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8
/ 2

新工科背景下高分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徐海涛,赵春辉,周建萍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

要:为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对工科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工科”的发展战略。新工科教育与我国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新产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提供的大量人才进行支撑。本文探讨地方高校研究生高分子材料专业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培养新工科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模式,提出了密切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教师队伍的转变、建立新型课程体系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工科;高分子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工科类专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的专业服务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另一方面,人们把它们视为技术水平低下、前景暗淡的传统产业。教育部《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在20172月正式颁布,为新工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20174月,天津大学举办了“工科优势院校新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公布了“天大行动”[2]20176月,教育部成立了关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并举行了初次工作会议。该会议制定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北京指南”[3]“新工科”三部曲[4]的实施,为我国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新工科”一词的内涵至今尚无定论。在《通知》中,教育部将“新工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概括为“五个新”[5]。第一个新为新的工程理念,一个工程要做好,理念是关键。第二个新为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比传统的更能满足当今时代培养新工科人才的要求。第三个新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新的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第四个新为新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新工科”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最后一个新是新的分类发展模式,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有缺点,新的分类发展模式更适合现在的学生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学科,它承担着培养高分子材料学专业人才的重任。为了满足新时代对高分子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应在关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案、课程的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更新。

1构建适合高分子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支柱。我们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开展的课程旨在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强烈的新工科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创新型人才。

1)构建新的工科专业课程体系。

打牢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增加通识教育,强调“基础性”。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突出“实践性”。根据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特性,进行工程设计学习、产学研项目实践锻炼、工程科研实践积累等,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确立新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标准

2)建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积极加强产学研合作,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协同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开展工程实践项目。坚持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思想;坚持面向高分子产业、面向高分子工程、面向高分子未来;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努力推动新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2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新经济时代的创新周期在缩短,技术革新、成果转化加快,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思维模式和创新能力有了新的需求。对高等院校来说,要着眼于工业和经济的需要,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创新创业动力。

1通过参与式和启发式方法,让每位学生能够体会到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培育每位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通过启发式方法培育学生的新颖性思维,运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思考与解答工程技术问题;其次,通过启发式方法培育学生具有开拓性,勇于开创拓展现有领域和市场;第三,通过参与式和启发式方法培育学生具有持久性。创新精神始终伴随在同学们事业发展的过程中;第四,通过参与式和启发式方法培育学生具有执着性,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目标而执着;第五,通过参与式和启发式方法培育学生具有主动性,必须充分运用同学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取得希望达到的目的。

2通过探究式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可能性、是一个前提,有了创新的精神,才能为企业的创新行为提供思想依据。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本质对于促进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同,是非常有价值的。

3通过启发式方法培育每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创业工程能力。培育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不仅指对学校讲授的知识和书本的知识的学习,也指在通过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利用的整个过程;培育每位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创新中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组合、科学运筹和优化配置,离不开管理能力。

4通过新工科培养体系建设培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强调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需求,强调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支持服务为重点,努力探索新的理念、新标准和新模式。

3加强校企合作

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毕业后从事塑料等聚合物材料的开发、加工和改性、工艺和应用等工作,目前我国的材料研发生产已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新的生产设备、分析和检验技术,对各个从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学校教育在实际操作上,就比较落后了。因此,在传统工科院校中,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教学体系、实践活动、创业创新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们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思维。高分子材料专业主要采用校企合作的实验室、技术合作中心、校外实习公司等方式,推动各行业、各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分子材料技术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6]。各个工科高校应扩大引进优秀教师的途径,优化和完善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制度。另外,高等院校学也可以通过聘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专家和学者来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在新工科的大环境下,各个高等院校既有职责又有义务加速培养新技术人才,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战略和新的教育观念,建立符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训计划,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育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结束语

总之,新工科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摸索。高等院校要根据当地的工业和经济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在之后的建设改革工作中,各高校应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更新考核标准,探索构建适合高分子专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并且积极开发现有实验室资源,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共享,促进协同育人,通过分层次实践工程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大批具有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和技术技能的高分子材料专业人才。

基金资助: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 JXYJG-2021-159)南昌航空大学校级教改课题项目(No. JY22002

参考文献

[1]黄河燕. 新工科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育, 2019(2): 20-25.

[2]丁德锐, 梁艳. 新工科形势下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J]. 软件导刊·教育科技, 2019, 18(3): 77-79.

[3]张何, 傅昕, 张儒.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模式探索[J]. 广东化工, 2019, 46(1): 187-188.

[4]贾广飞, 杨光, 任有志等. 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 人才培育, 2018(2): 88-90.

[5]李华, 胡娜, 游振声. 新工科: 形态、内涵与方向[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4): 16-19, 57.

[6]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