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洛杉矶保育院
摘 要:现如今,我国积极倡导红色文化教育,同时提出传承红色基因,而红色故事里就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探索与独立生活的奋斗史。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中,有着丰富多样教学模式,可有效挖掘利用红色故事作为教育资源应用于大班语言活动,将红色故事融入表演活动中,更有利于幼儿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教会其明辨是非,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革命历史观,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的启蒙价值。
关键词:红色故事;语言表演;实践探究
3-6岁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幼儿会快速积累关于语言的经验。大班幼儿经过在园两年多的学习,词汇量快速扩展,生活经验和想象力的丰富化,拓展了他们的表达内容,相比中小班幼儿,明显有更强烈的表达意愿。尤其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在全国掀起了党史教育学习新热潮。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和思考,通过经典红色故事阅读分享和表演丰富大班幼儿语言活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红色故事表演活动在幼儿语言发展中的价值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当幼儿置身于阅读分享与角色表演时,会在目标的牵引下,故事剧情的发展中,产生强烈的语言交往需求,会与不同的主体互动,使活动成为一个充满多类型语言交往活动的实践空间。幼儿对同伴间故事分享和表演活动具有与生俱来的兴趣,他会自主、自发地参与到语言交往中。幼儿通过不断学习、分享、表演、讲述,不仅了解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历史,还能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语言分享情感与经验,从多个层面上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达成语言学习目标任务。
二、红色故事融入大班语言表演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幼儿爱国主义思想启蒙教育
红色故事承载着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底蕴。从认知角度看,它对于幼儿了解红色革命故事有着重要意义;从道德层面看,红色故事是道德教育的一种模式,为孩子开启了爱国启蒙教育,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培养幼儿坚强、自立、勇敢等人格品质与团结合作精神。
(二)有利于丰富大班语言教学活动内容
教师根据特殊的的节日和纪念日,将红色故事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幼儿园活动,给幼儿营造了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比如:在建党节、国庆节时,幼儿园可以组织孩子唱红歌、画国旗、做游戏、讲红色故事、看阅兵大典录像等活动,以此歌颂祖国,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在七七事变、中国国耻日、国家公祭日时,与孩子一起默哀致敬、参观革命旧址、观看抗日纪录片等,使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凝聚力,体验爱国启蒙教育。
(三)有利于推动家园共育的深入发展
幼儿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只是教师在幼儿园保育、教育教学的问题,家庭和社区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幼儿园可以依托幼儿参观红色革命旧址、纪念馆等地的学习经验,积极开展红色故事教育活动,拓宽幼儿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调动家长参与挖掘整理优秀红色资源,特别是红色故事,结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积极互动,并自觉的培养幼儿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形成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的教育合力,促进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三、红色故事表演活动培养幼儿语言素养的路径
(一)确定表演脚本:生成口语化语言
案例:几名大班幼儿在阅读红色故事过程中决定要表演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随即开始讨论剧本,在推敲剧本时,幼儿会经历语言运用活动的转换,即将书面语言转换为口语化的台词。幼儿会发现用于故事讲述的语言,要经过微调才适合表演。口语化的台词既要顺应口语表达的需求,又要有一定的舞台感。在确定脚本的过程中,他们会思考、讨论,生成新的语言,培养了对语言的敏感性。
(二)细节讨论:运用交际性语言
定了剧本之后,幼儿还有许多细节工夫要做,为把故事演好,幼儿要通过讨论进行计划,想一想该怎么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运用交际性语言,通过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角色分工是剧本表演的前提,每名幼儿都运用适当的语言去争取自己的分工,懂得了用什么方式表达才能被同伴接纳。当在角色分工中产生分歧时,幼儿再用相应的语言去表达需求、调解纷争、回应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了语言交往的能力。
(三)剧本表演:体验演艺性语言
演艺性的语言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要产生艺术的效果,与普通的生活语言并不相似。幼儿在故事表演中使用这种语言,有利于加深对语言不同功能的认识,并初步感知语言的艺术之美。
通过红色故事脚本表演,幼儿使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角色的情感,可以让小演员和观众一同感受,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的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坚强、勇敢、机智,也让幼儿学会了用语言传递内心的情感,将高兴、悲伤的心情以及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置身于情境之中,幼儿的艺术本能被激发,对涉及节奏感的爱国词句进行了恰当处理,有助于幼儿积累关于语言节奏感的早期经验,也有助于形成爱国主义情感体验。
(四)活动评价:使用陈述性语言
结束后进入评价环节,师幼要以语言回顾活动过程,幼儿说自己的感受,陈述活动的经过,教师也要给出一定的评价。教师用言语激励幼儿多说,对幼儿所说的内容不设限制,只要让幼儿感到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将它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幼儿主动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于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
红色故事是共产党人领导我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真实写照,是无数革命先辈发扬革命精神的生动反映,是新时代红色传统和赓续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在大班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入经典红色故事,创新语言表演形式,依据预先创设好的环境,将红色故事中的革命精神与环境有机结合。既能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学习语言表达技巧,也对革命先辈产生了无限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激发幼儿对红色文化的兴趣,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厚植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追寻红色记忆,传播红色故事,滋养时代精神,让英雄人物的故事在幼儿心中缓缓流淌,在点点滴滴的浸润下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使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彭莉萍.幼儿园利用红色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思考[J].基础教育,2017.
[3]焦慧焱.幼儿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76.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红色故事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GH22Y0901)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