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盖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制作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7
/ 2

防尘盖在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制作与应用

钟静静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探究自制防尘盖的制作和应用。方法:以2021年1月-12月为研究开展时段,选择此时段内在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传统组30例和防尘盖组30例,对比两组透析液桶内杂质发生概率。结果:防尘盖组使用1月后,进入透析液桶内杂质几乎为零。而传统组使用1个月后,有2例患者出现透析液内有杂质,发生率为6.66%,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防尘盖可以防止杂质进入透析液桶,对透析液起保护作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同时利于工作人员护理操作,能降低透析液不必要损耗,节约经济成本,临床可将此法推广,来减轻透析液的杂质污染。

关键词】血液透析;透析液;防尘盖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合格的透析液是高质量的透析治疗的保证,而血液透析系统各环节的不完善及工作人员操作的不当可造成血液透析液的污染[1]。血液透析的质量直接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血液透析核心环节是血液与透析液在体外透析机上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再回输入体内[2]。经研究证明,而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约消耗120~150L透析液,在期间有很大的概率会发生致病物质通过半透膜进入患者体内,引发感染,增大患者的死亡概率。因此控制透析液的污染,保证透析液的洁净极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60例次,随机分成2组,传统组30例,防尘盖组30例。分别采用传统法和防尘盖法,比较2组的杂质污染程度。

2方法

2.1传统组使用传统方法,即每次使用透析液时,在透析液桶口覆盖一块合适尺寸的无菌纱布,防止杂质进入透析液。

2.2 防尘盖组使用自制的防尘盖

2.2.1 材料  就地取材,选用透析液桶自身的盖子。

2.2 .2制作  在盖子的中心打一个与A、B液吸管直径大小的孔,将孔周边打磨光滑即可。防尘盖结构图和效果图见图1、2、3。

2.3 操作步骤 1在血液透析治疗开机自检时将防尘盖固定在透析液桶口并扭紧,然后把A、B液吸管插入透析液桶内即可。2在一天的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需要把防尘盖取下放入500mg/L健之素消毒液内浸泡3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3 评价方法、效果及分析

3.1 评价方法:透析液浓缩溶液:A液含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及葡萄糖等成分;B液主要是碳酸氢钠。由于B液中含有碳酸氢盐,偏碱,极易被细菌污染[3]。由科室指定护师观察防尘盖使用后的效果,观察传统组和防尘盖组透析液桶内进入杂质的数量和发生率。

3.2 统计学分析:将本文研究所获得的数据立即纳入统计学SPSS24.0软件中分析,例和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差异明显,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3.2 效果 防尘盖组使用一个月后,进入透析液桶内杂质几乎为零。而传统组使用一个月后,而传统组使用1个月后,有2例患者出现透析液内有杂质,发生率为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9,P=0.009),P﹤0.05。

3.3 分析

在血液透析治疗时,A、B液吸管直径远比透析液桶口直径小,透析液大部分的桶口直接暴露在外界,在一天的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难免会有灰尘等异物从桶口进入桶中,污染透析液。一旦杂质掉入透析液桶,整桶透析液都将废弃,极大的增加了透析成本。传统的保护措施是使用1块大约2寸的无菌纱布覆盖在桶口位置,使用前需要测量直径,对无菌纱布进行裁剪,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有掉落风险,将进一步增大了杂质污染的可能。本实验中通过制作一个符合透析液桶的防尘盖,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的同时,降低透析液成本的不必要损耗[3]。防尘盖的进出孔径基本和A、B液吸管大小一致,故可减少灰尘等异物从桶口进入桶中几率。血液透析治疗是医院血液进化室每天必须从事的工作,一天要做3批甚至4批病人,一个病人至少4小时以上的时间(从开机自检到病人下机治疗结束),透析液桶口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不少于12~16小时。护师采用传统方法连接A、B液吸管,会增加透析液的污染机会,而使用防尘盖可以大大减少污染机会;同时护师使用防尘盖方便易行。因此在本实验中,使用了自制防尘盖的患者,透析液发生杂质误入的概率明显更低,极大了保障了患者的治疗安全。

综上所述,自制防尘盖可以防止杂质进入透析液桶,对透析液起保护作用,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同时利于工作人员护理操作,能降低透析液不必要损耗,节约经济成本,临床可将此法推广,来减轻透析液的杂质污染。

参 考 文 献

[1]李洁,吴安华,黄昕,等.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403-404.

[2]窦海川,王红月,杨立明,等.改良透析液桶的制作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3:504.

[3]钟晓祝,田碧文,李春梅.血液透析前瞻性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6):454