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5
/ 2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创新研究

向蕊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是学习方式与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符合整个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潮流,与当前大学生追求新鲜事物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吻合。本文以"三全育人"为背景,论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微课堂”进行创新设计。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心理健康  微课堂

  1. "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心理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多维育人格局,对高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心理育人”指的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层面的积极影响,以达到育人育德的目的。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仍存在的可改进空间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着力点:一是通过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二是以学生社团组织策划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及相关社团活动。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仍存在可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

一、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过度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导致无法系统全面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 必修课的开设比例并不高,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目标对象的范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时间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程性”; 安排课时较少,尤其是作为通识教育课时,人数多、时间短,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授课模式单一,课程吸引力不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多仍采用的单一“知识灌输”模式,心理健康课程成为心理学知识普及课,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应用性”,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了解心理学知识、理解和掌握部分心理学概念、原理,却无法通过课程达到改善自身心理状态,有效提升自我体验和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成长的目的。直接导致课程吸引力不高,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

三、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尤其是在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方面,无法回应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弱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能持续,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会有一些收获,但是课程结束后,这种积极的影响却逐渐淡化,难以形成较为持久深刻的影响。

  1. 基于“微课堂”的心理健康课程创新设计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资源,是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相结合的创新产物,可以有效弥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基于“微课堂”的心理健康课程创新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一、以多样化、系统化、个性化为基础的微课资源建设

好的微课首先要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使其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微课的展现形式也要尽可能地多样化,包括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的讲授类微课;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问答类微课;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启发类微课;围绕某一中心问题,由全班或小组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发表看法的讨论类微课;针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的练习类微课;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类微课;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猜想或假设,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辩证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最终达成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目标的探究学习类微课。

构建设计新颖、内容丰富的微课资源是创新型“微课堂”的基础,是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以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差异化教学为基础的线上教学

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微课的教学目标具有明确、单一的特点,教学时长较短,通常在十分钟以内,学习者能有效利用零碎时间自由灵活地进行学习。

微课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与传统课堂也不一样,传统课堂通常以教学单元作为划分依据,每一个教学单元包含若干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相互建构,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最终传达给学习者。而微课集中阐述的通常是某个单一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在丰富的微课资源中进行有效选择,以适应具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课程团队在完成前端分析( 教学对象特征)、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策略分析( 微课类型和组成要素等策划) 等步骤后,依托“学习通”在线课程平台建设线上课程。线上的微课资源建成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半开放形态,由任课教师持续动态更新。辅导员借助课程平台实时进行教学监测、反馈与深度挖掘,不断优化微课程教学。

三、以班会、团辅、课前十分钟为基础的线下交流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辅导员在学生完成线上学习之后,以班会、团辅、课前十分钟为基础,与学生进行细致的线下交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个性化学习。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向品质,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与目前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发展为主”的目标导向不谋而合,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线下交流的表现手段可以是教师的讲解,也可以通过心理剧、动画等形式来展现。将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相结合的“微课堂”模式,可以有效将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让学生在交流中觉察与感悟,以达到改变学生情感和态度的目的。

4.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创新包含多个方面。微课堂的教学内容不是笼统的教学单元,而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节点,教师能够针对特定的知识节点,采用适合微课的教学活动及教学策略,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阐述清楚,达成教学目标。

完整的“微课堂”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支持资源,如相应的练习评测、学习活动流程、相关的网络教学支持材料和完善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等,这些构成要素不仅是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师生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以及进一步完善微课堂提供重要依据。

创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不仅强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同时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开展立体多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的心理育人功能。课堂内外有机衔接,助力学生心理成长。做到了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注】本文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23年暑期学生工作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堂”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岑健林.“互联网+ ”时代微课的定义、特征与应用适应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

[3].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 基于国内外微课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

[4]. 徐玉兰. 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 App 建设策略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7

作者简介:向蕊,女(1985-),讲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