企业应高度重视审计风险的防范,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而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的经营环境,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评估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过程,其目标是提供对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保证。内部审计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全面审查,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防止损失的发生。例如,通过审计财务程序和记录,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发现会计欺诈行为,及早采取措施阻止经济损失的继续扩大。其次,内部审计有助于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指能够保护企业利益、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各种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内部流程和管理制度的评估,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二、企业审计风险

(一)固有风险

内在风险是指与财务审核报告无关的、内部存在的、常常出现且与各个稽核机构相关联的风险。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各样的业务和繁杂的业务流程,如果没有完善的财务制度和规划,就会导致严重的内在风险。缺乏适当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是产生内在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2]。企业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框架和明确的责任分工,就无法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各项业务活动。这将导致内部流程混乱、工作效率低下以及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进而增加企业面临的内在风险。其次,缺乏内部控制机制是内在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内部控制是企业保证财务信息准确性、合规性和机密性的重要手段。如果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就会面临数据被篡改或泄露的风险,同时也难以防范和发现各类欺诈行为。

(二)控制风险

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强化对内部治理制度的全面防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审计风险的发生。如果无法很好地控制风险,就会引起公司内部财务控制与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而产生审计风险。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若不健全,就会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权力分散,从而影响整个员工对审计风险的控制[3]。一方面,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会使管理层难以监督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导致员工有机会进行不当操作或行为,从而增加审计风险。另一方面,缺乏严格、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也会导致员工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三)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审计人员在检查企业财务报表、检验企业经营成果过程中,没有发现的违法问题以及未能发现的企业业务经营问题。检查风险通常都发生在审计人员检查程序当中,该风险指标的出现也是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导致的[4]。作为审计人员,他们的职责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风险因素,导致一些违法问题无法被发现。这些违法问题可能包括虚假财务报表、非法财务操作等。如果审计人员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足够的关注和调查,就无法发现其中的违法行为。此外,审计人员还可能未能发现企业的业务经营问题。企业的业务经营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和问题,如内部控制不善、风险管理不到位、财务欺诈等。这些问题如果未能被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带来重大影响。

三、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指企业在实施管理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建立的一系列规范、制度和措施,旨在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有效地管理风险和防范内部不正当行为[5]。然而,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就会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内部欺诈行为。企业员工可能通过虚报收入、操纵成本或资金流出等手段,来获取私利。这些欺诈行为会误导审计师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判断,从而使审计结论失真。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应该能够及时检测并防范此类欺诈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其次,不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导致内部操作过程的混乱和错乱。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如果缺乏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或者流程不清晰,就很容易出现内部操作中的错误、遗漏或不规范行为。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纠正,将对审计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二)审计造假问题屡禁不止

审计造假是指企业在进行审计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情况,采取欺骗手段违法违规操作的行为。近年来,审计造假问题屡禁不止,给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风险和负面影响。企业审计造假问题的成因之一是利益驱使。一些企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可能会通过虚构经营数据、虚报收入或减少费用等手段,在财务报表上掩盖真实情况,以达到掩盖亏损或提升绩效等目的。这种动机往往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压力巨大、股东或上级机构对企业的要求过高等造成的。其次,监管不力也是导致企业审计造假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监管部门在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并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一些审计机构可能受到利益输送、内外勾结等问题的影响,无法真正发现企业的审计造假行为。此外,一些企业可能通过操纵与审计相关的信息披露、提供虚假文件等方式干预审计工作,使得监管部门难以发现和揭示问题。

(三)外部环境制约

法律法规与监管机构的制度限制是外部环境影响企业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审计工作必须遵守相应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同时还需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如果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或者监管机构执行不力,就很容易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失实和欺诈行为,增加了审计风险。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对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直接影响。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时候,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财务情况可能不够稳定和可靠。此时进行审计就需要更加谨慎和细致,以充分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此外,政治和社会因素也会对企业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良好秩序的环境可以提供有利于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而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则可能加大审计风险,因为可能会涉及行政干预、行业垄断以及资金安全等问题。

(四)审批工作存在漏洞

审批流程不够规范是导致审批工作漏洞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企业在建立审批制度时,未能充分考虑到具体的业务流程和环节,导致审批流程过于复杂或者不完善。这给人为地制造了一些薄弱环节,容易被不法分子或内部人员利用,从而误导审批决策,甚至引发审批风险[6]。其次,概念界限模糊是审批工作存在漏洞的另一个重要成因。在一些企业中,“审批”和“推荐”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容易导致审批职责与推荐职责之间的混淆。这样一来,审批程序就会被错误地操纵,并可能引发潜在的审批风险。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也是审批工作存在漏洞的成因之一。在一些企业中,对审批工作进行监督的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审批流程无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这样容易造成审批程序的滥用,使得一些违规行为或内部欺诈得以蓬勃发展。

(五)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

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会导致企业财务预算不准确。预算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规划和控制工具,通过制定预算可以合理安排资源、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然而,如果企业没有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往往会导致预算制定过程中的不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例如,预算制定时缺乏数据支持、信息不对称、人为主观因素等都会导致预算的不准确性,进而影响审计结果。其次,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会增加企业财务造假的风险。预算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制定预算,更重要的是在政策、流程和制度上加以支持和实施。一个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财务报表审核程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审计监督等手段,有效地预防和发现财务造假行为。而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将使得企业在预算过程中缺乏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容易出现人为刻意操纵财务数据、隐瞒真相等行为,增加了财务造假的风险。

四、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策略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审计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和教育。培训和教育是提高员工审计风险防范意识的有效手段。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内部培训课程,使相关人员了解审计风险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审计风险的认识。其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管理风险的核心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确保财务报表编制流程规范,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分配,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再次,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和风险评估。资产管理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加强资产的分类、编码和台账管理,确保财务报表中所涉及的资产准确无误。同时,企业还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并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下,审计人员需要不断跟进国内外会计、财务法规以及相关审计技术的最新动态。通过参加行业研讨会、职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学习市场发展、财务判断分析等领域的新方法和思维模式。同时,主动了解公司业务特点和风险特征,掌握行业背景和法律法规等知识,加深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理解。其次,加强团队合作与跨部门沟通。审计工作往往需要跨越不同部门的合作,需要与财务、法务、内控等部门进行紧密配合。因此,审计人员应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调解决问题。此外,与企业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收集和汇总重要信息,确保审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公司。审计公司的专业能力和声誉是选择的关键因素。在选择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参考其他企业的审计经验、与多家审计公司沟通和比较,以及评估审计公司的服务质量来做出决策。建立明确的审计合同和约束机制:企业和审计公司在进行审计前应建立明确的审计合同,约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时间、费用等细节,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应包含对审计公司的责任和违约责任条款,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可以采用随机抽查、跟踪审计进展、定期沟通等方式来监督审计公司的工作,并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整改。

(四)建立健全审计监督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内部审计部门应由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组成,并与企业其他部门保持独立性,充分发挥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制度应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并规定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次,企业应加强对外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外部审计一般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专业审计机构进行,他们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是保障企业财务透明度和准确性的重要环节。企业应与外部审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严格按照审计规范和标准开展合作。企业内部应设立审计委员会或专门负责外部审计事务的部门,负责与外部审计机构沟通协调,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明确各个层级的风险责任。将审计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的框架中,通过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措施,降低由审计风险导致的潜在损失。同时,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监测,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审计控制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

(五)加强企业资产审核

当企业对审计风险作出适当反应的时候,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资产的监督。而会计监督则主要是对会计账目和资本流动进行监督,包括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各种财务报表以及各种资产的审核工作。审计工作是一项繁重的、阶段性的工作。在每个阶段的审计工作中,需要加强对资产的监督,以强化资产的管理。首先,应对各种资产进行清晰的划分,包括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分类。在分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类型资产的特点和价值,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政策。对于固定资产,需要进行折旧计算,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地反映其价值变化。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固定资产台账来实现,记录每个固定资产的购买日期、原值、折旧方法等信息。这样可以确保资产的利用寿命和价值得到恰当地监督和管理。

同样地,公司内的车辆也需要建立台账,在此基础上进行维护和使用记录的管理。这将有助于监督公司车辆的使用情况、保养和维修情况,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业务所需的服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审计风险,企业审计风险对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体系具有严重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来降低审计风险。了解审计风险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只有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风险,并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和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才能有效应对审计风险的挑战,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中小企业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上海商业,2023,(09):102-104.

[2]吕君君.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支点,2023,(09):101-103.

[3]姜洁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09):32-34.

[4]赵慧丽.内部控制:影响企业审计质量的关键一环[J].中国商人,2023,(09):144-145.

[5]许天宇.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与控制策略探究[J].中国产经,2023,(14):65-67.

[6]刘扬,余冰洁.农业类企业审计风险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3,(07):83-85.

作者简介:崔丽娇 19870312 女 大安 汉 本科 国家开放大学 中级会计师 研究方向:企业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