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免疫学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8
/ 2

两种不同的免疫学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效果

王玉凤

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 云南 官渡 650200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免疫学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9月到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共140例展开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纳入7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其中对照组外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研究组则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情况和血清学标志物阳性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准确性更高,能更为准确地诊断疾病,建议临床采纳。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法;电化学发光法;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效果

前言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造成患者患上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发病率比较高,作为一种嗜肝病毒,感染后能损伤患者的肝脏细胞,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可造成肝硬化,最终形成肝癌,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时间[1],因此,尽早确诊并实施有效地治疗对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目前,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为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不同的检测方法的原理各不相同,因而在准确率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基于此,本文择取140例患者分别使用上述两种方法展开检测,比较两种不同的免疫学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效果,全文如下。

正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纳入2021年9月到2023年8月在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共140例,按照抽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有70例,男41例、女29例,平均年龄(39.25±2.87)岁;研究组数量与对照组相同,男40例、女30例,平均年龄(39.32±2.89)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组间均衡性比较好(P>0.05),可比。纳入标准:(1)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2)年龄18-80岁;(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严重黄疸症状;(2)伴溶血、高脂血症等;(3)凝血功能障碍;(4)无法正常与医护人员交流;(5)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由同组检验人员采集肘部静脉血,取血量3 ml,装入真空采血管内,在3000 r/min的速率下离心10min,分离出血清,放入-20℃的冰箱中保存,检测的项目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对照组外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检验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仪器是瑞孚迪EnVision Nexus酶标仪,试剂是配套的试剂。研究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仪器是赛默飞iBright-化学发光分析仪检验,试剂为配套的试剂。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情况和阳性检出情况 阳性检出情况的主要检测指标为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电光学发光法阳性判断标准:HBsAg浓度>0.05 IU/ml,HBeAg浓度>10 IU/ml;酶联免疫吸附法阳性判断标准:抗-HBe、抗-HBc低于临界值。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对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展开统计、分析,所有结果均符合正态分布,其中计量的结果采取“±s”表达,同时实施t值检验;计数的结果则使用“%”表达,同时施以x2检验;结果P<0.05时,提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情况

研究组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情况

组别

n

准确例数[n]

准确率[%]

研究组

70

67

95.71

对照组

70

60

85.71

x2

-

4.155

P

-

0.042

2.2 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情况

两组的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如表2所示:

2比较两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情况[n(%)]

组别

n

HBsAg

HBeAg

抗-HBs

抗-HBe

抗-HBc

研究组

70

26(37.14)

9(12.86)

41(58.57)

28(40.00)

43(61.43)

对照组

70

25(35.71)

8(11.43)

42(60.00)

29(41.43)

44(62.86)

x2

-

0.308

0.067

0.030

0.030

0.304

P

-

0.861

0.796

0.863

0.863

0.862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肝病之一,主要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所致,该病毒为嗜肝DNA病毒,由包膜和核壳体组成,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没有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在长期的感染下,肝脏可逐渐纤维化,诱发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恶化成为肝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成年乙型肝炎患者的发病率虽然逐渐上升,但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5岁以下儿童的乙型肝炎发病率则不断下降,早期诊断并予以积极的治疗,对控制病毒的传播,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地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目前,临床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为DNA定量检测,虽然准确性非常高,但检查耗时比较长,而且费用相对比较高,不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逐渐选择使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该方法是检测抗原抗体系统内的相关情况,HBsAg、抗-HBs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是反映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的指标,阳性代表患者处于感染阶段,抗-HBs说明患者已经产生免疫力;HBeAg、抗-HBe是e抗原抗体系统,HBeAg阳性表示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传染性比较强,而抗-HBe阳性则提示患者的传染性逐渐减弱,疾病得到缓解[2];抗-HBc是核心抗体系统,阳性表示目前处于感染状态或者以往曾经感染过。随着实验室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以其操作简便、耗时短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两种方法的原理各不相同,故而准确率也有一定的差异[3-4]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但两种方式对各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则无明显差异。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是利用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进行检测,基本原理是酶与抗原抗体连接形成酶标抗原抗体,不但具有抗体的免疫活性,还具有酶的活性;或者抗原抗体与某种固相载体的表面结合,同时也没有破坏其活性。通过原理可以发现,该方法的检出基于酶的活性,如果酶失活则无法有效地检出抗原抗体[5-6]。电化学发光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检测手段,将抗体通过电化学发光剂进行标记,同时使用分离技术分离抗原和抗体,由于该方法的固相载体为顺磁性颗粒,比表面积比较大,能有效地增大反应面积,可以对标记物进行循环利用,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均比较高。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时,能根据指标不同的变化反映疾病的情况,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相比,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的准确性更高,能更为准确地诊断疾病,建议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吴冰.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5):36-38.

[2]姚伟.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研究[J].系统医学,2022,7(02):57-60.

[3]彭飞.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2):41-43.

[4]张建春.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7):194+198.

[5]孔玲.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性能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08):49+160.

[6]张继田.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6):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