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水运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合肥水运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

方洋1丁枫 2

1.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安徽省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安徽合肥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合肥港规划和现状情况,通过分析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聚智系统谋划设计,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聚焦基础设施布局,谋划打造江淮联运中心;聚力管理水平提升,铸就港航高质量发展底色。

关键词:合肥水运;一体化发展;江淮联运中心

 


一、合肥港基本情况

一)合肥港规划情况

合肥港规划中港口总体布局为“一港七区”,“七区”分别为南淝河、江淮运河、丰乐河、白石天河、兆西河、裕溪河、环湖7个港区。其中南淝河港区是以集装箱、散货、件杂货、石油化工品为主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合肥市东部片区发展服务;江淮运河港区是以集装箱、散货、件杂货、商品汽车滚装为主的综合性港区,主要为合肥市及皖西北等地区发展服务;兆西河港区以散货、件杂货、石油化工品为主,主要为庐江高新区龙桥板块以及重点乡镇发展服务;裕溪河港区以散货、件杂货、集装箱运输为主,主要为巢湖市产业园区发展服务;丰乐河港区、白石天河港区以散货、件杂货运输为主,主要为沿河产业园区和重点乡镇发展服务;环湖港区以散货和旅游客运服务为主,主要为环巢湖旅游开发和矿产资源开发服务。

(二)合肥港现状情况

1.航道情况

合肥市境内环巢湖水系发达,共有航道32条,主要航道有合裕线航道、引江济淮航道(江淮运河段、菜子湖线、兆西河线)、店埠河航道、丰乐河航道、柘皋河航道等,航道总里程780公里,通航里程565公里,其中4级以上高等级航道里程380公里。

目前合肥港船舶主要从合裕线航道进入长江。引江济淮工程全面通航后,船舶可通过合裕线(2级)、菜子湖线(季节性3级)两条航道进入长江,通过江淮沟通段(2级)连通准河,实现江淮沟通。此外,兆西河一级航道前期工作正在推进中。

2.港口码头情况

合肥市现状29座码头主要沿南淝河、店埠河、合裕线、兆西河及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分布,其中集装箱码头3座(合肥国际集装箱码头、派河国际综合物流园码头、巢城港二期码头);全市现有码头泊位12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6144万吨、集装箱90万TEU、滚装汽车10万辆,2022年完成港口吞吐量4389万吨、42万TEU。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港产城融合发展不深。港口规划层面。《合肥港总体规划(2035年)》于2020年获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联合批复,但规划与合肥市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存在一定脱节,如省委省政府明确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预计合肥市2025年新能源整车产能规模将超过300万辆,但合肥港规划仅规划有1处滚装码头(年吞吐能力10万辆、已建成),水路运输的经济效益无法有效发挥。港口布局层面。目前合肥市码头主要位于南淝河、店埠河、裕溪河沿岸,随着合肥市、巢湖市中心城区范围的扩大,沿线港口码头开发难度较大,而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目前仅有派河国际物流园码头、熔安动力码头2座,江淮运河效益无法充分发挥。规划实施层面,县区政府对港航事业认识不足,产业布局与港口规划不协调,甚至出现项目违法占用港口用地现象。

(二)水运基础设施能级不强。自然条件方面。对标长三角地区,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两条国家水运主通道穿江苏省而过,江苏省航道里程、密度均位居全国之首。相较省内沿江五市,省内沿江港口可常年通航万吨级船舶,而合肥市三级以上航道仅有合裕线(2000吨级)、引江济淮江淮沟通段(2000吨级)、菜子湖线(1000吨级)、兆西河(1000吨级),航道自然条件与长三角地区、沿江城市相比差距明显。航道建设方面。目前市交通局会同合肥交投、市引江公司正在推进兆西河一级航道前期工作,计划按一级标准整治京台高速派河桥至凤凰颈120km航道,因涉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等问题,目前推进缓慢。

(三)水路运输通道通而不畅。引江济淮工程作为平行于京杭大运河的中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通航后皖北、豫东南、长江沿线货物运输的船舶将大量过境。裕溪河航道作为江淮运河作为船舶入江的主要水运通道,现有巢湖船闸、裕溪船闸两座船闸(均为一线1000吨级、复线2000吨级)。裕溪船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船闸上下游水头差较大,导致船舶过闸耗时较长。受裕溪船闸扩容改造(预计10月份通航)、长江与裕溪河水位差大、引江济淮菜子湖线季节性通航、江淮运河过境船舶持续增加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巢湖船闸堵闸风险较大。目前我局正在与省港投公司、合巢水运公司协调巢湖船闸扩容改造事宜。

三、下一步工作

(一)聚智系统谋划设计,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一是优化顶层设计。谋划港口总体规划修编,依托港口打造物流园,推行前港-中区-后城整体联动发展模式,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加快滚装、集装箱运输发展,满足汽车、新型临河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做强规划衔接。加强港口与城乡建设、产业布局的有效衔接,优化港产城空间布局,科学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置港口与城市的缓冲空间,统筹城市空间、经济产业、交通物流发展,提升城市、产业、物流、港口之间的联动水平。

三是完善港口布局,依托江淮运河兆西河一级航道结合产业园区布局,完善港区功能定位,提升集装箱、滚装汽车、能源、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联运服务功能

(二)聚焦基础设施布局,谋划打造江淮联运中心。一是完善干支联动航道网络。以江淮运河为核心,推进引江济淮二期航运工程建设,加快庄墓河、丰乐河-杭埠河、柘皋河等支线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加快兆西河一级航道前期工作(航道水深6米可有效增强巢湖蓄洪能力、改善湖底淤泥污染问题),扩能干线航道,畅通支线航道,提升航道网络运输效能。二是加强港口枢纽建设。依托兆西河一级航道,以下派、中派作业区为核心建设集装箱联运中心港,以龙桥作业区为核心建设大宗商品深水港,推进南淝河集装箱码头功能优化调整,布局钢材商贸、粮食贸易中心,加强小、散、乱码头整合。三是推进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江淮运河港区中派作业区、下派作业区、龙桥作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完善铁路站场功能布局;优化高速公路枢纽与港口布局衔接,缩减港口到高速互通枢纽运输距离;做好疏港道路与周边路网交通组织规划,提高水公铁多式联运衔接能力。

(三)聚力管理水平提升,铸就港航高质量发展底色。一是突出绿色港航。健全港口船舶污染防治体系。优化提升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设施建设及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的衔接水平,强化港口装卸、转运环节扬尘污染控制,推广使用港口和船舶岸电使用。二是突出数字港航立足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引江济淮电子航道图探索开展数字航道建设,完善水运全要素感知网络。建立水务、交通部门水位调控信息共享机制,更好发挥巢A湖蓄水、灌溉、航运价值。三是突出信用港航。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规范互联网+监管等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步健全港航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加强港航市场监测和信息引导,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行业监管机制,加快水运建设、船舶过闸、港口经营等领域信用应用,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开展水运行业信用宣传。

参考文献:1.蔡传勇;浅谈合肥港建设江淮联运中心[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208

2.尹鑫;浅议合肥港发展新目标与新规划[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