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ICU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康复

高静

南京市中医院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早期康复护理对有创机械通气(IM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护理的效果以及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ICU内选取40例研究对象,均为接受IM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期间,对4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并于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首先统计比较了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更优(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数改善情况也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MV治疗的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康复、改善肺功能并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ICU;早期康复护理;康复效果

引言:呼吸衰竭患者情况复杂,体内存在明显二氧化碳或氧气交换不平衡问题,属于一种急危重症,对患者身体有比较严重的损害。临床上对于呼吸衰竭多采取IMV治疗,该方法的使用能够帮助改善其呼吸功能、稳定气体交换。但是据实际情况看,IMV治疗呼吸衰竭期间,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往往会伴有明显不良情绪,而且由于活动受限、无法言语,将可能会因其比较强烈的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1]。鉴于此临床上必须重视该问题,及时在早期开展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实施干预,帮助稳定患者情绪状态、促进康复。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探讨了对ICU内IMV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研究对象均为呼吸衰竭患者,并在我院ICU内接受IMV治疗。使用“随机数字法”对40例患者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具体包括21例男性和19例女性,年龄范围52~87岁,平均(71.25±7.63)岁。

纳入条件:①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同时也符合IMV治疗指征;②接受IMV治疗时间>24h;③之前未受过影响早期活动的治疗措施。

排除条件:①意识模糊,无法交流者;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③骨折;④存在肺通气功能不稳定。

1.2方法

1.2.1 对照组

于对照组内实施常规护理,应重视加强疾病监测、体位护理。

1.2.2 观察组

在本组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制定运动计划: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情况,每24h对其进行1次综合评估,评估内容有肌肉、活动范围、肌肉及关节活动度等,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早期康复护理计划,将提高其运动能力的耐受性和稳定性作为护理重点。②床上康复指导: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定生命体征稳定且意识清醒后,可适当抬高床头至30°,对其上肢、肌肉、关节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流动,同时并缓慢协助患者进行四肢被动活动,待患者不耐受后方可停止[2]。③呼吸道护理:重视加强呼吸道护理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一般可通过吸痰、雾化吸入方式清洁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指导患者练习呼吸肌,包括吸气、强制呼气等;同时,可配合实施翻身拍背、振动排痰,还可教授患者学习深呼吸、腹式呼吸。

1.3观察指标

1.3.1 住院情况

统计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

1.3.2 肺功能

选用FGC-A+型肺功能分析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具体检测指标有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

1.4统计学处理

实验期间的统计学处理均使用SPSS21.0进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可通过“%”表示,由“X2”进行检验,对于符合正态性分析,且数据间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的情况可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住院情况

对比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观察组住院情况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住院情况对比(d)x±s)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治疗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20

3.12±1.02

6.53±1.02

12.61±2.11

对照组

20

5.81±3.03

9.05±1.12

15.75±3.65

t值

4.417

7.414

4.152

P值

<0.05

<0.05

<0.05

2.2 肺功能指数分析

从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FEV1、FEV1/FVC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肺功能指标对比x±s)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FVC(%)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20

1.61±0.63

2.72±0.53

43.15±1.57

74.19±0.72

对照组

20

1.63±0.65

2.02±0.61

44.21±1.82

64.12±1.32

t值

0.415

4.141

0.826

6.82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早期康复护理是比较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贴合IM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因IMV治疗,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身体处于制动状态,并且肌溶解度增加,很容易出现肌肉和神经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

[3]。本次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实施中,首先便基于患者个人情况制定运动计划,以提升其运动能力的稳定性及耐受性为主,并且在护理期间注重开展被动锻炼,尤其注重对四肢进行被动活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与此同时,还采取了呼吸肌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生理状态,如表1、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数、住院期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合本次研究数据分析看,对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肺功能、缩短ICU住院时间,同时可促进康复,由此可见该护理模式应用价值极高,适宜继续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曦.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1):9-12.

[2]张雯雯.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中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8):19-21.

[3]代芬,刘云.早期康复干预在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分析[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1,14(03):3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