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直属机关幼儿园 湖北 宜昌 443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幼儿园教育全面开展,教师要以幼儿积极参与为前提,围绕幼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在幼儿认知发展的过程中,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因此教师要重视科学实验设计,融操作、思考以及趣味性于一体,提高幼儿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科学素养提升。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学实验;科学素养
引言:在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直接学习经验,通过体验式教学丰富幼儿知识储备。科学小实验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幼儿天性活泼,模仿力强,动手能力强,教师应抓住幼儿特征设计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小实验,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鼓励幼儿进行创新实验,通过实验方法以及科学原理的传授增强幼儿学习体验,提升幼儿科学素养。
一、生活实验,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
陶行知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丰富认知。幼儿有限的生活认知以及经历决定了教师设计的科学小实验要操作简单,同时也要具有探究价值,在满足幼儿探究欲望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与科学精神[1]。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不倒翁科学实验,不倒翁顾名思义就是怎么推都不会倒,教师拿出不倒翁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且猜测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其中的科学原理是什么,然后组织幼儿利用橡皮泥、乒乓球、绿豆等进行实验操作。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幼儿将乒乓球开一个口,接着放入橡皮泥并且固定在底部中间,再用彩纸叠出圆锥,粘贴在乒乓球上部。在做好之后,幼儿纷纷推动不倒翁,有的不倒翁不会倒,有的却一推就倒。教师与不倒翁制作中存在问题的幼儿一同探究,分析其中的问题原因,并且讨论总结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教师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从生活中选取实验素材。在秋天,大部分树叶都会变黄然后飘落,还有部分树叶会变成红色,或者依旧保持绿色。教师让幼儿利用周末与父母亲近大自然,收集树叶并且带到教室,组织幼儿观察自己收集的树叶形状、颜色,并且触摸叶片正面和背面,观察树叶的叶脉、叶片和叶柄,猜想为什么树叶的颜色会发生变化,为什么有的树叶会飘落,有的树叶四季常青等。
教师还可以以幼儿喜欢的吹泡泡游戏作为科学实验,组织幼儿进行泡泡水的制作。在科学实验中,教师为幼儿提供肥皂、洗洁精、洗衣液和水,然后让幼儿进行泡泡水的制作。幼儿按照1:1的比例,在两个杯子中分别倒入水和洗洁剂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一杯加入半勺白糖,一杯不加白糖。充分搅拌后拿起吸管蘸取泡泡水,看能不能吹出完整的泡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加了白糖和没加白糖吹出的泡泡形状有什么特征,幼儿发现没加白糖的泡泡吹出来不完整。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白糖的作用是什么?幼儿探究得出结论:白糖会使吹出来的泡泡不容易破,且颜色鲜艳好看。
二、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提出问题的前提是观察,在对生活中的现象观察与思考以后,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科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学生首先要进行观察,然后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比如在一年四个季节中,每个季节的特点各不相同,有的幼儿能够通过冷、热等形容不同季节的温度特征,有的幼儿能够通过发芽、结果、落叶、下雪等描述四个季节的状态,这是幼儿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的体现。教师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要以观察为基础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比如幼儿喜欢观察小动物,尤其是小蚂蚁等昆虫,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自然科学实验,利用园区操场或者公园、路边等蚂蚁出没的地方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开始之前,教师组织幼儿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带上蚂蚁喜欢吃的食物、带上需要绘画或者记录内容的纸和笔等,教师还要强调纪律与安全,不可以到处乱跑,也不可以触摸昆虫。在观察蚂蚁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着重了解蚂蚁搬运食物、交流的方式等,并将蚂蚁的外貌以及搬运食物的过程绘制下来。
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变色的花”科学实验,了解染色技术。在实验中,教师选择常见的月季植物,然后在准备好的两个玻璃瓶中放入清水,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墨水,再将月季放置在玻璃瓶中,让幼儿观察一段时间之后月季花瓣颜色的变化。教师也可以将月季花的茎分成两部分,分别插在滴有不同颜色墨水的玻璃瓶中,再次观察月季花瓣的颜色。
三、种植活动,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素养
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接触大自然、进行户外活动是幼儿丰富认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知四季的变化、观察动植物的形状、记录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2]。种植活动是幼儿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劳动能力、责任意识的主要环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种植活动参与机会,让幼儿在园区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与观察记录,以此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在园区开辟种植角,让幼儿选择植物种子进行翻土、播种、浇水等一系列种植活动。常见的植物主要有茄子、南瓜、番茄等易于生长、便于观察的蔬菜。幼儿在种下种子之后,每隔三天或者一周到种植角进行观察,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每次看到的植物状态,一直到果实收获结束。
在完成种植观察科学实验后,教师将幼儿坚持记录的绘画作品装订成册,并且让幼儿说一说每个时期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需要进行的植物养护工作,分享收获的乐趣。此外,家长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参与者,教师要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组织家长带领幼儿参与种植观察实验,在当地的农场进行参观,进行家庭种植活动等,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究能力,促使幼儿认识更多植物,了解植物的种类和习性,丰富幼儿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轻视科学小实验活动的设计,应组织幼儿在不同形式与内容的科学实验参与体验中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教师要从幼儿的生活中提取科学实验素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与探究能力,在渗透科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丁有香.论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J].新课程,2022(22):86-87.
[2]俞清桂.幼儿园如何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J].科幻画报,2021(05):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