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东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构建一个健康而繁荣的国家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健康中国”战略被提出,旨在通过全面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来实现国家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地方综合高校也扮演着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设计,以满足培养具有医学素养、全面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的目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和课程设计原则的探讨,本研究将对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性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健康中国”视角;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内容设计
引言
当前在地方综合高校医学专业中,传统的专业教育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伦理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医学通识课程的设计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适应社会需求和“健康中国”战略。
1“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教育
1.1对“健康中国”概念的解释
“健康中国”是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核心,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旨在推动国家整体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通过“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旨在构建一个人民健康、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的国家,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这一理念对于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培养具备健康素养和全面发展意识的医学人才,助力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
1.2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作用
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具备全面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同时,医学通识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医学通识课程还有利于培养医学人员的创新能力,推动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进步。
2“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内容设计原则
2.1全面性和多样性原则
医学通识课程应涵盖广泛的医学领域和相关学科知识,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医学伦理等,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2实践导向原则
课程设计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实验研究、临床观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3健康教育原则
医学通识课程应注重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行为,提升整体健康素养。
3“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3.1课程设置与体系构建
首先,根据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和要求,确定医学通识课程的核心内容和重点领域,如公共卫生:介绍基本的公共卫生知识,如传染病的防控、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接种等。探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相关预防措施。强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应对和应急管理;医学伦理:讲解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的理念和原则,如医患关系、患者权益、隐私保护等。探讨伦理决策的方法和实践,如权衡利弊、隐私保护和知情同意等;预防保健: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并介绍预防措施及健康促进方法。强调重大慢性病的预防与管理,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其次,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和行为。构建医学通识课程的体系框架,将各个学科领域有机整合,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多样性。例如可以设置一个核心课程模块,其中包括公共卫生、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另外设立预防保健模块,涵盖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再增设心理健康模块,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和社会支持的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可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和多样性,并全面覆盖“健康中国”战略中的核心领域。
3.2教学方法与资源开发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促进他们对医学通识课程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如案例分析:教师可以准备一系列真实或虚构的医疗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其中的问题。例如,提供一个具体的病例,学生需要通过分析症状、病史等信息来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对一个特定的医疗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例如,可以让学生就药品滥用的现象进行讨论,探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问题导向学习:教师提供一个或多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和整理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提出一个关于某种传染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行寻找流行病学数据、疫苗接种信息等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报告。
3.3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
在“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设计可以涵盖以下方面:(1)医疗机构实习:安排学生进入医疗机构进行实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医学实践的环境和工作流程。学生可观察临床诊疗、参与基础医学实验室工作等,从而了解不同医学领域的工作内容和专业要求。(2)社区健康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健康服务活动,如义诊、健康检查等。通过与社区居民接触和实际服务,学生能够了解社区健康问题,掌握健康教育技巧,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3)科普活动和健康宣传:组织学生利用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宣传册等)开展科普活动和健康宣传,向公众传递相关医学知识和健康信息。这些活动可以涵盖常见疾病的预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等方面。
3.4跨学科合作与项目研究
鼓励师生之间、跨学科之间的合作是推动学术研究和创新的重要途径。合作可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和知识共享,拓宽研究视野,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综合性的项目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项目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实际应用的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引入新的学科和技术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学科和技术在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带来了许多创新机会和挑战。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前沿问题并掌握相关技术,将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5评估与改进
设立合适的课程评估体系,包括笔记作业、期中期末考试、实践报告等,定期评估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医学通识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视角下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内容设计方面的研究,通过课程的设置与体系构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开发,组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鼓励跨学科合作与项目研究,并进行评估与改进,可以促使地方综合高校医学通识课程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要求,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推动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林清强,林政,蔡钒等.基于大健康通识教育的国家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06):109-115.
[2]耿慧霞,郝继伟,王来.基于OBE理念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常见疾病与健康管理”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43):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