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维度”应对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
/ 3

以“五个维度”应对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陈树步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要: 新时代应用型大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人才培养平台,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应用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新的就业困境,制约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这就要求我们要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走创新之路才能实现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江学院考察时指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类型定位更加巩固、政策环境更加优化,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一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逐渐向应用型转变,为我国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体系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当前,学界关于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以高校的视角进行阐述,从高校采取的各种措施去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但是,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的系统性问题。我们不能仅仅把研究视角放在高校这一个层面,而是要以高校、政府、社会、毕业生和家庭这“五个维度”,全视角研究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如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应用型大学的重要作用

(一)概念界定

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与学术型大学概念相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应用型大学的关键在特色,要形成办学特色就需要高校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雄厚的行业背景和国家层面的有力政策支持。应用型大学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紧紧围绕依托行业办学的优势,充分融入产业行业发展的大潮,使其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进步的深度融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的高校虽定位不同,但同样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价值相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建设,特别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经济社发展方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变成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应用型大学建设以其为所依托行业培养的高精专特等应用型人才而备受瞩目。在全国本科院校中,应用型高校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宏观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智力支持。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二字,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产业链办学的创新发展路径,以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及时根据产业行业发展而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应用型大学的办学使命,在于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的各专业要面向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所依托的行业发展特色,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链牵引教育链,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要、企业实践要求紧密对接,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养成,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才供需矛盾,是推进新时代应用型大学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让高质量就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智力和人才基础。

二、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原因

“就业难”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从宏观层面看,经济增长放缓、人口结构变化、教育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是阻碍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拦路虎”,从微观层面看,专业技能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沟通能力不佳、应变能力不好等因素同样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我们要看到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困境,较之其他类型高校虽然有着普遍的共性问题,但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个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培养方向的固化。应用型大学以“应用”为出口,产业行业的发展态势应当是也必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风向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要随之同步实现“更新换代”,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上找到适合的“用武之地”。当前,部分应用型大学在办学特色方面不能依据行业发展而及时调整,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是人才供需对接不够精准。人才培养应当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新兴业态的涌现,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求职难”“招工难”并存,反映出教育链与产业链还未能实现精准对接。部分应用型大学所设专业还停留在以往传统模式,在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等方面不能有机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不够。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质,学生的专业和实际用工市场的需求并不完全匹配.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只能从事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浪费”。

三是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部分应用型大学在专业设置上,没有创新意识,有的是简单的间接模仿,有的是直接照搬综合性大学的经验做法,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存在趋同现象。其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对新设专业的精准调研不够,可能与该地区或同类院校的设置情况出现雷同,导致重复建设,使得同专业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后核心竞争力不足,出现就业难的困境。

四是就业市场内卷严重新时代以来,高等教育同样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层次上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二本”院校,与“一本”院校、“双一流”高校相比,学生的择业范围更为有限,许多高端就业岗位无法进入,特别是综合类、管理类岗位,大部分优质企业、国企央企都把这些岗位选拔范围定位到985、211或者双一流高校,甚至是要求必须是研究生学历。这就使得部分专业的择业范围受应用型大学层次影响,没有机会参与到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当中,就业市场“内卷”严重,竞争压力较大。

三、以“五个维度”应对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青年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大事。而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以其精准的对接行业产业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何精准解决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迫在眉睫。结合以上问题阐述,笔者从以下“五个维度”提出应对策略。

(一)高校

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开展就业指导的第一站。

从应用型高校角度来看,一是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构建应用型专业体系。应用型大学要根据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和建设需要,充分集合自身办学优势特色,深入推进学科专业间的资源整合,提升应用型学科专业产教融合水平,实现产业链贯穿育人全过程。二是要坚持以扎根地方、依托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健全“招生—培养—就业—反馈”的联动机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化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支点作用。三是要立足特色,拓宽就业市场,加强校企合作,扎实开展实习实训等,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兜底帮扶,强化用好政策促就业等。

(二)政府

政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守护神”。如何实施好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支持性措施,关系毕业生就业质量,更关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大学立足地方,辐射行业,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做好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提高政治执行力,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要站在全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丰富针对应用型大学的政策供给,精准施策,以积极的教育、人才政策增强对各地人才的吸引力。二是要措施有力,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好对应用型大学的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热情;三是要给予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企业招聘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打击招聘中的违规行为,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三)社会

社会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目的地”。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企业,是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所要接受的“第一课”。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是要通过加大招聘力度、提高薪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职业晋升等方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就业氛围,杜绝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第一学历歧视等,要对“双非”高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毕业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应用型人才真正走上应用型岗位。三是要为毕业生提供更具关怀和更有吸引力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等,注重人文关怀,杜绝职场PUA。

(四)毕业生

毕业生求职就业关系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大学生自身的重要课题。

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提早进行个人生涯规划。二是要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增强自身竞争力,多参加社会实践,为自己的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三是要脚踏实地,找准定位,合理设置求职预期,做好求职规划,先就业、后择业。

(五)家庭

家庭对大学生求职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家庭收入越高,大学生就业的紧迫感越差,较少关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职业规划,并且越有经济能力继续深造。而家庭收入越低,大学生对就业压迫感就越强,并会很早制订自己清楚的职业规划,并且在毕业后直接工作,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家庭因素同样是大学生就业环节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一是要抛弃固有的国企央企、公务员事业编等就业方向,正确引导子女就业。二是要及时与子女进行沟通,在经济上、情感上和生活上给予合理支持,多一点安慰和鼓励,减缓学生的就业焦虑和压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是要培养子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韧不拔、勇于面对挫折的品格,让子女能够有足够的准备早日走出家庭温室,走向社会熔炉等。

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需要高校、政府、社会、毕业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措并举,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特别是应用型大学所培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其高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等不同,决定了其应对就业困境同样存在着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的不同。以上“五个维度”的阐释,彻底跳出以往研究者局限于在高校和政府的视角,以更全面的视角找出当前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为应用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新举措、新路径和新视野。

(2022年度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编号SYSK2022-009)

作者简介:

陈树步(1985-   ),男,辽宁省沈阳市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研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2021年3月.

[2]崔弘,闵令珍.当前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人力资源,2020(18):104-105.

[3]卿云.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72-173.

[4]王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时代教育,2013(7):111-112.

[5]江月.新形势下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路径研究[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12).


[1] 百度百科:应用型大学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4%E7%94%A8%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