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天桥混凝土灌注桩检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11
/ 2

人行天桥混凝土灌注桩检测研究

张晓衡

深圳市建研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  要: 本文针对人行天桥混凝土灌注桩检测实例进行了分析,对常见缺陷处理方法进行了汇总,提出人行天桥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混凝土灌注桩;常见缺陷; 处理方法

1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内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道路车流量和人流量也随着增加,导致城市路口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出现。建造人行天桥,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效地分流人流和车流,减轻主干道交叉口的行车负担,提高路口的交通安全性和畅通性。

人行天桥需占道施工,工期紧张,桩基础采用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或旋挖混凝土灌注桩为主,成桩质量一般少于20根,桩长较短,项目规模小,经费有限。部分天桥桩基础施工单位工期压力大,只注重工期,未能重视质量管理,质量事故频繁出现。

受场地影响,人行天桥大多难以进行静载试验,无法直接确认工程桩承载力。因此,需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桩基础质量进行检测,确保桩基础工程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工程实例

2.1 工程实例1

拟建造一座人行天桥,场地内自上而下地层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残积层(Qel)和燕山期风化岩(γ53-1)。

天桥基础采用冲孔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000m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5,共计14根基桩。按端承桩设计,桩端持力层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不低于2.5m。实际成桩桩长15.87~26.0m。

对14根基桩进行了全数低应变检测、全数超声波检测,对其中11根基桩进行钻芯法检测。检测结果见表1。

工程实例1检测结果汇总表                    表1

桩号

低应变检测结果

超声波检测结果

钻芯检测结果

1

T1

距桩顶约4.2m轻微缺陷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2

T2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3

T3

桩身完整

10.45~10.65m、桩底附近存在缺陷

未见缺陷

4

T4

距桩顶约4.0m轻微缺陷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5

T5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6

T6

距桩顶约5.1m轻微缺陷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桩身轻微蜂窝麻面

7

T7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8

T8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9

T9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10

T10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11

Z1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沉渣0.49m,不满足设计要求

12

Z1-1

距桩顶约3.8m轻微缺陷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沉渣0.40m

13

Z2

距桩顶约17.4m严重缺陷

17.13~18.13m存在缺陷

沉渣0.68m,不满足设计要求

14

Z2-1

桩身完整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见缺陷

由上述表格可见,低应变法、超声波法和钻芯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工程桩存在质量问题。其中,低应变检测结果显示4根基桩浅部有轻微缺陷,1根基桩桩底有严重缺陷,其余9根基桩桩身完整;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2根基桩桩底附近有缺陷,其余12根基桩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钻芯检测结果显示1根基桩桩身有轻微缺陷,3根基桩桩底沉渣不满足设计要求。

2.2工程实例2

拟建造一座人行天桥,场地内地层从上而下为人工填土层(Qml)及下伏燕山期花岗岩层(r53(1))。

天桥基础采用旋挖孔混凝土灌注桩,桩径1000mm,桩身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共计20根基桩。按端承桩设计,桩端持力层要求进入中风化岩层,实际成桩桩长5.67~18.40m。

对20根基桩进行了全数超声波检测,对其中15根基桩进行钻芯法检测。检测结果见表2。

工程实例2检测结果汇总表                    表2

序号

桩号

超声波检测结果

钻芯检测结果

1

T1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沉渣0.20m,不满足设计要求  

2

T2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3

T3

14.3~15.2m存在缺陷

沉渣0.04m

4

T4

4.9~5.9m存在缺陷

共钻3孔,第1孔4.70~4.79m夹泥,第3孔4.91~5.51m存在夹泥

5

T5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6

T6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7

T7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8

T8

12.8~13.5m存在缺陷

沉渣0.80m ,不满足设计要求

9

T9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未钻芯

10

T10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桩底6.23~6.71m为孤石、6.71~13.20m为强风化、13.20~15.80m为中风化层

11

T11

9.0~9.2m存在缺陷

沉渣0.04m

12

T12

13.3~14.4m存在缺陷

沉渣0.08m,不满足设计要求

13

T13

13.3~14.4m存在缺陷

沉渣0.30m,不满足设计要求

14

T14

14.0~15.9m存在缺陷

沉渣0.45m,不满足设计要求  

15

Z1-1

0~0.8m存在缺陷

沉渣0.80m,不满足设计要求

16

Z1-2

0~1.2m、2.0~2.6m存在缺陷

沉渣0.04m,混凝土强度29.7MPa,不满足设计要求

17

Z2-1

0~0.2m、2.2~2.8m存在缺陷、8.5~8.8m存在缺陷

2.2~2.8m夹泥,桩底沉渣0.03m

18

Z2-2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沉渣0.20m,不满足设计要求

19

Z3-1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桩身轻微缺陷

20

Z3-2

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

沉渣0.08m,不满足设计要求

由上述表格可见,超声波法和钻芯法检测结果均显示工程桩存在质量问题。其中,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10根基桩存在缺陷,其中3根基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7根基桩桩底存在缺陷,其余10根基桩受检范围内桩身完整;钻芯检测结果显示2根基桩桩身有严重缺陷,8根基桩桩底沉渣不满足设计要求,1根基桩桩底持力层不满足要求,1根基桩混凝土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3 常见混凝土灌注桩质量处理方法

常见混凝土灌注桩缺陷包括裂缝、夹泥、离析、孔洞、混凝土强度低、桩身局部破碎、沉渣过厚等。混凝土灌注桩缺陷处理方法多采用高压注浆处理、水磨钻、原位冲孔钻取、补桩等。其中高压注浆处理方法为常见处理方法,对于沉渣厚度稍厚、桩身存在裂缝、局部夹泥、局部破碎等缺陷,应用较广。对于严重缺陷,包括沉渣厚度过厚、塌孔、夹泥严重、破碎严重等情况,施工器械未退场可选择原位冲孔钻取施工,施工器械退场多采用水磨钻钻至缺陷位置后重新浇筑混凝土。部分项目需进行补桩处理。

4 检测方法选择

根据《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 55003-2021要求,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与桩身质量检验。承载力检测的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是静载法,场地允许时首选静载法进行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检验可采用低应变法、超声波法和钻芯法等方法进行检测。

低应变法快捷方便,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70%且不低于20MPa即可进行检测。挖出桩头,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确保桩顶面平整、密实,清理桩周场地,使桩头安装传感器和激振部位平整,即可开展工作。

超声波法与低应变法一样,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等级的70%且不低于20MPa即可进行检测。超声波法需预埋声测管,施工过程需保护得当,避免堵管,导致无法完成整桩质量检测。检测前需通管,保障检测顺利进行。超声波检测对缺陷反应敏感,是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钻芯法需满足混凝土灌注桩龄期不小于28d或预留立方体试块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时方可进行检测。低应变法、超声波法仅适用于检测桩身完整性,钻芯法可检测桩身完整性和桩身混凝土强度,桩长、沉渣厚度和持力层性状,也能验证单桩承载力。钻芯法作业平台要求高,需保证工作面平稳,对钻机机长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钻芯法有一孔之见的缺点,建议结合低应变和超声波检测结果进行钻孔位置确认,确保钻芯检测工作的成果质量。

上述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各种检测方法应结合使用。对于摩擦桩,可采用超声波法和钻芯法进行检测。对于以中微风化岩层为持力层的端承桩,可采用低应变法、超声波法和钻芯法进行检测。

近年来,随着摄影成像技术的发展,孔内成像技术也日趋成熟,必要时可结合孔内摄像法对桩身缺陷位置及缺陷程度、桩长、沉渣厚度及持力层进行验证。

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桩,需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或重新施工,并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

5 结语

人行天桥工程属于民生工程,旨在造福城市居民。从施工质量抓起,重视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过关。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法对桩基础工程进行检测,把握质量关,为质量强国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GB 55003-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

[2]  JGJ 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3]  DBJ/T 15-60-2019,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S)

[4]  SJG 09-2020,建筑基桩检测规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