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中医医院 421800
【摘要】目的:分析为胃穿孔患者合理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陆续接收的胃穿孔患者中择取76例并遵照双色球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计38例。参照组会为其提供传统开腹手术,而研究组则为其提供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其术后的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皆显著优于参照组数据(P<0.05);研究组患者其并发症出现数据也显著少于参照组数据(P<0.05)。结论:临床为胃穿孔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合理运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既有助于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出现几率,又可帮助患者胃肠动力获得明显性改善,推荐参考。
【关键词】腹腔镜;胃穿孔;微创手术
胃穿孔可谓是胃溃疡在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胃穿孔通常发病较急,若未能及时得到治疗还会有一定致死风险[1-2]。当前临床上对胃穿孔患者大多结合其病情实施手术治疗,而腹腔镜手术相比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备创伤小、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出现几率小等优势,因此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则着重围绕为胃穿孔患者合理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具体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本院陆续接收的胃穿孔患者中择选76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计38例。其中参照组含女17例、男21例,平均(44.09±2.18)岁;研究组则含女18例,男20例,平均(44.38±2.06)岁。经分析两组胃穿孔患者其基线数据并未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胃穿孔患者会为其开展传统开放式手术,即为胃穿孔患者予以全身麻醉,然后在患者胃部位置切开腹部,对其穿孔的位置进行确认后实施修补操作,手术结束时则为患者放置引流管,术后则结合胃穿孔患者的恢复情况将引流管适时拔出,着重注意预防感染。
研究组胃穿孔患者则会为其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具体为:为胃穿孔患者予以全身麻醉,使患者维持在仰躺卧位且头高足低;在胃穿孔患者的脐下缘位置作弧形切口,并为患者建立CO2气腹,需注意将气腹压维持在11-13mmHg范围内(1mmHg=0.133kPa);然后则在患者其脐下缘处切口将导管缓缓插入,以此便于对患者胃穿孔发生的具体部位进行必要确认,完成确认后则将10mm的套管针(Trocar)妥善置入,并借助腹腔镜对施术部位予以必要确定,以此在患者左锁骨中下线5cm与右锁骨中下线2cm处作切口,为患者实施腹部探查,为其腹腔中的残渣积液进行必要清洗,并为患者取出其穿孔部位少许组织送往病理活检,以此将其患有胃癌或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进行排除;然后则为患儿对其穿孔部位予以常规缝合处理,完成缝合操作后则对其大网膜进行必要的结扎固定,在对患者腹腔下无漏液及出血情况进行确定后即为患者常规放置引流管;在整体手术完成后则为患者提供肠胃减压、补液以及抗感染等治疗措施。
1.3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的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胃电主功率、胃电幅、胃动素、胃泌素等);严谨统计两组胃穿孔患者其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数据(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等)。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7.0完成相关数据分析工作:计数数据则会运行X2检验且以(n%)描述;计量数据则会运行t检验且以(±S)描述。P<0.05即表明研究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2结果
2.1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
研究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皆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
表1两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对比()
组别 | 例数(n) | 胃电主功率(dB) | 胃电幅 (μV) | 胃动素 (μmol/L) | 胃泌素 (μmol/L) |
研究组 | 38 | 98.75±9.48 | 154.09±18.16 | 186.92±12.49 | 91.04±5.13 |
参照组 | 38 | 91.96±9.31 | 139.27±18.04 | 168.35±10.94 | 82.19±3.06 |
t值 | - | 3.1502 | 3.5690 | 6.8944 | 9.1331 |
P值 | - | 0.0000 | 0.0006 | 0.0000 | 0.0000 |
2.2并发症出现情况
研究组胃穿孔患者其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数据显著性少于参照组(P<0.05)。
表2两组胃穿孔患者其并发症出现数据对比(n%)
组别 | 例数(n) | 腹腔脓肿 | 粘连性肠梗阻 | 切口感染 | 总出现率 |
研究组 | 38 | 0(0.00) | 0(0.00) | 2(5.26) | 2(5.26) |
参照组 | 38 | 3(7.89) | 2(5.26) | 4(10.53) | 9(23.68) |
X2值 | - | - | - | - | 5.2084 |
P值 | - | - | - | - | 0.0225 |
3讨论
胃穿孔患者一般在发病后会伴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其发病早期患者的上腹部为存在明显的疼痛,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演变为全腹疼痛,严重时还会致使患者出现休克[3-4]。当前对胃穿孔患者较为常用且效果显著的便是手术治疗,但是传统开腹手术相对而言会不可避免地为胃穿孔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且术后患者的恢复周期也会相对更长,同时并发症的出现风险也较高。而腹腔镜微创手术相比较之下其对患者身体造成的损伤会较小,且术中各项操作也不会致使患者其腹腔内脏器受到严重挤压或出现严重移位,术后患者的肠胃功能也能够以更快速度恢复。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其术后的胃肠动力相关指标数据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其并发症的出现数据也显著性少于参照组(P<0.05)。
综上可知,为胃穿孔患者合理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即有助于促使患者术后胃肠动力获得显著改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具有良好安全性,推荐参考。
参考文献:
[1]汤建康.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1,26(8):576-578.
[2]罗宇.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效果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9):9-12.
[3]胡越,李运奎.腹腔镜修补术对胃穿孔患者胃肠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2,28(14):81-83.
[4]王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对比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