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2
/ 2

集中式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王娓娓

孟津区吉利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采用集中式护理所产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别将每31例患者纳入在参照组以及观察组当中,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各项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的患者采用集中式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各种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集中式护理脑梗死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脑梗死的发病数量也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有很多患者在发病之后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功能障碍,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而在治疗的过程当中,若是护理方式不当,往往难以提升治疗的效果,以及患者的依从性,因此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采用怎样的护理方式[1],也成为了临床当中重点关注的话题。为此我院特采用临床实验的方式,进一步探究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集中式护理所产生的临床价值,并将详细内容作出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临床实验的观察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别将每31例患者纳入在参照组以及观察组当中,其中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2.38±6.14)岁、(62.77±6.52)岁,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过程当中对参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临床对症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等,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集中式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耐心并且放慢语素为患者讲述脑梗死疾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规律,并且介绍治疗的过程以及在护理期间的注意事项,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使其能够在治疗的过程当中积极的配合临床护理人员。

(2)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脑梗死发病之后对于日常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因此往往会产生很多悲观、抑郁等情绪,影响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此时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这部分患者及时的鼓励,使其能够缓解各种不良情绪,避免由于这些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2]

(3)康复训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坐位期训练以及床下训练。坐位期主要包括让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床上四肢运动,并且定时的按摩四肢,保证血液的循环,避免压疮的发生。而随着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病情逐渐好转,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鼓励其进行一些早期的床下运动,从床下平衡到慢走,进而到长距离的行走,再到上下楼梯等训练,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的难度以及活动量,从而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1.3观察指标

    采用MESS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总分为58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神经功能越弱;用FMAS运动功能量表对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以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分数的评估,其中上肢功能满分为66分,下肢功能为160分,分数越好说明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好;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适应社会状况进行分数的评估,分值在90~450分之间,分数越低说明中的心里适应社会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6.0统计本次实验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通过t值验证,若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则p值<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较参照组对比来说更优,两组数据相比较存在较大的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MESS评分、FMAS评分以及心里社会适应状况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MESS评分

FAMS评分(上肢)

FAMS评分(下肢)

心理社会适应

观察组

31

13.15±2.07

36.24±4.37

23.84±2.17

112.36±30.67

参照组

31

19.24±2.17

29.88±4.15

20.31±2.09

127.46±30.28

T值

-

11.3064

5.8758

6.5235

1.9506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558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疾病,在发病之后严重的限制了患者的正常活动功能,病程较长,恢复的时间较慢,因此很多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恢复。而临床当中若是仅仅依靠药物进行治疗,所产生的临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根据相关临床调查显示,若是在治疗期间能够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则能够进一步的提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临床治疗的疗效,对于后续的康复活动具有着显著的价值

[3]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以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水平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于,通过集中式护理模式能够将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细计划,对患者采取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的方式,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使其提升治疗的信心,对疾病认识的更加深刻,在临床当中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种康复训练的治疗,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的患者采用集中护理措施,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夏雪芬,谢玉洁,刘淑琴,等. 基于扎根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自理能力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5):68-71,76.

[2] 黄丹,孙环,赵璐璐.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恢复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20,32(10):166-168.

[3] 黄梅. 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6):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