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内容摘要:德育评价是中职德育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本文重点关注中职德育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德育评价模式,即反应层评价、学习层评价、行为层评价、结果层评价,以及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形式社会化,强化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德育教育实效。
关键词:德育;多层次多元化;评价
评价反馈是评价工作的总结也是改进教学的起点。教学评价模式是指依据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学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多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中职教育既有基本理论教学,又有实操技能的培养,与社会和市场联系紧密,其教学质量评价应具备其特殊性、全面性和可变性,教育质量评价模式也有多样性。因此对中职德育评价有着更为特殊的要求。通过近期调查分析,我们看到,中职德育评价在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职德育评价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评价主体单一。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大部分中职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本校教师任课教师为主,很少有企业、行业评价。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停留在考试分数表面,忽视了学生对学业知识的理解和领会,认为能通过学校组织的考试,完成学业,拿到学历证书才是根本目的,而这一评价主要靠教师单方实施。
2.评价内容单化。中职德育评价内容往往以课程教学为主,忽视社会实践、创业就业、行为表现等方面,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
3.评价制度缺乏。大部分中职校照搬普教评价模式,对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评价的运用、评价的反馈等没有系统的评价制度,评价的过程有时存在随意性,缺少刚性约束。
4.乏对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认可和激励。虽然现在各级教育部门都在重视创新教育,而实际上各个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创新教育往往停留在少数教师身上,大部分任课教师只是忙于把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如果说有意于培养创新素质的话,也是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准备材料和制作工具,而无力为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设意境,更缺乏应有的激励和评价。
二、建立“多层次以生评教”发展性评价方式
教学效果主要反映在学生身上,教师应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层次以生评教”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是教学评价的基本模式。
1.反应层评价。侧重考察学生对网络环境下开展德育的看法,包括对讲义、师资、设施、方法和内容等的看法。评价学生的反应是对学校德育的满意程度的测量。反应层评估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即在德育课程结束时,收集学生对教学效果和有用性的反应,通过学生反映的评价,可以知道网络环境下德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中职学校网络德育的教学改进具有很大的帮助。
2.学习层评价。主要是测量学生对原理、事实、技术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层评估的方法包括纸笔测验、手工操作演示和模拟扮演等。教师可以通过笔试、技能演练等方法来了解学生在学习前后,知识及技能方面提高的程度。另外,强调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课题组认为网络环境下德育教学评价可以从知识的学习和行为的学习两方面对学生的德育理论基础知识和时间技能进行相关评价,突破了传统的评价方式。
3.行为层评价。网络环境下的德育与传统的德育不一样,它更偏重于学生的行为改变。行为层评价需要衡量学生实践操作表现的变化,这是为了记录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课程内容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如果他们没有学以致用,就说明德育教育活动的结果是无效的。行为层的评估往往发生在某一堂实训课结束后的一段时间,由老师、同学来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学活动前后是否由差别,是否在实践操作中运用了教学活动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训、实习机会,能最真实的反映教学质量,这一层次的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主观感受、同学和教师对其教学活动前后行为变化的对比及学生本人的自评。
4.结果层评价。结果层评价主要衡量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实现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训,课本上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这一评价注重的是结果对教学的反馈,利于教师参照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如果教学活动达到了让学生改变对德育的认识,能够很好的应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构建“多元一平台”教学评价模式
为使评价更加客观,更具有指导性,在教学评价时,采取“多元一平台”评价模式,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针对学科特点、专业特点,选取评价主体,包括专家学者、同行、学生、领导、企业等,并对每个评价主体赋予一定的评价权重,按百分比综合平衡各评价主体的作用。例如:专家评价占20%,同行评价占20%,行政领导评价占20%,学生评教占20%,企业评价占20%
等,最后将结果统计加权得出最终的综合评价。
2.评价内容多元化。教学评价内容主要有教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基本技能等,各评价主体均可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价,不能仅以成绩一个方面来评价质量。如前所述,以生评教是较新的评教模式,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看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因此,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更有说服力的评价,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一起综合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
3.评价标准多元化。要使评价科学合理,评价结果能促进教学,必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差别化评价手段,使用相对评价而非绝对评价,先确定评价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参照标准来自群体的内部。评价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分级设置,可以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也可以实行同类别同标准评价。例如:评价教师的教学时以同样工作经验的教师为群体或以相关专业的教师为群体;评价学生的表现时以本校学生为群体甚至以本专业学生为群体,在内部进行横向比较,或者以某一个班级为参照,评价不同教师教学时学生的表现。
4.评价形式社会化。社会化评价就是要发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评价第三方参与评价,使评价更具有说服力。职校生毕业后服务社会各个层面,在校学习时就接受入企锻炼,实施社会性评价,吸引第三方参与,更能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为社会提供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形成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使多元评价更方便快捷、更有效,要借助信息化手段,运用网络资源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及时性的优势,收集反馈信息,这样收到的评价要更客观些。
参考文献:
[1]沃尔博格.教育评价[M].张莉莉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 版社,2011:6-63.
[2]金东贤,刘新成,何 蕊.学校德育评价改革的若干问题——基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思考[J].教育 理论与实践,2021,41(10):19-24.
[3]冯永刚.复杂科学视域下的德育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7 (11):40-43.
[4]雷浩.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理论基础、内涵与研究方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5):78-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