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贫困山区生态化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以辽东步达远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9
/ 2

资源型贫困山区生态化发展与规划策略研究——以辽东步达远镇为例

肖丹丹,姚宏韬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沈阳 110000)

摘要:辽东山区是辽宁省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生态资源丰富。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其规划发展要立足资源禀赋,从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生态-生产-城镇三生空间优化、城乡统筹和富民增收等方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模式、策略,促进城镇更好发展。本文以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为例,探讨贫困山区生态发展的规划实践。

关键词:生态规划;山区城镇;步达远镇

1引言

生态规划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生[[1]]。辽东山区是东北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文化、旅游、农业、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矿产经济发展停滞,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生态问题日益显现,基础设施短板制约明显。本文对步达远镇作为“辽东山区、贫困地区、限制发展区和矿产资源型地区”的发展特征,深入分析其优势和问题,确定目标定位和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出针对性策略,保障生态城镇发展的目标实现与建设实施。

2步达远镇概况

2.1区位特征

步达远镇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部,镇域面积3.326万公顷,是县域东北部核心,北与桓仁县接壤,距县城72公里,距丹东183公里。省道309和国道331从境内穿过,处于辽东短途自驾游范围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利。

2.2生态资源

步达远镇是省级重点水源涵养型生态功能区,是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镇域属丘陵地区,生态资源丰富,是活木林产业基地,有丰富的林下资源,如中草药、坚果、山野菜、林蛙等;镇域河流有浑江、半拉江、新华河、新兴河、复光河等,淡水资源丰富,多为一级水质。

2.3产业发展

步达远镇第一产业以中草药、坚果、水果种植,柞蚕、家禽养殖为主;第二产业的采矿业、铁合金加工业、服装制造业已全面停止,处于发展瓶颈;第三产业依托山水资源和历史驿站文化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业,处于萌芽期。

3步达远镇现状发展条件分析

3.1优势条件

3.1.1区位优越,特色浓郁

国道331、省道309、县道太沙线交汇于步达远镇区,是振江镇、下落河乡通往沈阳、抚顺的必经节点,交通区位优越,属于宽东北公路交通枢纽。

步达远镇曾为联系桓仁、集安的水陆枢纽、清代官家驿站,保留了四林村码头、驿站遗迹等驿站文化遗存。

3.1.2资源丰富环境优良

步达远镇生态基底良好,自然景观资源丰富。镇域山深林密,土地结构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园地道路和庄园”。其雨量充沛、肥田沃土,适合农作物生长,又因日温差较大,适合果品种植;其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21万亩、人工林900亩,多为柞、松林;地势较高,多条河流汇集,是优质水源涵养地。

3.1.3产业潜力大、动能多

步达远镇现状一产产品结构低端,以粮油作物为主,设施农业初具基础,其产品结构和产业链构建有很大的增量空间;二产有赖于优质水资源发展矿泉水加工,并接续一产农副产品加工成为新发展动能;三产依托交通中心、驿站文化,可培育民宿基地发展乡村旅游,逐步进行产业升级转换。

3.2劣势阻碍

3.2.1三生空间矛盾突出

步达远镇生态高敏感区占比超过六成,且耕地分散,地均产出低,规模化农业发展受限。此外,其土地存量较少,镇村空间拓展受限,集聚效应弱。地域分散下,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难度极大,污水、垃圾处理等存在严重问题。而环保压力逐渐增大也限制了城乡建设发展。

3.2.2巩固脱贫成果困难

步达远镇是县域贫困村最多的乡镇之一,镇域11村均有贫困人口。2015年,镇政府逐步落实扶贫产业、实施易地搬迁等,到2020年基本实现全镇脱贫。但后续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工作依旧艰巨。

4步达远镇的生态发展模式

4.1发展模式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域统筹、集中的发展思路下,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底,以产业升级转型再培育为动能,保障青山绿水大生态和人居环境小生态,优化城乡建设空间,进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协调发展[[2]]

4.2发展目标

将步达远镇建设为宽东北中心镇,生态山区特色农副产品集散地、加工地,重塑驿站文化,培育绿水青山休闲度假游,建设山水福抱、民生富足的宜居小镇。

5步达远镇生态规划战略制定

5.1产业强基联动战略

5.1.1固本提升一产

一产通过对作物品种分析,首先,扩大现有高附加值作物种植,如中草药:林下参、园参、辽细辛;坚果类:大榛子、红松籽;水果类:软枣猕猴桃、葡萄等。其次,通过适宜种植作物影响参数交叉叠合全国分析,类比遴选高附加值作物,更新原有品种大类下的更高附加值小类经济作物。以此达到强基的目的。

5.1.2融合重塑二产

二产首先依托优质水资源,发展矿泉水加工。其次,通过延申一产产业链与二产形成联动,主要发展果汁加工、坚果炒货加工。充分开发生产、生态资源等达到联动的目的。

5.2城乡聚集发展战略

步达远镇城镇化率为17%,处于初始阶段,在国家、省市发展下,必将迎来快速城镇化。人口聚集带动城镇设施高效集中配置、保障高品质养老体系建设,在为二、三产业提供劳动力同时,也腾出适宜用地带动一产要素的集中高效经营,同时可降低对生态的扰动,提高对突发灾害的救援保障。因此,人口集聚势在必行

[[3]]

5.2.1集聚收缩镇域人口

人口集聚应逐步、逐级发展。首先收缩镇域外围离散居民点,即距离远、经济较差的行政村;其次聚集镇区附近人口,促使劳动力增长,助推中心村产业发展,同时逐步提质,深化城镇建设。

通过人口聚集,构建20分钟生活圈,形成对生态环境扰动最少、生产动力最大、生活质量最优的集约发展模式。

5.2.2吸引返乡人口和招户

随着产业发展升级,步达远镇对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鼓励创新创业、制定返招标准、扶持政策,吸引人口返乡和外地人口落户,来保证产业的发展动力。

5.3两山转换生态战略

5.3.1青山绿水大生态

严格执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要求,构建水源涵养区、林产品基地、旅游目的地,恢复保护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严禁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减少面源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5.3.2人居环境小生态

通过完善人居环境五化,做到环境净化稳基础、村庄绿化固生态、道路硬化供发展、路灯亮化便出行和街院美化展文明,促使城镇环境筑基优化。

通过家居生活整改提质,做到院落改造卫生整洁、农房改造舒适便捷和厕污治理干净健康,推动人居环境宜居发展。

5.3.3两山转换乡村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步达远镇生态景观资源丰富,如云海红枫、珍珠泡、驿站遗迹、四林渡等。依托自然景观资源打造山水云海休闲游,构建旅游公司+政府部门+专业群体+村民群体等多方协作的旅游发展模式,开发专线观光游、康旅团建游、家庭自驾游等,逐步引导民宿建设,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

6小结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下,步达远镇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区域特征优势,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优化、升级,集聚人口和各类生产要素,构建规模化发展契机。进而做到自然资源的两山转换、产业发展的动力升级、三生空间的集约优化,破解资源型贫困山区的发展困境。以步达远镇为例,探索适配于山区生态脱贫和绿色富民的有效途径,希望为辽东地区同类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琰瑛;郑善文;逯非;欧阳志云.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比较研究[J].生态学报,2018,38(22):8247-8255.

[[2]]梁水兰;谢正伟;刘芸.生态安全视角下四川省山区乡村聚居点布局规划研究——以丹巴县巴底片区国土空间规划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2,(07):24-30.

[[3]]刘墨;周永斌.辽西低山丘陵区乡村生态修复规划策略研究——以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岳台子村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