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皆大欢喜》中的伦理冲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04
/ 2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皆大欢喜》中的伦理冲突

陈欢  杨志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和诗人。《皆大欢喜》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喜剧”之一。本文以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小说中以主人公罗瑟琳,奥兰多,西尔维斯,菲苾和老公爵为代表的主要人物所面临的伦理冲突以及他们为了解决伦理冲突所做出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莎士比亚;《皆大欢喜》;文学伦理学批评

    从剧名《皆大欢喜》来看,剧中受迫害的好人都得到了回报,恶人改邪归正,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关于正义战胜邪恶的理想。在这部剧中已经可以看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尤其是伦理观念。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文学伦理批评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从伦理角度分析莎士比亚《皆大欢喜》的可行性。展示各位主人公情感和行为的变化,从而带来伦理启示。             

   一、理论基础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我国学者聂珍钊提出的一种批评理论,它是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的伦理本质和教化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分析、阐释和评价的一种批评方法。文学伦理批评强调文学及其批评的社会责任,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它要求学者回到历史现场,从伦理角度解读文学作品,分析影响作品中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最重要的是,它从伦理的角度评价各种人物伦理选择的方式、过程和结果,给我们今天以道德的教益和警示。

二、《皆大欢喜》中人物的伦理冲突分析

(一)家庭伦理冲突

《皆大欢喜》以兄弟之情的破裂开篇。作为长兄,奥利弗不仅没有承担起照顾弟弟奥兰多的责任,还对他大打出手;老公爵被他的弟弟新公爵放逐了。两场悲剧都是由兄弟不和引发的。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来看,如果能够理解一组关系中悲剧的原委,也就可以推测出另一个悲剧是如何诞生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影响这两对兄弟的这种伦理意识:家庭伦理。奥利弗认为弟弟奥兰多会像弗雷德里克公爵驱逐老公爵一样损害自己的地位,而奥兰多却不理解奥利弗的不公平举动。很显然,他们是最亲密的家人。他们是应该为了保护自己所谓的权利而伤害自己的亲人,还是应该保护自己的亲人呢?在这样的伦理环境下,奥兰多面临着自己应该采取何种行动的伦理问题,即是否反抗哥哥奥利弗的不公平待遇。

从文学伦理批评的角度来看,奥利弗和奥兰多的选择和决定都是由于他们无法解决所面临的伦理问题而造成的。只有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我们才能深入认识和理解他们的选择,才能回答他们的精神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揭示的家庭伦理问题之一。

(二)道德伦理冲突

在阿登森林中,老公爵号召在森林中狩猎,接着又可怜起动物来。正如《皆大欢喜》中忧郁的杰奎斯所表现出的悲伤一样,杰奎斯常常被误认为是公爵的臣子,但实际上他是一位冷眼旁观、对世事和道德伦理冷嘲热讽的绅士。如果只从表面上看,我们可能会指责贾克冷眼旁观、郁郁寡欢。但如果从文学伦理批评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关注贾克行为的伦理道德原因,注重分析、阐释和理解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伦理选择。

(三)爱情伦理冲突

爱情伦理冲突是本篇论文中最突出的一种伦理冲突。当奥兰多赢得摔跤比赛时,罗瑟琳与奥兰多一见钟情,但两人随即失散,直到在森林中重逢,尽管罗瑟琳知道奥兰多不值得完全信任,但罗瑟琳还是无法自拔于他们的爱情,甚至说出“爱情根本就是疯癫”这种没有一点伦理根据的言论来。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来看,罗莎琳德的这种言行无疑是大胆而又先进的。文学伦理批评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和分析文学文本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其价值不在于维持已经形成的观点或意见,而在于努力获取新的知识和理解,以超越前人,从而推动前人的批评向前发展。

西莉娅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爱情经历。起初,她并不理解姐姐罗瑟琳的爱情观,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改过自新的奥列佛一出现,西莉娅就爱上了他,并立刻想和奥列佛闪电结婚。西尔维斯和菲芘之间的爱情也是与众不同的。从一开始菲芘利用西尔维斯给男扮女装的罗瑟琳送情诗,到最后与西尔维斯坠入爱河,同样体现了另一种关于爱情的伦理冲突。相似但又不同的是,试金石和奥德蕾也经历了互相磨合,体会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伦理冲突。

有一见钟情的爱情,有日久生情的爱情,有似懂非懂的爱情,当然也有突如其来的爱情。正如文学伦理学批评所要求的:批评家本人必须充当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代理人,成为他们的辩护律师,从而理解他们。所以,只有回到《皆大欢喜》中的场景,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主人公的伦理困境和他们的伦理选择。

三、伦理冲突的影响及启示

《皆大欢喜》中的伦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启发人们追求人的价值的关怀上,还体现在激励人们勇于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就像剧中的罗瑟琳一样,罗瑟琳认为自己个子特别高,如果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男人不是更好吗?由此可见,莎士比亚是在鼓励人们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戏剧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它的说教功能。这就是文学的说教功能,也是文学的功利性。我们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而接受教化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教化的实现就是审美的结果;因此,教化是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体现伦理价值的方式和实现伦理目标的途径。文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人类提供娱乐,而是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人生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导,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体验。

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对中西方理论资源的研究,为拓展和深化自身理论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文学伦理批评的实践中,我们应该关注人物的伦理选择。正如《皆大欢喜》中奥兰多通过各种伦理选择最终获得罗莎琳德的爱情一样,我们在重视文本伦理内涵分析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文本所反映的特定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伦理观念的考察。

[参考文献]

[1] Hao Wu. “Bibliometric Explorations on Studies of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Progress, Frontiers, and Prospects”. Education Journal 5(2019):5.

[2] Hattaway, Michael. AsYouLikeIt.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 Laurie Sansom. “Review of Shakespeare’s As You Like It”. The Northern Broadsides Theatre Company at the New Vic Theatre, Shakespeare, 3(2022):18.

[4] Murphy Cason. As You Like It (review). London: Shakespeare Bulletin, 2022.

[5] Nie Zhenzhao. Introduction to 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 Beijing: Peking UP, 2014.

[6] 高旭东,陈睿琦. 从古典到现代:文学伦理学的中国资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4):112-117.

[7]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8] 徐建忠. 皆大欢喜:英汉对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6.

作者简介:

陈欢, 性别女,汉,山东省青岛市,2000年10月,本科

指导教师:

杨志 山东协和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