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项目审计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数据环境下的工程项目审计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准确性,还拓展了审计的范围和手段。本文对当前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通过对应对策略的分析探讨了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发展的方向,并总结了该发展方向的现实意义,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工程项目审计;发展方向
引言:工程项目审计是指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审查、评价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环境下的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信息化的工程项目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拓展审计的范围和手段,为工程项目管控和审计质量提升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一、环境概述
(一)大数据发展的趋势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由其带来的生产方式智能化、产业组织平台化、技术创新开放化,深刻影响着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也加快了大数据转型的步伐,大力拓展大数据运用,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深入挖掘大数据为项目管理和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创新大数据管理手段助推企业在大数据环境下持续稳健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势在必行的发展要求。
(二)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国内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尚无实现全面应用电子信息数据审计的成功案例。建筑业行业专项软件较少,开发复杂,可共享的经验不多;市面上相对较成熟的审计软件多注重于财务审计以及工业企业,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所呈现的管理分散、成本复杂、产品差异大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结合大型施工企业自身特点,打造贴身适用的审计数字平台,是适应数字化环境下国家政策和审计形势的必然要求、履行现代化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障、提高审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填补行业空白和提供宝贵借鉴经验的必行之路。
(三)工程项目审计的特点
大型施工企业具有点多面广、机构庞大、项目分散、资料繁多等特点,受建设周期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力量有限,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已呈现出疲于应付的状态,在工作中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时间安排上,都难免显得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甚至是全过程监督审计了,当然就更谈不上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进行审计风险预警等创新模式了。在传统手工审计的模式下,审计人员通过各种传统方式搜集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也难免存在信息失真和资料不真实、不完整的情况,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管理环节冗长、工作效率低下、且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也差强人意。
二、发展瓶颈
(一)信息结构不全
当前环境下,财务审计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对于兼具审计、企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工具尚无成熟案例。针对工程项目审计的特点和需求,需要将工程项目管理数据、财务管理数据、成本经营数据、物资管控数据、审计数据等融合在一起,形成全面大数据管理的审计智能系统,还缺乏研究和经验。
(二)数据格式各异
很多施工企业在不同时期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自己的众多信息化体系,可以说每个部门都拥有自己的独立的信息化体系,这些体系对于各部门能满足各自的信息化需求并且能够较好的执行。然而众多的信息化系统没有一个便于统一管理的建设标准,也就是说与标准化建设脱节,属于各自为阵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的共享能力差、数据格式各异,且业务协同、组织协同、产业协同能力低下,数据不能得到合理的整合,很多时候需要手工辅助整合数据,影响了决策方向也未能发挥信息化的高效优势。
(三)审计方式单一
目前阶段的审计软件,大部分只是简单固化了审计流程和规范了审计文书模板,所谓的分析功能也只是对财务账表数据进行匹配对比,分析能力不强、反应问题不透,完全无法满足审计智能化的要求。不能实现通过审计软件,自动分析出被审计单位出现的重大问题有哪些?存在或潜在的风险有哪些?是否通过审计已经进行整改?无法整改或迟迟不改的问题有哪些?同时,更无法达到通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全面吸纳审计关联的大数据,实现工程项目审计信息数据动态反映、自动汇总、智能分析、智能预警,“全覆盖、多场景”创新应用构建智慧数字化管控审计体系,解决审计数据价值挖掘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审计数据“横到边、贯到底”的目标。
三、应对策略
(一)全面融合大数据信息
工程项目审计不仅仅是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还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开发承接、工期进度、质量、安全、劳动力组织、资源调配、设备选用、企业管理、行业规则、法律政策、经营效益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估、评价项目管理情况,那么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中就必须包含所有涉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部数据
。在大数据环境下,各个建筑施工企业都会有自己的管理系统,有工程数量管理的、有工程成本管控的、有物资调配使用的、有业主验工计价的、有财务资金监控的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工程项目已实现全息BIM技术等,这些数据都是工程项目审计的基础数据,将这些数据融合到审计软件当中去,可以更加有效的使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结果覆盖面更全、问题披露更深刻、成果质量更优。同时,除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数据信息外,我们还应该将审计法律法规、企业内部制度、审计人员专家、经典风险案例、常用审计技巧等数据一并吸纳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当中,方便引用。
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全面接入了业、财数据后,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捷、更准确地查找审计疑点、发现管理风险、确定审计重点、把握审查方向,还能使审计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审计服务的作用;不仅如此,工程项目审计软件中内含了人员、制度、经验、技巧等各类审计工作所需要的资源,无论是领导对人员的选配,还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参考制度法规,又或者遇到新的难题,都可以从强大、全面的数据库中找到答案,就像是为我们每一位审计人员配备了专家顾问,让每一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二)统一各业务数据编码
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建筑施工企业都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数据化信息系统体系,将这些格式各异的管理数据融入到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当中去,不是简单的导入,而是需要将其统一编码,使得审计软件可以识别、分析、对比、列示。如何实现统一编码,本文提出了两个统一的概念:一是数据格式的统一,就是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按照工程项目审计软件的数据格式进行统一,这样方便在审计软件中可以清晰的识别,该数据属于哪个专业、属于什么类别、属于什么性质等等;二是工程工号的统一,就是将各种数据按照工号管理规则进行识别,在审计软件进行分析、比对的时候,就知道该数据指向的是哪个工程部位、哪个分项工程、哪种材料、哪种施工工艺等等。只有实现了数据统一编码,才能真正的发挥工程项目审计软件的最大优势,才能达到自动分析判定、自动风险预警、自动发现问题等的工程项目智能审计目标。
同时,根据各建筑施工企业或各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不同,很多相关信息并非数字化,不能直接纳入审计信息系统,我们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研发时就必须要考虑这一问题,不然在使用过程中会因基础数据不全、不完整,而无法实现智能审计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预留工程项目管理数据手工导入的接口,数据导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EXCEL样表导入、OCR图片转文字导入、其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导入、标准图集(图纸)识别导入等。只有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数据全覆盖,才能充分发挥工程项目审计软件的智能化程度。
(三)建立的分析模型体系
数字化的审计工具再怎么智能,目前仍无法达到人工的思维高度,因此,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中应建立全面的智能分析模型,是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例如财务报销是否合规、工程款项结算是否合理、物资供应是否复核逻辑等分析判定模型,将传统审计中的经验判定写成计算机规则,导入数字化审计工具,拟建立完整的审计判定体系,以便提高数字审计工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简而言之,就是将审计或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总结提炼的审计方法与技巧、思路或做法转换成计算机语言,赋予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审计思维、专业技能,成为信息化的智能审计专家。
本文提出以下实现审计模型的步骤,仅供参考。一是明确所需数据或相关资料,在工程项目审计软件中根据数据的分布状况、存储方式、位置或载体,既包括各业务口径信息系统中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也包括线下开展审计业务时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台账、纸质版文件或合同等形式,定位开展审计业务过程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源;二是编写审计分析或判定规则,将在实际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所运用的审计经验、审计技术方法,编写成数据运行规则,通过定位数据、运行分析规则得出分析或判定结论;三是模型执行后结果的表现方式,针对不同的判定类型或结果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展示,如:对数据分析类的可以用图表展示、对于问题或疑点类的结果可以用取证单或疑点单推送,降低沟通成本,便于意思表达,易于技术设计人员理解。
四、现实意义
(一)借助科技工具,提高审计质量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智能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成果,将打破行业传统的采用EXCEL对数据加工处理分析方法,使用信息化程序代替手工操作过程,工作效率可以提高数倍,对大数据审计涉及的财务共享系统、物资系统、成本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数据进行全面采集、集中管理、实时监督。在科技工具的帮助下,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建立具有工程建设行业特点的多维数据审计模型,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发现审计问题,将原本分散的数据自动、智能地关联整合在一起进行审计分析,从而优质、精准的发现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疑点问题。
(二)通过自动
分析,提升工作效率
在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项目审计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相关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利用智能的工程项目审计软件,可以全面接入业、财数据,通过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构建了数字化审计体系,将审计人员从海量的数据分析工作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更快捷、更准确地查找审计疑点、发现管理风险、确定审计重点、把握审查方向,使审计人员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审计服务的作用。
(三)创新审计手段,提前预警风险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都将为实现经营目标带来风险,诸如由于市场竞争导致工程造价上涨、项目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工程变更频繁等因素所带来的经济风险,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技术资料不全导致的无法施工等因素所带来的技术风险,因政府政策变更导致的合同违约、因合同争议引发的诉讼等因素所带来的法律风险等等。在大数据环境下,工程项目审计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探索更高效的审计方式,从源头上发现问题,并及时揭示风险隐患。运用大数据分析的审计手段可以快速及时发现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异常现象和风险点,从而达到及时有效化解风险,帮助项目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四)集中结果信息,提供决策支持
数字化的审计工具无形中就将审计工作涉及的各种信息集中到了一起,而且“润物细无声”地通过良好、紧密的设计与功能衔接,将审计作业和项目管理有机结合到一起,相关业务流程处理完成以后,关联的管理信息也会自动归集、汇总并推送给被审计单位或企业管理层。审计发现的问题数量、建议数量、问题金额、问题涉及人数、整改金额等等,都通过数字化方式生动地展示了审计的成果,这些数字化成果中同时也涵盖了重要的决策支持数据,如:被审计的工程项目出现了哪些重大问题有、存在或潜在哪些风险、是否通过审计已经进行整改、无法整改或迟迟不改的问题有哪些等等。这些问题的展示,都为决策层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信息,而且是及时、可靠、有效的信息,能够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为实现工程项目经营目标制定下一步实施决策。
五、预期展望
大数据环境下的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的革新和企业监督工作需求的变化,审计信息化也要不断进行升级与调整。在当前数据信息时代,通过先进的数字信息化工具助力工程项目审计,推动建筑施工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工程项目审计信息化发展不断探索创新的基本目标。人无十全十美,审计信息化工具也是如此,今后仍需坚持随时更新修正弊端,保持我们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审计工具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需求,适应我们不断提升的审计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 颜旭林.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J].产业科技创新, 2022, 4(3):3.
[2] 白晓琳.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审计管理创新的探讨[J].产业创新研究, 2022(10):157-159.
[3] 王贵仁.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发展路径[J].幸福生活指南, 2023(24):0088-0090.
[4] 陈伟.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数据审计:机遇、挑战与方法[J].多伦多.计算机科学, 2016,(1):8-34
[5] 饶卫祥.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审计信息化应用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2016,(10):66
[6] 王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应用硏究[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5.3
[7] 李健. 铁路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北京. 铁路信息技术, 2015,(12):28-31
[8] 楼斌. 我国企业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及解决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 2016,(03):70
[9] 金凌云. 加强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