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3

新时代农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陈鑫鑫

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30045

摘要

农村管理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标识。探讨新时代农村发展对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系建设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旨在探讨新时代下中国农村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通过对农村管理的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为新时代农村管理的持续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管理;改革;乡村振兴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农村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农村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和党建工作等。因此,加强农村管理创新,促进农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新时代下中国农村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为农村管理的持续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本文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为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同时也可为新时代农村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促进新时代农村管理领域的积极变革和创新发展,为新时代农村管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

新时代农村管理具有一系列基本特征。首先,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农村管理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农村管理必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能和决策水平。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管理的核心要求。农村管理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最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成为新时代农村管理的重要任务。乡村治理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提高农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的背景下,对农村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意义的农村管理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一、政策导向明确。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政策导向明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比如,加强土地流转、农业产权制度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旨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技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是新时代农村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当前的背景下,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如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创新驱动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关键途径。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还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体而言,科技创新可以涵盖许多方面,例如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及农村金融服务等。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各方面的合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促进科学家与农民的合作等方式来加强合作。同时,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农村人才的素质和科学素养,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总之,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是新时代农村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深度融合[1]

三、依法治理强化。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依法治理强化。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同时,政府还积极推进公开透明、村两委由专业法学人担任,乡村巡回法庭和农民参与协商等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法治气质, 实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

四、文化传承弘扬。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文化传承弘扬。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注重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乡村文化礼堂和文化广场等,为农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通过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以此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3]

五、社会服务完善。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服务的完善。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医疗、教育、文体等领域的发展,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对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 使广大农村得到了较快发展[4]促进城乡差距的缩小,同时也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新时代农村管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出多元化、科技化、法制化、人文化、服务化等特点。这些特征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旨在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中国农村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农村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中国进入新时达,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也得到了不断扩大。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一直在推行农村管理和农业发展相关政策。然而,农村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将详细讨论这些问题和挑战。

一、人口流失和劳动力不足

人口流失是中国农村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发达地区。许多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人口结构处于严重失衡状态[5]给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留乡创业政策,提高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鼓励农村人口留在家乡,但这些措施的效果还不明显。因此,在人口流失和劳动力不足方面,中国农村管理仍面临巨大困难。

二、农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原因,农业发展面临供给要素分配不平衡、活力不充分等问题[6]。一些地区仍然面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低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东西部扶贫开发战略、实施农村电商和电子商务等项目,以推动农村发展平衡。尽管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努力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三、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收入增长仍然不够稳定。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他们的收入增长面临更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加大投入,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增加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供应,提高农民收入保障水平,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四、农村社会治理问题

农村社会治理相对城市来说更为复杂,涉及到土地纠纷、农民工维权、乡村治安等方面的问题。当前,农村社会治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和机构间的协作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司法保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机构建设等,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五、乡村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缺乏保护意识[7]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药施用管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等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农田质量。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法规的完善和落实,增加环保投入,促进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的培养等,以推动农村环保的发展。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运营管理效率低下、高素质人才短缺、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8]给农村生产、居民生活和产业发展带来了影响,也制约了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政府通过增加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等措施,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

总之,新时代农村管理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与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

三、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措施

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对策是促进农村振兴、实现乡村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为了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提高农村管理水平,我们可以从加强人口管理、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加强人口管理是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的重要方面。在面临人口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的情况下,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利用人口资源,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人口管理可以促进人口流动的合理引导。通过建立健全的人口流动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动,实现城乡人口的平衡发展。这可以避免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同时减轻了资源环境压力,促进了农村和城市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其次,加强人口管理可以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等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使其具备更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可通过创新就业模式,扩大农村就业领域,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劳动力不足问题。此外,加强人口管理还可以优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服务,吸引和留住人才,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这可以增强农村的吸引力,促进人口回流,推动农村发展。在加强人口管理方面,政府应当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对人口流动和就业的指导和引导,提供必要的扶持和支持措施。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共享和管理,为人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总之,加强人口管理是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的重要方面。通过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就业能力,并优化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应对人口流失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推动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其次,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确实是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的关键环节。土地作为农村的重要生产要素和农民的主要财富,土地制度的改革对于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制度改革可以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流转难、流转成本高、流转规模小等,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通过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促进土地租赁和转让活动,可以加快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民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安全、高效。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增强农民土地经营权益保护。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分散、权益保护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容易导致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通过建立健全的土地产权制度和法律保障体系,明确和保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可以增强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此外,土地制度改革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发展。通过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坚持科学立法,建立健全与土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产权和经营权的界定,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土地管理意识,推动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落实。通过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发展,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新时代农村管理改进的关键路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短缺、土地资源瓶颈、气候变化等问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着粗放式发展、农业品种单一、耕地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绿色生态、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的发展,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此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还可以促进农村人口就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留守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流失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方面,需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制定科学规划和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投入、农民参与和社会力量支持,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运营机制。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升级。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缓解农村人口流失,可以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民富裕的目标。现代化进程的推动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落实。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 农村要紧随时代的步伐, 农村管理要结合新时代发展理念, 解决管理的弊端,完善人口管理制度, 继续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有助于健全农村管理体制, 实现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扬,张耀兰.推进农业农村科技现代化  持续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J].安徽科技,2022(12):39-43.

[2]唐建兵.全面依法治国视阈下的农村基层依法治理[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01):103-108.DOI:10.13573/j.cnki.sjzxyxb.2019.01.020.

[3]宿秀平,亓慧坤.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策略探究[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3(08):44-48.

[4]王景明.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支持农村民生事业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380+395.

[5]何跃,杨博.农村人口流动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研究[J].现代化农业,2023(02):70-72.

[6]吴咏梅.农业供给要素不平衡不充分探究[J].中国市场,2018(09):22-24.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22.

[7]周强.加强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探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3,36(06):125-127.

[8]王伟,孔繁利.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3(0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