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学过程

/ 1

白鹭》教学过程

杨建秀  巴哈尔

新疆温泉县哈日布呼中心小学  

师: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走进第一单元的第一课《白鹭》,细细品味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出示PPT)这就是美丽的白鹭,它属于鸟类,而作者却说它是一首诗。为什么呢?

学生: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师:大家交流的真不错,白鹭真的如一首精巧的诗。理解精巧的意思(精致、巧妙),白鹭的精巧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找出描写白鹭精巧的部分。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展示:

生: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适宜—合适)色素指颜色,颜色的适宜在第五自然段——蓑毛、长喙和脚,色素的配合恰到好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出示PPT)(    )的蓑毛,(   )的长喙,(   )的脚。增之一分则(   ),样,减之一分则(   ),素之一忽则(     ),黛之一忽则(    ),我们在背诵这一段时一定要注意,前两句是“一分”后两句是“一忽”。分和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在这里为了强调数量的微小。这个句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吗?

生:句式相同,都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共四组反义词:增(减)  长(短)  素(黛)白(黑);“黛”是形声字,它的音节是(dài),指黑色。

生:身段的适宜在第三自然段,拿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在对比中感受它的身段的适宜。

师:白鹭的精巧表现在色素、身段上,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白鹭在清水田里干什么?在钓鱼,这里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白鹭写活了。作者又运用了比喻:把整个的田比作了一幅画,一幅怎么样的画呢?是呀,多么美的一幅水田钓鱼图呀。(出示PPT)师生一起表述画面。现在就请同学们试着用老师的这种方法学习后面的部分。

生: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悠然的白鹭在枝头在干什么呢?是在望哨吗?这段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拿白鹭和别的鸟进行对比,凸显白鹭的特立独性与优雅。

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是个疑问句,引发了读者的无尽的猜想。我想给这一自然段起了一个名字,是枝头独立图。(出示PPT)请生试着描述。

师:活动了一天的白鹭,在黄昏之时在空中低飞,享受着乡村的和谐,从“恩惠”一词可以感受到村民的质朴善良。正是人们的爱,给足了白鹭安全感,才使得它更加的生机勃勃。

生:我给这一场景加一个小标题—黄昏低飞图。(出示PPT)

师:是呀,白鹭的色素、身段都是那样的适宜。有它在的画面都是那样的祥和,不论是在水田,在清晨,还是在黄昏……

接着,作者运用了反问的句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白鹭虽不会唱歌,但它本身就是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请大家把这个句式换成肯定句,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

生:破折号在这里起着转折的作用,来强调自己不变的看法: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与第一自然段进行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生: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它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起全文,第二部分是叙述白鹭的精巧,第三部是总结全文。整篇课文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之所以能够把白鹭比作一首精巧的诗,是因为他打心底里对白鹭的喜爱,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也学习作者郭沫若的细致观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设计意图: 整堂课的教学做到了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熟知课文儿内容的同时,又对修辞方法,句式结构,词语理解,字形的把握等知识点又进行了复习;其次引导孩子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此达到了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