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柯灵第二幼儿园
良好的进餐行为和习惯可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小班幼儿由于年龄限制,身心发展还未成熟,加上部分幼儿家长的不良教养方式,导致其在进餐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幼儿入园后逐渐显露出来。小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小班幼儿的进餐问题,为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共同努力。
一、小班幼儿进餐易出现的问题
(一)餐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进餐前,刚步入集体生活的小班幼儿还不能很好地做好餐前准备工作,卫生意识普遍较差。主要表现为:有的幼儿进餐前不主动洗手,在幼儿园教师的要求下,只是简单地用流动的水冲一下手,还不能按照规范的洗手步骤来清洁双手;有的幼儿洗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保持手部清洁,洗手后就用手摸桌椅、玩玩具;还有幼儿不能耐心等待其他幼儿做好餐前准备工作后一起进餐,未等教师引导便自行进餐等。
(二)进餐过程中缺乏独立性和专注性,容易撒饭剩饭,进餐速度不均衡
进餐独立性和专注性是指幼儿在进餐时无需借助他人帮助,在进餐过程中自觉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能够专心进餐并顺利完成进餐。经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在进餐时不会正确使用餐具,从而导致进餐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顺利完成进餐;有的幼儿在进餐过程中,由于进餐技能不够熟练,导致撒饭严重;还有个别幼儿在入园前吃饭主要由父母包办,导致幼儿产生依赖心理,在园不愿自己独立进餐,需要幼儿园教师喂饭。另外,许多幼儿在进餐时不能很好地专注于进餐,容易出现和其他幼儿说话、自己发呆、甚至玩碗里的饭等现象。通过对整个进餐过程仔细观察发现,部分幼儿在进餐时会把饭菜撒到桌子、衣服和地上,部分幼儿存在剩饭现象。在进餐时间问题上,幼儿进餐速度不均衡,有的幼儿狼吞虎咽,进餐速度较快;有的幼儿长时间含着食物不下咽,进餐速度较慢。
(三)出现挑食偏食行为
挑食偏食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小班幼儿进餐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幼儿通常会将在家进餐的食物喜好延续到幼儿园的进餐过程中,特别是在小班阶段。有的幼儿对食物较为挑剔,只吃某一类或某几类食物。经观察发现,大部分幼儿在进餐时,面对自己爱吃的饭菜会吃得较多,而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饭菜则吃得较少,甚至不吃,往往把不喜欢吃的食物留在碗里。
(四)餐后不能做好卫生整理工作
在观察中发现,大部分小班幼儿还不能在进餐结束后自觉清理自己餐桌上的食物残渣;部分幼儿进餐结束后直接离开座位,缺乏把自己的餐具放到固定的回收容器里的意识;一些幼儿的餐后卫生意识较弱,餐后没有及时漱口、如厕等。
二、小班幼儿进餐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教师增强责任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教师在小班幼儿的进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教师首先要多观察幼儿,关心幼儿的身心状况,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使小班幼儿有一个舒适、愉悦的进餐环境。其次,教师要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把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视为重要职责,将爱护幼儿与教育幼儿有效结合起来。最后,教师要重视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的有效引导。具体来说,教师在引导幼儿用餐时,态度要温和,不批评、不抱怨,不将“吃得快”作为标准表扬用语,也不能用变相的比赛方式来提高幼儿的进餐速度。针对进餐速度过慢的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幼儿的进餐方式,逐步改善幼儿的进餐技巧,从根本上提升进餐速度,避免因饭菜冰冷致使幼儿身体不适。
(二)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使幼儿愉快进餐进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幼儿进餐的物质环境应以安全舒适、干净卫生、安稳平静为创设标准。一方面,幼儿园教师应为幼儿进餐创设安全、卫生的物质环境,进餐室温度要适宜、采光良好、干净整洁、温馨舒适;桌椅之间距离要适当,以方便幼儿进出;餐具要保证干净整洁,可选择趣味性的、符合幼儿审美特点的餐具。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进餐营造温馨、轻松的精神环境。教师在进餐前可组织一些轻松愉快的教育活动,如讲故事、猜谜语、做手指游戏等,调动幼儿情绪,使其在进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绪情感,教师要避免在进餐前批评或过度教育幼儿,以免影响其情绪导致食欲不佳;进餐时,教师要维持好进餐的秩序和纪律,态度要温和,尽量避免以命令的口吻对幼儿说话,引导语要简单易懂且符合小班幼儿的理解能力。
(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科学合理安排幼儿进餐
教师在对小班幼儿进行进餐教育和引导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多种方法。如餐前播报法,在进餐前,请12名幼儿对当天菜谱进行播报,介绍当天的饭菜。随后,教师给幼儿讲解这些食物有哪些营养,吃这些食物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这样,在调动幼儿食欲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再如座位安排法,利用小班幼儿偏爱模仿和从众心理的特点合理安排座位,让平时进餐速度较慢的幼儿和进餐速度较快的幼儿坐在一起;让进餐时爱说话的幼儿和较安静的幼儿坐一起;让不挑食、不偏食的幼儿和容易挑食、偏食的幼儿坐在一起,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模仿对象和学习榜样。
(四)家长树立正确饮食观念,改变教育方法
在幼儿进餐问题上,家长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进餐技能,放手让幼儿独立进餐。当幼儿在进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要耐心给予引导,不要因为怕脏或者怕麻烦,从而放弃让幼儿自己进餐,转而采取喂饭的方式。幼儿在进餐过程中若有不当行为,家长要明确向幼儿指出错误所在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同时,家长在对幼儿进行饮食习惯培养时,要注意家庭成员之间在饮食观念和教育要求上保持一致。祖辈的教育经验较丰富,但也存在一些落后的、不利于幼儿饮食健康的理念,父母对此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针对祖辈一些不合理的教育理念或行为,父母可以礼貌地提出并帮助祖辈进一步改进,有效发挥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幼儿进餐的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及餐桌礼仪。
(五)积极促进家园合作,保持家园同步教育
要使幼儿从小班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离不开家长和幼儿园的密切配合。幼儿园教师可针对幼儿在园出现的进餐问题,在家长会或利用幼儿离园时间对家长进行及时反馈,让家长了解幼儿的不良进餐行为及习惯,并向家长推荐一些良好的进餐教育方法,帮助家长为幼儿创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另外,幼儿园教师可每周给家长发放一张记录幼儿在家进餐情况的表格,请家长如实填写幼儿在家的进餐情况。教师根据表格进行评讲,表扬在进餐方面有进步的幼儿,以此鼓励其他幼儿逐步改善进餐情况。通过通力合作,幼儿园和家长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责任和任务,为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