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目的:讨论在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舒适度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6-2023.6在本院门诊通过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12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组,研究组(60例,应用舒适度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的置管时间、置管失败事件发生率和患儿对应用留置针的配合度。结果: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比对照组长,且出现管道堵塞、液体外渗、自然脱落、意外滑落和静脉炎的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儿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舒适度护理干预可以预防静脉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配合度,有利于延长管道留置时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舒适度护理干预;置管时间;置管失败;
医院门诊中,由于小儿本身发育未成熟,静脉血管纤细,难以穿刺,且小儿天性好动,对于静脉输液行为的理解程度不够,容易对输液管道造成牵扯,从而影响输液效果[1]。因此,在小儿静脉输液治疗时往往会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且留置针的操作较为简单,容易被固定,比常规输液方式的安全性更高[2]。但留置针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穿刺点感染、置管失败等,因此需要给予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干预[3]。为了提高小儿的配合度,本文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开展舒适度护理干预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门诊在2022.6-2023.6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通过双盲法随机分组,研究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11岁,平均5.46±1.03岁,应用舒适度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1~12岁,平均5.86±1.02岁,应用常规护理)。两组患儿的年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差异(P>0.05)。所有患儿家长都签署了研究同意书。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研究。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本研究的120患儿都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治疗。首先选出患儿手背处较为粗直且有弹性的静脉血管作为穿刺点,穿刺器对穿刺点位置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将留置针和输液器具连接在一起,然后排出导管空气,同时检查管道是否存在堵塞现象并及时处理。输液护士左手绷紧患儿穿刺点处的皮肤,右手持留置针和皮肤呈15º~30º夹角缓慢入针,确认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对外套管进行固定,置管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封管,在下次输液时仅需对肝素帽消毒即可使用。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门诊护理方法,及置管前对患儿家长讲解静脉留置针的好处,并告知家长对留置针的日常护理措施,同时安抚置管过程中患儿的不良情绪,并在置管结束后观察患儿的输液反应。
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干预上应用舒适度护理干预,包括:①利用小游戏等方式和患儿拉近距离,并在置管之前播放动画宣传片和治疗儿歌,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降低患者对留置针穿刺的恐惧,使得患者配合置管。②在置管之前,向家长详细讲解留置针的作用原理,提高家长对留置针的认知。③采用无痛置管的穿刺方案进行置管,尽可能降低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的疼痛感。④使用一次性的透明敷贴,对留置管道塑性后将其根据“U”形模式进行固定。⑤在日常饮食和作息上给予指导,预防患儿因不良的饮食行为导致管道出现堵塞现象。
1.3 疗效标准
(1)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2)记录并分析两组患儿出现管道堵塞、液体外渗、自然脱落、意外滑落和静脉炎的置管失败事件发生情况;(3)采用本院门诊自制的配合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儿对应用留置针的配合度,本次研究发放120份,有效回收120份,调查表的信度系数为0.895。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纳入软件SPSS23.0中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并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的置管时长
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长()
组别 | 例数 | 置管时间(d) |
研究组 | 60 | 3.21±1.04 |
对照组 | 60 | 2.58±0.97 |
t | - | 3.431 |
P | - | 0.001 |
2.2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儿出现管道堵塞、液体外渗、导管脱落、静脉炎的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儿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管道堵塞 | 液体外渗 | 导管脱落 | 静脉炎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60 | 1 | 0 | 1 | 0 | 2(3.33%) |
对照组 | 60 | 3 | 1 | 4 | 1 | 9(15.00%) |
χ2 | - | - | - | - | - | 4.904 |
P | - | - | - | - | - | 0.027 |
2.3比较两组患儿的配合度
研究组患儿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对比两组患儿的配合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配合 | 基本配合 | 不配合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60 | 37 | 20 | 3 | 57(95.00%) |
对照组 | 60 | 31 | 18 | 11 | 49(81.67%) |
χ2 | - | - | - | - | 5.175 |
P | - | - | - | - | 0.023 |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上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采取的一种治疗方法,但静脉输液往往是一个短期、多次的过程,传统输液方式下患儿会进行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疼痛感和不适,影响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
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次数少、不易脱落、可快速给药的特点,在儿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置管仍然是一种侵入性的穿刺行为,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发生置管失败的现象,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干预[4]。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比对照组长,出现留置针应用失败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患儿对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通过舒适度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宣教指导,并利于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和无痛穿刺方案,尽可能降低了患儿对穿刺行为的恐惧情绪,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儿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了患儿对置管的配合度[5]。同时,在舒适度护理干预下,患儿在留置针应用中出现管道堵塞、液体外渗、自然脱落、意外滑落和静脉炎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得到了有效控制[6]。这说明舒适度护理干预可以让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提高家长的满意度,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儿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应用舒适度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价值,可以预防置管中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家长的满意度,在临床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洁薇,邱诗群,张媛.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多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22,8(23):181-184.
[2]张晓峰.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17):118-120.
[3]李园园,田芳芳.预见性心理干预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心理月刊,2022,17(14):135-137.
[4]陈静,苏小利.三步宣教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27):153-155.
[5]吕蓓芳.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08):65-68.
[6]刘青青,刘莉娜,丁明娥等.舒适度护理干预在门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2):1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